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302/20180302111043820.jpg)
此前因核心資產股權掣肘,一度謀求上市擱淺的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汽控股),目前又重提其上市計劃。陜汽控股董事長袁宏明在2月28日“陜汽控股2035戰略”發布會上表示,“陜汽將堅定不移地突破資本市場的瓶頸,不拘一格地穩步推進企業上市工作。”
此外,陜汽控股未來的發展戰略亦將向新能源乘用車板塊拓展。袁宏明透露,未來中輕卡業務板塊和新能源乘用車業務將是陜汽控股的重要業務板塊,到2035年陜汽控股的銷售額將計劃突破2000億元。這也意味著今后這個老牌制造企業將會在更大的領域內尋求突破。
上市地點和方式未明確
2月28日,在“陜汽控股2035戰略”發布會上,袁宏明表示,“將全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不拘一格地穩步推進企業上市工作。”
實際上,這已不是陜汽控股第一次謀劃上市。早在四年前,陜汽控股就試圖通過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定增等方式,兩次借殼陜西省內上市公司博通股份(600455,SH)登陸資本市場未果。當時,由于陜汽控股對核心資產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重汽)無法獨立控制,也曾受到過資本市場的質疑。
據公開資料披露,目前陜西重汽的股權仍然分別為濰柴動力(000338,SZ)和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有,而實際控股人則是持股51%的濰柴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陜汽控股“2035戰略”發布會時值陜汽控股建廠50周年。在此時重提上市計劃,可見其登陸資本市場的決心。
對此,袁宏明在戰略發布會上表示,“產業與資本對于企業發展,猶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陜汽(控股)進入資本市場雖一路波折,但我們將始終堅定地優化集團產業結構,強化創新能力,提升管理水平,綜合利用債券市場,加大直接融資的比例,夯實集團進入資本市場的基礎。”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袁宏明提到,“將不拘一格地穩步推進上市工作,在上市地點和方式的選擇上會更加務實。”這意味著,未來陜汽控股在殼公司選擇上或將不再拘泥于陜西省內,將有更多殼資源供其選擇。
新能源車將成重要業務
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制造型企業,陜汽控股是國內知名的重型卡車生產商。業務覆蓋重型軍用越野車、重型卡車、中輕型卡車及其零部件的生產銷售。
記者了解到,2005年陜汽控股開發了中國第一輛LNG重卡,目前LNG重卡業務板塊已經成為陜汽控股的重要業務板塊。
袁宏明在此次發布會上表示,“陜汽控股將全力推進重卡業務的轉型升級,同時發力中輕卡業務,并謀劃進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在更大的產業空間尋求突破。”
他認為,“未來中輕卡業務板塊和新能源乘用車業務將是陜汽控股的重要業務板塊,到2035年陜汽控股的銷售額將計劃突破2000億元。”
陜汽控股研發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陜汽控股共承擔了國家863新能源商用車開發項目,擁有150余項專利技術,已經形成了清潔能源、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產業布局,擁有純電動、混合動力等全系列新能源商用汽車產品。
此外,布局“一帶一路”亦將是陜汽控股未來發展方向之一。據此次發布的“陜汽控股2035戰略”,在2025年之前陜汽控股預計其國際市場銷量占到企業總銷量的1/3。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陜汽控股是我國第二大重型卡車出口廠商,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非洲以及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陜汽控股發布的“2035戰略”中亦提到,截至2025年,公司海外本地化生產將達到企業出口總量的1/3,海外本地化員工必須占到企業國際營銷員工隊伍總數的1/3。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