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趨勢下,商品品類、服務形式變得日趨多元化,但當消費者遇到需要維權的問題時,處理起來仍會一波三折。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品質消費與消費者認知年主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四成受訪者遇到過消費權益受損的情況;近五成的受訪者表示,能接受3-5個工作日的維權處理時限。但在采訪過程中,多名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有過維權事件處理時間超過1個月的經歷。面對消費者日益提高的售后體驗訴求,如何高效率解決消費糾紛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話題。
近四成消費者權益受損
中消協報告顯示,有37%的受訪者遇到過消費權益受損的情況,商品類和服務類都有所涉及。從商品品類來看,在消費權益受損問題中,問題最多的三類商品分別是家電產品、手機平板等智能設備產品和保健類產品;在服務類消費中,遇到問題最多的三項分別是通訊通信服務、預付式消費和金融服務類。
此外,根據中消協調研數據顯示,近五成的消費者表示可接受處理維權事件的時限為3-5個工作日。但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隨機采訪了解到,多名消費者表示,在處理維權事件時,與商家的協商、退換貨等環節都很費時間,時間較長的可能會拖延一個月之久。
根據中消協調查結果顯示,極少數的消費者在遇到需要維權的事件時會選擇“什么也不做”,原因在于“太麻煩、不想浪費時間”,或感覺“異地維權太難”。一位維權者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般情況下,消費者與商家溝通需要近一周的時間,投訴至監管部門,也需要等待調查。如果維權糾紛事件走向法庭,整個維權事件至少消耗數月的時間。
線上消費異地維權難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網購的普及,網購投訴事件也越來越多。根據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共受理網絡類投訴事件68.57萬件,占全年投訴類事件的86.3%,較上年同比增長184.4%。盡管網購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但在出現消費維權時,也會牽扯到更大的難題。
中消協維權案例顯示,2016年9月,南京一位消費者花600元通過網絡購買雷尼斯品牌折疊山地自行車,在2016年6月10日騎車時,因車輛折疊部分鏈接栓脫落而摔倒,造成左手手腕粉碎性骨折,花費了數萬元醫療費用。對于差評的質量問題,消費者向網店投訴,但網店客服一直拖延并不予解決,直到后來杳無音信。資料顯示,這家網店的注冊企業為天津市柳江工貿公司,但客服人員卻在廣州,發票開票單位為天津市武清區躍騰自行車零件廠。一起簡單的網購產品質量問題,牽涉到的卻是一個品牌、兩家企業、三個區域。這給消費者維權帶來了不小的難度。
河北詢諾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偉分析表示,遠程購物交易之前,買賣雙方僅能以通訊工具交流,各種信息、行為都稍顯滯后,消費者無法看到實物,易被宣傳誤導。電視購物屬于廠家介入電視平臺銷售,承擔責任的主體會不太明晰,很容易遭到銷售各方的推脫。張偉進一步表示,網絡、電視購物發生維權投訴情況時,應當依照屬地管轄原則進行投訴處理。即消費者在哪個電視臺購買的商品出了問題,只能找網絡商戶、電視臺所在地的工商部門維權,本地工商部門無權受理。面對異地維權的復雜程序和高維權成本,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
拓寬維權渠道降本提效
消費升級趨勢下,相關的售后服務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知名IT律師趙占領表示,消費維權一般分為三個渠道:向購買渠道投訴;向消協、工商部門投訴;向法院提起訴訟。從這三種方式來看,如果渠道商能夠支持維權,糾紛會快速解決。如果將糾紛訴至工商行政部門、法院等,處理期限少則一周,久則會耗費一年以上的時間,消費者的維權成本較高。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指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法律規定賠償損失。
對此,趙占領提醒消費者,在維權糾紛中應多種方式結合,來進行維權。如果維權中涉及到高客單價的商品,可以嘗試通過司法程序,使商家受到該有的懲罰。
實際上,工商部門在不斷對消費維權的工作進行新嘗試。去年3月14日,12315互聯網平臺正式啟動,線上投訴渠道手機App名稱是“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微信公眾號是“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微信小程序名稱是“12315”。去年2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總局出臺加強12315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意見》指出,各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積極推進12315進網絡交易平臺、電視購物平臺等經營主體工作,引導和督促經營者設立“消費維權服務站”,讓消費糾紛解決在企業、化解在源頭;落實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
其實不少電商企業與12315平臺的互通機制已有先例。2016年“3·15”期間,中消協對外宣布,在包括蘇寧易購(13.670, 0.06, 0.44%)、京東、淘寶、唯品會等17家電商企業啟動電商消費維權綠色通道(直通車)平臺。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對于用戶投訴自身有一套嚴格的流程和機制,通過“綠色通道”,京東基本可保證在3日內將問題解決。去年,貝貝網和國家質檢總局網監中心也合作開通了“315綠色通道”。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