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320/20180320011728328.jpg)
“0元年薪”近年來似乎正成為風潮,馬云、劉強東、賈躍亭之后,又有趣店CEO羅敏宣布不領薪水和獎金,新三板公司耀通科技(830768)也不甘“落后”,董事長兼總經理馮鵬宣布放棄薪酬,這也是新三板首例“0元年薪”。
不過,“0元年薪”也引來了董明珠等一干人士的質疑:不領薪水或為一種避稅手段。
新三板首例“0元年薪”
領“0元年薪”,既有關注度,又能提振員工、市場信心,新三板公司掌舵者也不甘落后。2018年2月6日,耀通科技(830768)宣布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馮鵬自愿放棄領取薪酬。
據了解,此舉屬新三板首例。
耀通科技公告稱,馮鵬為了真正堅持個人一不為名,二不為利的思想,為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馮鵬鄭重宣布自2018年2月起,自愿放棄在公司領取薪酬。馮鵬表示:將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勤勉盡責、努力工作,用實際行動履行好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職責;團結帶領公司全體員工,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實現公司的發展戰略,完成公司的各項任務目標,為公司第二個十年的快速發展、為員工及其家人的幸福而努力奮斗。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資料顯示,耀通科技是一家節能環保綜合服務提供商,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備案的第二批節能服務公司、工信部推薦的第三批節能服務公司、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馮鵬個人履歷顯示,其畢業于山東大學MBA專業。1999年9月-2003年9月,馮鵬任山東高速德州管理處職員;2003年10月-2007年7月,任山東省青銀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工程科科員、副科長;2007年8月創立濟南耀通科技有限公司(注:耀通科技前身)。
截止2017年6月30日,馮鵬持有耀通科技62.33%股權,其3位家族成員也位列前十名股東行列。
現金流緊張
創業路上,難免遇到困難。
對此,馮鵬顯得頗為坦然,其在參加節目《齊魯創業》時表示,創業是一項高風險的活動,困難是會經常遇到的,困難既是挑戰也是經歷更是一種樂趣。現在很多的創業者老是說自己多么的不容易,當初多么困難,的確如此,但反過來說,這條路是自己的選擇,選擇這條路最大的動力就是喜歡創業,喜歡迎接困難和挑戰。
耀通科技在2017年半年報中,直言有資金短缺及融資壓力風險:“由于公司參與的光伏扶貧政府采購項目前期需要墊付大量資金,如果公司資金規模及資金使用計劃與實際參與項目的節奏出現較大差異,則業務進一步擴張可能為公司帶來一定的資金壓力,限制公司使用資金的用途和效率,提高融資壓力和風險。”
耀通科技列出應對措施,一是加強資金管理,加快資金的周轉率和使用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融資平臺,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尋求定向發行股份的機會;三是積極與銀行等金融機構聯系,多渠道的解決融資問題。
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耀通科技曾在2015年完成兩次募資,合計募得1005萬元,此后再無募資方案出爐,目前,前兩次募集資金已使用完畢。為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保證公司業務持續增長,馮鵬為耀通科技提供無息借款,截止2017年6月30日,耀通科技向馮鵬拆借資金余額為190.52萬元。
2017年上半年,耀通科技實現營收1388.8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61%;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7.19萬元,同比增長8.5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34.79萬元,上年同期為-220.11萬元。管理費用210.17萬元,較上年同期184.01萬元有所增加,其中職工薪酬為39.38萬元。
此外,耀通科技應收賬款高企,其2017年半年報顯示,應收賬款期初余額為1914.57萬元,期末余額為1973.09萬元。
僅從公司發展來看,對于目前的耀通科技而言,董事長放棄薪酬,在節省管理費用、提振員工信心方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舶來品引大佬紛紛效仿
“0元年薪”由來已久,在中國是一種舶來品。
1979年,美國著名的三大汽車公司之一克萊斯勒負債累累,各種債務一度高達48億美元。作為總裁的李·艾科卡為了拯救克萊斯勒,宣布在公司起死回生之前,自己的年薪將一直為1美元。此外,蘋果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Facebook創始人馬可·扎克伯格、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等都拿過象征性的1美元年薪。
在國內,諸如京東劉強東、樂視賈躍亭等互聯網大佬都曾宣布只領1元年薪。更徹底的則有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中國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等,拿0元年薪。
這似乎也正成為一種風潮。
前段時間,趣店集團CEO羅敏稱,在公司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之前,將不再從公司領取一分錢薪水和獎金。截止2018年3月19日,趣店市值僅為49.31億美元,離千億美元市值還有不小的距離,意味著羅敏還要過很長時間的“無薪”生活。
對于企業掌舵者拿“0元年薪”的行為,歷來就頗有爭議。
贊賞的聲音認為這有利于節省公司成本,特別是在公司的困難時刻有利于激發員工積極性,給予市場信心;質疑的聲音則認為這是一種避稅的手段。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抨擊那些只拿1元年薪甚至1分錢不拿的創始人,稱不拿這個錢然后就各種開支走公司賬就可以很巧妙地達到避稅目的,這種漏掉的稅必須追回來。
今年“兩會”期間,董明珠建議,國家還要規范納稅的條件,有的企業負責人聲稱“零工資”,但其花費實際上全部由企業來報銷,從另一個層面而言,這也是一種偷稅漏稅的現象。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