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130/20180130095913813.jpg)
近日,蘇州銀行招股說明書預披露更新。蘇州銀行計劃在深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10億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蘇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
蘇州銀行表示,通過本次發行,凈資產將增加;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進一步提高,抗風險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有助于推動各項業務的快速發展,從而提高盈利能力。
截至2017年6月30日,蘇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59%,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61%,資本充足率為12.65%,與2016年末的相關數據相比均有所下降。
在排隊的銀行中,多家是江蘇本地的銀行,不過在預披露名單中,蘇州銀行排名較為靠前。但是,排名靠前不一定過會就更快。
股權較為分散
江蘇東吳農村商業銀行2010年經銀監會批準,正式更名為蘇州銀行,是蘇州地區唯一一家法人城商行。
2016年4月22日,蘇州銀行2015年股東大會審議了上市相關議案,包括《關于蘇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來上市規劃的議案》《關于蘇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方案的議案》等上市相關議案。
除了A股上市,蘇州銀行也曾研究在香港H股上市。蘇州銀行在其2016年上市規劃的議案中稱,研究蘇州銀行在香港H股市場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據屆時的政策要求和市場環境,擇機啟動H股上市的工作。一旦時機成熟,將制定具體的H股上市方案。
“2016年以來,江蘇省內多家銀行都成功上市,或許這也讓蘇州銀行看到了上市的希望,所以上市步伐加快,同時也留有一定的余地,假如在A股上市不順的情況下,也可以轉道H股。”一位不愿具名的股份制銀行資深研究人士此前對記者分析說。
僅在蘇州本地,已有常熟銀行(8.240, 0.02, 0.24%)、張家港行(10.430, 0.05, 0.48%)、江陰銀行(8.800, 0.05, 0.57%)、吳江銀行(9.390, 0.00, 0.00%)等四家銀行已在A股上市。
2016年8月,蘇州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得江蘇銀監局批復。當年12月,蘇州銀行正式向證監會遞交A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計劃在中小板上市,發行不超過10億股股份。
去年6月,蘇州銀行IPO審核狀態突然從“已反饋”變為“中止審查”,原因是“發行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或者其他導致審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蘇州銀行解釋:此次申請中止審查是因為簽字注冊會計師變更,變更這兩位簽字注冊會計師均屬于服務期滿五年的正常變更。此后,該行審核狀態為“已反饋”,近期又更新了招股說明書。
蘇州銀行的IPO路途并不平坦,“票據風險”事件備受關注,處罰和訴訟問題纏身。招股書中自曝4.5億元票據官司,可能對其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截至2017年6月30日,蘇州銀行作為原告且單筆爭議標的本金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尚未了解的重大信貸類訴訟案件共計56件,涉及標的本金金額約10.23億元。
截至2017年6月末,蘇州銀行共發生股權轉讓889筆,涉及股份數2.13億股,其中報告期內共發生245筆,涉及股份數9777.94萬股。
蘇州銀行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沒有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為蘇州市國資委旗下的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第二大股東為江蘇沙鋼集團子公司張家港市虹達運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第三大股東為蘇州工業園管委會旗下蘇州工業園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
不良率攀升
截至2017年6月30日,蘇州銀行資產總額為2900.15億元,貸款及墊款總額為1138.73億元,存款總額為1686.25億元。
招股書同時顯示,2017年上半年,蘇州銀行營業收入為36.97億元,實現凈利潤10.93億元;2016年營業收入為70.10億元,同比微增1.33%,實現凈利潤19.87億元,同比增長7.96%。
資產質量方面,蘇州銀行近幾年保持較為平穩水平。2014-2016年末及2017年6月底,蘇州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9.84億元、13.24億元、15.45億元和6.71億元,同期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37%、1.48%、1.48%和1.46%。
但如果將歷史數據拉長,蘇州銀行的不良率在2014年增長較快。過往數據顯示,2012年末和2013年末,蘇州銀行不良率分別為0.85%、0.88%,而到了2014年末,這一數據為1.37%。這也意味著,2012年末到2016年末,蘇州銀行不良率連升5年。
對于產生不良貸款的原因,蘇州銀行董事長王蘭鳳曾表示,全行風險管控的前瞻性、預見性和有效性不足,合規文化尚在建設中,全員的合規意識、責任意識還需極大加強。
從行業分布看,截至去年上半年,該行向制造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提供的貸款分別占該行貸款及墊款總額的22.32%、10.89%和8.97%。
從地區分布看,去年上半年,蘇州銀行貸款及墊款基本投放在江蘇地區,其中主要投放在蘇州市,占該行貸款和墊款總額的61.93%。
蘇州銀行“兩高一剩”行業貸款總額23.98億元,占該行發放貸款以及墊款總額的比例為2.11%,不良貸款余額為0.5億元,不良率為2.09%。“若宏觀經濟持續增長放緩或國際政策出現不利變化,相關借款人可能出現財務困難、無法償還貸款等情形,從而可能對本行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蘇州銀行表示。
2017年上半年、2016年年底、2015年年底,蘇州銀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及墊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82%、4.72%、3.38%。截至報告期各期末,政府融資平臺數量增加較快,分別為43家、34家、26家和22家,該行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均為正常類貸款。
從貸款結構看,在上述報告期內,該行公司貸款占貸款及墊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3.38%、71.01%、76.46%和79.54%。公司貸款及墊款總額逐年上升但占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該行發個人貸款及墊款總額占比近三年增長態勢。
王蘭鳳對中小型銀行未來的發展道路,也有自己的思路。2017年12月29日,王蘭鳳在蘇州銀行戰略同業會上表示:“未來的金融市場在強監管、規范化、降杠桿的要求下,其運行發展進一步脫虛向實,回歸實體經濟本源。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合互補型業務模式將是推動中小金融機構合作共贏的基礎。”
她認為,無論是可以預知的未來經營環境和模式的革命性變革,還是無法預測的新技術帶來的跨界競爭,都對中小商業銀行的生存帶來了嚴峻挑戰,合作發展是必然趨勢。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