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號外財經觀察,截至2月8日,上證指數年內累計下跌1.36%,同期股票型基金下跌3.14%,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2.15%。1月29日以來,股市的走勢讓眾多投資者心如刀割。但號外財經發現,投研實力強悍的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表現還是值得關注的,尤其是管理規模達到1.3萬億的大型基金公司——建信基金。
截至2月8日,建信基金旗下共有6只偏股基金逆市正收益,葉樂天獨自管理的建信鑫榮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年內斬獲 3.05%正收益,其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建信民豐回報定期開放混合同樣獲得0.96%的回報率。此外,薛玲管理的建信鑫盛回報靈活配置混合、梁洪昀管理的建信雙利分級股票、許杰管理的建信中小盤先鋒股票、牛興華管理的建信鑫瑞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年內回報率依次為1.69%、0.63%、0.45%、0.40%。
據號外財經了解,建信基金旗下多只權益類產品投資管理實力出色,為持有人創造了良好的回報。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建信基金旗下7只基金2017年收益率超過30%,成績亮眼。
其實,人們對建信基金提及更多的是其管理規模。作為首批成立的銀行系基金公司之一,建信基金歷經近13年的發展,從發行第一只基金的60億元規模到如今掌管13000億元資產規模。
建信基金總經理孫志晨表示,建信基金在傳承了來自股東方穩健發展風格的基礎上,對市場和投資有著自己的堅持,鍛造了穩健的發展風格。比如在2007年市場情緒整體過熱的大背景下,建信基金保持清晰、冷靜的發展思路,不為一時的管理規模快速增長而進行大比例分紅,致力于為投資者真正實現受托資產的保值增值。“回過頭看,建信基金用自己的堅持,降低了投資者的損失。這和我們一直秉持的‘持有人利益重于泰山’理念一脈相承。”
孫志晨對于建信基金的未來有著清晰的構想和明確的路徑設計:站在新起點上,建信基金依托13年的發展成果,將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權益類產品在整體管理資產規模中的占比,發揮專業資產管理機構的主動管理能力;提升產品業績,通過投研平臺化建設等系列舉措,打造具備更優投資回報的各類產品;創新產品類型,積極探索新的投資領域、方法、工具、結構,設計開發出不同主題、風格和工具類以及實現資產配置的產品。此外,建信基金將加大對量化和大數據的應用,為投研管理和提升投資業績提供高效的體系化支持平臺,將智能投顧和智能投資納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快海外業務布局,試水設立海外分支機構。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