![](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24/20180124105904997.jpg)
三類股東的問題,就像卡在新三板喉嚨里的一根刺,盡管之前證監會已經明確了三類股東的審核意見,也有公司走到了發審會,但至少到今天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一家帶著三類股東成功過會的新三板公司。
所以,對于大部分準備“轉板”的新三板公司而言,將三類股東清理掉,在現階段仍然是首選,這樣一來,既不影響自己的審核進度,又免去了大量的核查工作。
那么,問題來了,按照股轉系統和證監會的要求,一旦掛牌公司已向證監會申報IPO材料,就必須在新三板暫停交易。對于一家長期停牌的新三板公司而言,就無法通過正常的交易對三類股東的持股進行回購。
此前的案例中,類似潤建通信、明德生物、新產業等公司,都是先從新三板摘牌,然后通過工商變更的方式進行股權變更,解決掉了三類股東的問題。
但是,這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公司。如果一家新三板公司曾經充分交易,股東人數龐大,想“任性”地摘牌,絕非易事!掛牌公司需要對異議股東的要求進行充分考慮,換而言之,一旦股份人數眾多,主動摘牌基本上就是件難事。
時間回到去年12月,科順防水(833761.OC)去年12月6日成功過會,成為新三板首家股東人數超200人成功過會的案例。根據招股書披露,其股東戶數為383戶股東。
早在當時,這個案例就引起了三胖哥的關注,科順防水在新三板曾有過長時間做市交易,轉協議后交易也很活躍,近400個股東中,難道真的沒有傳說中的三類?
答案是,真的沒有!
而沒有的原因,并不是因為科順防水運氣好,而是其用了一個更巧妙的方式清理。
2017年半年報顯示,科順防水股東戶數為393戶,與上會時相差10戶,公司長期停牌,沒有交易,也沒有通過摘牌進行過股權變更,這10個被清理的股東難道不翼而飛?
三胖哥從公司近日披露的《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關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補充法律意見書(三)》中找到了答案:
在審期間,科順防水的第一大股東陳偉忠,受讓包括民生信托在內的9家三類股東和1個自然人的股份,合計數量達到了75.13萬股,過戶時間顯示為2017年11月,也就是公司上會前的一個月。
最關鍵的是,陳偉忠本次受讓股份,是通過中登公司直接辦理證券過戶登記手續。
如果沒猜錯,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非交易過戶”吧!
非交易過戶的相關業務細則,在《中國結算北京分公司投資者業務指南》中有詳細說明,適用于投資者辦理其名下本公司登記證券的繼承(含遺贈,下同)、離婚財產分割、法人資格喪失、向基金會捐贈、協議轉讓(含行政劃撥,下同)等所涉證券過戶等。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細節,可以查閱中國結算官網的相關文件。
在此之前,也有過幾家新三板公司通過非交易過戶當時實現股權變動的,但其實這種方式并不被大家常用。
在去年底的新三板交易制度改革中,股轉公司也提到過,對于因收購、股份權益變動或引進戰略投資者等特定事項的協議轉讓需求,可以申請辦理特定事項協議轉讓業務。特定事項協議轉讓具體辦法將由全國股轉公司會同中國結算擇機發布。
因此,如果以后掛牌公司需要解決三類股東問題,而又不想從新三板摘牌,嘗試這種“非交易過戶”,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