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中國智能手機步入零增長時代 2017年出貨量整體下滑

      2018-01-29 11:17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娜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盡管中國智能手機的增長放緩論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當2017年年底真正發放“成績單”的時候,現實卻比預測更加殘酷。

         盡管中國智能手機的增長放緩論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當2017年年底真正發放“成績單”的時候,現實卻比預測更加殘酷。
       
        在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的最新數據中,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7年首次迎來整體性的下滑,出貨量僅為4.59億部,與2016年相比下降4%;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的表現最為糟糕,出貨量同比下滑超過14%,僅有 1.13億部。Canalys分析師賈沫表示:中國手機市場衰退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
       
        “2017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整體呈下降趨勢,比如魅族這些以前有一定規模的廠商,降幅明顯。同時有樂視、酷派的慢慢邊緣化,在2018年,前五的廠商會讓市場更加固化,留給其他手機廠商的空間會更小。”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小手機廠商,即便是對于手機排名前五的國內廠商來說,銷量實現增長的壓力也不小。
       
        在華為日前召開的市場大會頒獎典禮上,華為消費者業務的2018年市場目標為441億美元,數字較為保守。早在2016年年初,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給這一部門的目標定在了“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受智能手機整體衰退因素影響,要想完成目標目前來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即便是在2016年以近8000萬部出貨量拿下中國市場第一的OPPO,對今年出貨量的預期也僅僅是“同比去年略有增長”。OPPO副總裁吳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手機企業不能犯錯。
       
        “為什么一定要增長呢?市場下滑的時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吳強說。
       
        “無增長”時代
       
        當2017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首次出現了季度出貨量下滑的時候,行業內外并沒有對接下來的形勢表現得像如今這樣悲觀。
       
        當時,金立的市場目標還希望在兩三年內做到1億部,夏普還希望依托富士康的資源把中高端市場做起來,而OPPO和vivo也在向中高端市場邁進,完成品牌的升級。酷派、魅族等廠商雖然遇到了困難,但也對市場存有希望,等待翻身的機會。
       
        但還不到一年時間,倒閉、追債以及資金鏈困難的壞消息籠罩著整個行業,以退為進,成為了目前大多數手機廠商的市場策略。
       
        對于為何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會在2017年出現下滑,賈沫表示,目前消費者已經完成了從基礎功能的電話到入門級智能手機的升級,而且手機的生命周期不斷延長,所以換機的意愿并不高。
       
        事實上,從2010年到2015年,全球的手機市場上,基本上是蘋果和三星兩家獨大。雖然一線城市,iPhone和三星Galaxy已經成為必備品,但對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消費者,這兩款手機的價格顯然過高,而且他們需要的手機只需具備基礎功能。
       
        因此,過去兩年,中國手機品牌以更加實惠的價格,提供“入門級”智能手機,實現了快速增長。
       
        美國機構Zenith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之前,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位居全球第一,達到13億,接近平均一人一部的水平。也就是說,即便是現在市場上的入門級智能手機,功能也是非常齊全,而且手機的生命周期已經達到了26.8個月。因此,Canalys分析稱,在5G普及之前,中國手機市場將會有一段時間的停滯。
       
        吳強也認同這一觀點,除此之外,他還認為創新力的不明顯導致消費者被動換機意愿變得不強烈。
       
        “智能手機行業不像往年那么快速地增長,原因在于大半年沒有技術創新的產品,刺激用戶的換機因素沒有那么強烈,消費者的被動換機意愿也在下降。”吳強對記者表示,這種趨勢仍然會持續,2018年的挑戰甚至會強于2017年,整體市場依然會略有下降。
       
        從2017年全年來看,全面屏手機是一個在廣告營銷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但事實上,全面屏手機并不是一個新鮮的產品,早在三年前夏普就推出了全面屏手機EDGEST 302SH,但受限于傳統供應鏈導致成品價格過高,這款產品并沒有在市場上引起過多波瀾。最重要的是,從出貨量來看,全面屏也并不是2017年的出貨主力產品。
       
        在記者采訪了多家中國臺灣供應鏈分析機構后發現,如果將2017年的全面屏手機出貨量看作為10的話,三星和蘋果占據其中6個點,剩下的4個點被安卓陣營瓜分。而在安卓陣營中,華為占到2個點以上,而剩下的2個點,就是此前市場喧囂中的“全面屏風口”。
       
        “就大部分二線廠商而言,提升出貨量會相當困難,三線廠商必須牢牢攥緊自己的用戶。”賈沫對記者表示規模越大的廠商越游刃有余,而規模更小的廠商則必須選擇性地去投入。“這一點也是我們認為他們的挑戰更加嚴峻的原因之一。”
       
        十字路口的下一步
       
        可以看到,在眾多手機調研機構的2018年出貨量預期中,國內智能手機的增長率可能都在個位數甚至是在更低的數據下徘徊。對于如何“更有效率”地激活國內市場,各家廠商使用的方式并不一樣。
       
        對于OPPO來說,強勢的線下市場是優勢,而如何實現品牌升級成為過去一年多時間吳強思索最多的問題。在小米和華為等品牌的激進市場戰略下,OPPO希望探索一種“超級旗艦店”的模式,來更好地樹立OPPO的品牌形象。
       
        2017年年底OPPO在上海開設了全球首家“超級旗艦店”,希望“摒棄”過去OPPO店鋪銷售“拉人”的“套路”,并且對店內員工不設KPI考核,開設更多的分享課程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雖然吳強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對于OPPO的品牌升級,這是一個開始。
       
        而vivo 則從產品的角度出發,來提升品牌的調性。1月24日,vivo推出了X20 Plus屏幕指紋版,售價是3598元人民幣,這也是市面上首款搭載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量產機型。在此之前,vivo也是國內最早推出18∶9 全面屏的手機廠商之一。vivo創始人沈煒在日前舉行的高通技術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vivo愿意在科技創新上持續地投入,同時也認為vivo是每次科技創新的受益者。
       
        華為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AI手機”上。2017年,人工智能芯片成為華為手機進擊中高端市場的“核武器”,蓄勢兩年才公布的手機芯片麒麟970被華為消費者BG業務CEO余承東稱為開啟“AI時代”的鑰匙。他說,現在是APP時代,但未來一定是AI時代。同時,他強調,目前手機市場仍然在洗牌,包括中國市場在內,大部分品牌都會消失掉,未來全球也就剩下三家,甚至更少。
       
       
        余承東對記者表示,人工智能已經為智能手機的體驗帶來了顛覆:不用觸屏,可以直接語音操作;有人工智能大腦,云端知識庫,手機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直達服務,不用查各種APP,綜合體驗直達服務。
       
        不過他也坦承,人工智能提供一種基礎和能力,語音、拍照等方面的應用只是開端,后續還需要生態的完善。
       
        與其他手機頭部企業不同的是,小米在2017年的重點放在了國際市場上。小米創始人雷軍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小米的國際業務增長了300%,而預計2018年也會達到100%。
       
        賈沫對記者表示,在國內渠道成本高漲,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出海成為企業擴大規模,維持增長的必經之路。但如何選擇進入的市場是廠商需要去權衡的。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可以帶來更好的margin,但是公開渠道占比有限。如果不能很好地與運營商展開合作,會入不敷出,選擇更切合自身渠道策略和產品的市場去嘗試最為穩妥。盡管中國智能手機的增長放緩論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當2017年年底真正發放“成績單”的時候,現實卻比預測更加殘酷。
       
        在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的最新數據中,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17年首次迎來整體性的下滑,出貨量僅為4.59億部,與2016年相比下降4%;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的表現最為糟糕,出貨量同比下滑超過14%,僅有 1.13億部。Canalys分析師賈沫表示:中國手機市場衰退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
       
        “2017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整體呈下降趨勢,比如魅族這些以前有一定規模的廠商,降幅明顯。同時有樂視、酷派的慢慢邊緣化,在2018年,前五的廠商會讓市場更加固化,留給其他手機廠商的空間會更小。”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小手機廠商,即便是對于手機排名前五的國內廠商來說,銷量實現增長的壓力也不小。
       
        在華為日前召開的市場大會頒獎典禮上,華為消費者業務的2018年市場目標為441億美元,數字較為保守。早在2016年年初,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給這一部門的目標定在了“5年內超越10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受智能手機整體衰退因素影響,要想完成目標目前來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即便是在2016年以近8000萬部出貨量拿下中國市場第一的OPPO,對今年出貨量的預期也僅僅是“同比去年略有增長”。OPPO副總裁吳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頭部企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競爭會更加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手機企業不能犯錯。
       
        “為什么一定要增長呢?市場下滑的時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吳強說。
       
        “無增長”時代
       
        當2017年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首次出現了季度出貨量下滑的時候,行業內外并沒有對接下來的形勢表現得像如今這樣悲觀。
       
        當時,金立的市場目標還希望在兩三年內做到1億部,夏普還希望依托富士康的資源把中高端市場做起來,而OPPO和vivo也在向中高端市場邁進,完成品牌的升級。酷派、魅族等廠商雖然遇到了困難,但也對市場存有希望,等待翻身的機會。
       
        但還不到一年時間,倒閉、追債以及資金鏈困難的壞消息籠罩著整個行業,以退為進,成為了目前大多數手機廠商的市場策略。
       
        對于為何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會在2017年出現下滑,賈沫表示,目前消費者已經完成了從基礎功能的電話到入門級智能手機的升級,而且手機的生命周期不斷延長,所以換機的意愿并不高。
       
        事實上,從2010年到2015年,全球的手機市場上,基本上是蘋果和三星兩家獨大。雖然一線城市,iPhone和三星Galaxy已經成為必備品,但對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消費者,這兩款手機的價格顯然過高,而且他們需要的手機只需具備基礎功能。
       
        因此,過去兩年,中國手機品牌以更加實惠的價格,提供“入門級”智能手機,實現了快速增長。
       
        美國機構Zenith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之前,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位居全球第一,達到13億,接近平均一人一部的水平。也就是說,即便是現在市場上的入門級智能手機,功能也是非常齊全,而且手機的生命周期已經達到了26.8個月。因此,Canalys分析稱,在5G普及之前,中國手機市場將會有一段時間的停滯。
       
        吳強也認同這一觀點,除此之外,他還認為創新力的不明顯導致消費者被動換機意愿變得不強烈。
       
        “智能手機行業不像往年那么快速地增長,原因在于大半年沒有技術創新的產品,刺激用戶的換機因素沒有那么強烈,消費者的被動換機意愿也在下降。”吳強對記者表示,這種趨勢仍然會持續,2018年的挑戰甚至會強于2017年,整體市場依然會略有下降。
       
        從2017年全年來看,全面屏手機是一個在廣告營銷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但事實上,全面屏手機并不是一個新鮮的產品,早在三年前夏普就推出了全面屏手機EDGEST 302SH,但受限于傳統供應鏈導致成品價格過高,這款產品并沒有在市場上引起過多波瀾。最重要的是,從出貨量來看,全面屏也并不是2017年的出貨主力產品。
       
        在記者采訪了多家中國臺灣供應鏈分析機構后發現,如果將2017年的全面屏手機出貨量看作為10的話,三星和蘋果占據其中6個點,剩下的4個點被安卓陣營瓜分。而在安卓陣營中,華為占到2個點以上,而剩下的2個點,就是此前市場喧囂中的“全面屏風口”。
       
        “就大部分二線廠商而言,提升出貨量會相當困難,三線廠商必須牢牢攥緊自己的用戶。”賈沫對記者表示規模越大的廠商越游刃有余,而規模更小的廠商則必須選擇性地去投入。“這一點也是我們認為他們的挑戰更加嚴峻的原因之一。”
       
        十字路口的下一步
       
        可以看到,在眾多手機調研機構的2018年出貨量預期中,國內智能手機的增長率可能都在個位數甚至是在更低的數據下徘徊。對于如何“更有效率”地激活國內市場,各家廠商使用的方式并不一樣。
       
        對于OPPO來說,強勢的線下市場是優勢,而如何實現品牌升級成為過去一年多時間吳強思索最多的問題。在小米和華為等品牌的激進市場戰略下,OPPO希望探索一種“超級旗艦店”的模式,來更好地樹立OPPO的品牌形象。
       
        2017年年底OPPO在上海開設了全球首家“超級旗艦店”,希望“摒棄”過去OPPO店鋪銷售“拉人”的“套路”,并且對店內員工不設KPI考核,開設更多的分享課程與消費者進行溝通,雖然吳強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對于OPPO的品牌升級,這是一個開始。
       
        而vivo 則從產品的角度出發,來提升品牌的調性。1月24日,vivo推出了X20 Plus屏幕指紋版,售價是3598元人民幣,這也是市面上首款搭載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量產機型。在此之前,vivo也是國內最早推出18∶9 全面屏的手機廠商之一。vivo創始人沈煒在日前舉行的高通技術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vivo愿意在科技創新上持續地投入,同時也認為vivo是每次科技創新的受益者。
       
        華為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AI手機”上。2017年,人工智能芯片成為華為手機進擊中高端市場的“核武器”,蓄勢兩年才公布的手機芯片麒麟970被華為消費者BG業務CEO余承東稱為開啟“AI時代”的鑰匙。他說,現在是APP時代,但未來一定是AI時代。同時,他強調,目前手機市場仍然在洗牌,包括中國市場在內,大部分品牌都會消失掉,未來全球也就剩下三家,甚至更少。
       
       
        余承東對記者表示,人工智能已經為智能手機的體驗帶來了顛覆:不用觸屏,可以直接語音操作;有人工智能大腦,云端知識庫,手機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直達服務,不用查各種APP,綜合體驗直達服務。
       
        不過他也坦承,人工智能提供一種基礎和能力,語音、拍照等方面的應用只是開端,后續還需要生態的完善。
       
        與其他手機頭部企業不同的是,小米在2017年的重點放在了國際市場上。小米創始人雷軍不久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小米的國際業務增長了300%,而預計2018年也會達到100%。
       
        賈沫對記者表示,在國內渠道成本高漲,市場飽和的情況下,出海成為企業擴大規模,維持增長的必經之路。但如何選擇進入的市場是廠商需要去權衡的。西歐北美等發達國家可以帶來更好的margin,但是公開渠道占比有限。如果不能很好地與運營商展開合作,會入不敷出,選擇更切合自身渠道策略和產品的市場去嘗試最為穩妥。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0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国产精品www|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影音先锋|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四虎成人www国产精品| 99九九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亚洲愉拍自拍欧美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