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0萬元白酒不翼而飛,讓深處甘肅一隅的皇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000995.SZ,以下簡稱“皇臺酒業”),再次卷入輿論風暴中心。
根據2月8日晚皇臺酒業公告,其在此次年終存貨盤點中不僅發現成品酒存在庫虧約 6700 萬元的嚴重問題,還發現存在相關人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的線索與部分事實。由此,含6700萬元在內的涉案金額總計高達億元以上。
截至《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稿,皇臺酒業就公司經營、管理緣何出現上述問題,以及全國性擴張受阻等,未回復本報的采訪函。
因業績持續虧損已3次“披星戴帽”的皇臺酒業,如今仍在自救的路上尋求重組。根據該公司2月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其目前正在對重組標的深圳市中幼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幼教育”)的資產進行梳理、分立審計和評估工作。
此前,皇臺酒業一度出售白酒業務給大股東,但在隨后暫時終止。作為19家白酒上市公司之一,皇臺酒業曾嘗試借助資本之力,欲走全國化路徑,但截至2017年上半年,其省外的營收僅16.64萬元。“實踐證明,皇臺酒業的全國化非常失敗。”白酒專家楊承平認為,皇臺酒業不具備走全國化的基因、戰略思路和策略。
6700萬庫存的蒸發
1月30日,皇臺酒業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財務部牽頭對庫存商品、財務狀況進行盤點和清查,發現公司庫存成品酒出現嚴重虧庫,金額約6700萬元,對此將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隨后,在2月8日晚皇臺酒業發布的公告稱,在對虧庫原因進行進一步調查當中又發現存在相關人員涉嫌嚴重經濟犯罪的線索與部分事實。含以上 6700 萬元的庫虧金額在內,涉案金額高達億元以上,已然存在嚴重損害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的情形。為此,公司已向經偵大隊報案,并已收到《受案回執》,目前暫未正式立案。
記者注意到,去年半年報顯示,皇臺酒業的存貨為1.6338億元。按照其庫存分類,其中除去半成品、原材料、包裝物等,庫存商品就高達1.365億元。此后的三季報顯示,其存貨約1.6887億元,還增加了500萬元。但此次庫虧的6700萬元成品酒,就占到存貨額的近40%。
依照酒企會計處理原則,庫存成品酒在完成銷售前按存貨計。“我們對成品酒庫存的管理非常嚴格,一般采取按月、季度的定期盤庫,以及不定時的盤庫,就是防止監守自盜或者管理不善。”一位酒企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該公司一個倉庫曾被盜100多箱酒,雖然表面看不出來,但第二天的臨時盤庫就及時發現。“6700萬元的成品酒說沒就沒了,加上內部人員涉嫌經濟犯罪,可見可能是監守自盜。”
皇臺酒業公告稱,因公司董事會換屆之后,財務部門方才展開盤庫。對約6700萬元的庫虧,皇臺酒業第一時間表示,將全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6700萬元成品酒的丟失,凸顯出整個皇臺酒業在內部管理特別是質量體系管理、庫存管理以及行政管理都出現很大的問題,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這也說明皇臺酒業的整個頂層設計出現問題,從而引發了管理上的混亂,其系統化的運營、品牌推廣的延續性就很難實現。
與成品酒庫虧公告同時發布的還有2017年度業績預告。預告顯示,皇臺酒業2017年凈利潤為虧損1.2億元至1.4億元。不僅如此,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皇臺酒業負債總計3.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06.10%,已屬資不抵債。
對于連續虧損的皇臺酒業而言,或將面臨上市17年以來的第四次被ST。就此,皇臺酒業在2月8日的公告中承認:“由于近年來管理混亂,銷售不振,市場低迷,向銀行的借款逾期,且債務訴訟案件頻繁,加劇公司資金短缺,出現了資金鏈緊張、流動性不足的嚴峻形勢。”
區域白酒折戟全國化
在2013年年報中,皇臺酒業提出將堅持以白酒與紅酒并重,立足本地市場,放眼甘肅省外,在南方區域,將以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省份為戰略目標地,依托西北冰川概念,積極拓展新型市場。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2年2月成立的江西皇臺酒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250萬元,皇臺酒業占40%股權,但目前公司已經在注銷過程中。2014年3月,皇臺酒業出資5000萬元,成立浙江皇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大手筆的投資,并未給皇臺酒業帶來好的業績。公司其2017年上半年甘肅省外的營收僅16.64萬元,占總營業收入3810萬元的0.4%。“前幾年皇臺酒賣的還可以,這幾年越來越差,很多經銷商都不再接皇臺酒了。”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一家小酒行老板說,他還在勉強代理一點。
就此,有業界人士認為,皇臺酒業未能推動全國化,或許在于企業一直處于內訌,導致經營管理不善。
記者注意到,皇臺酒業的大股東為上海厚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厚豐”)和北京皇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皇臺”),分別持有19.6%、13.9%的股權。2006年,時為大股東的北京皇臺退居二股東,此后十多年其大股東幾經更迭,直到2010年,上海厚豐接替鼎泰亨通成為大股東,但兩者之間的官司糾紛從未斷過,也阻礙了公司的幾次重組。
工商資料顯示,上海厚豐在2015年已經轉讓給了新疆潤信通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吉文鵑持有45.67%股權。此外,北京皇臺注冊資本3.62億元,其中甘肅皇臺釀造集團持股97.83%。資料顯示,后者注冊資本1.089億元,為武威涼州區國有資產管理局獨資。
“正是因為前兩大股東持股比的接近,導致二者勢均力敵,從而引發了持久的內訌。”有蘭州白酒行業人士分析稱,尤其是武威涼州區國資局,在失去大股東地位后,話語權減弱,加上通過引入資本做大皇臺酒業的目標未能實現,反而導致矛盾不斷。
從皇臺酒業發布的公告中可以看到,除了在股東大會、董事會上的爭奪,雙方還多次對簿公堂。2016年初,北京皇臺第七次(前六次為皇臺酒業未按期清償借款事宜)向法院起訴皇臺酒業,請求撤銷公司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作出的決議。理由是2015年11月5日,北京皇臺授權董事馮瑛參加了*ST皇臺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發現董秘未參加,其認為這是違反《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和公司章程行為。
就此,記者根據工商系統登記的馮瑛手機進行聯系,對方遲疑之后表示撥打錯了。
“皇臺酒業從頂層設計就很難實現全國化運營。”朱丹蓬表示,一個公司的中長期戰略沒有全體股東的高度認同、團隊的合力、渠道的配合肯定是完成不了的。皇臺酒業股東之間存在很多問題,甚至對簿公堂,導致其團隊、策略渠道都受到影響。
不僅全國化失敗,皇臺酒業在甘肅境內的銷售也受到嚴重擠壓。“現在蘭州市場主要是甘肅隴南的金徽酒(16.750, -0.50, -2.90%),外來的西鳳酒、宋河糧液、伊力特(20.580, -0.59, -2.79%)等區域白酒市場份額較大。”上述蘭州白酒行業人士表示。數據顯示,皇臺酒業2017年上半年在甘肅境內銷售僅有3499萬元。
官司纏身的重組困局
此前,皇臺酒業于2017年7月末停牌籌劃重組,并于2018年1月23日開市起復牌。據披露,在重組計劃的資產出售部分,皇臺酒業原擬將全資子公司甘肅皇臺酒業釀造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給上海厚豐。
在停牌期間,皇臺酒業曾嘗試先將有關白酒、葡萄酒資產劃轉至兩個全資子公司,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開始處理資產下沉及不動產產權過戶的相關手續。后來因相關工作未全部完成,皇臺酒業于1月23日公告稱決定終止出售白酒資產事項,但會繼續推進入主中幼教育的資產重組事項。
皇臺酒業表示,擬投資不超過2.5億元通過增資或股權轉讓的方式取得中幼教育的控股權。但公司最新公告稱,該重大重組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在重組啟動的同時,皇臺酒業不得不疲于應對各種官司。根據公司公告,2017年8月1日,公司收到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就10名自然人投資者訴本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的民事判決書:判決公司合計賠付金額23107810.72元。目前該案已經進入二審。今年1月29日,公司公告稱再次被第三批14位投資者起訴,要求賠償經濟損失3094840.68元。
此外,根據公司2017年上半年公告,還有多起涉及供貨商、借款等糾紛尚未結案。與此同時,工商資料顯示,上海厚豐持有的19.60%股權已經100%抵押;北京皇臺持有的13.90%股權,亦被全部凍結。“作為地方性酒企,皇臺酒業借助資本的力量做大的期望落空。”楊承平表示,皇臺酒業應該徹底將白酒剝離出去,主做教育或將帶來一線生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