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進入收尾階段,地方發債步伐明顯放緩。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債發行量為2195.44億元,比去年同期銳減一半,環比大降73%。
“很多省份的置換工作只剩尾巴了,有的地方已經提前置換完畢。”一位從事地方債發行業務的人士告訴記者,存量待置換債券規模較小,而地方新增債券發行安排尚未下達,使得今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銳減。展望全年,隨著新增債券發行啟動以及專項債創新品種陸續落地,地方政府債發行規模有望繼續增長。
存量置換收官在即
自2015年8月明確用3年時間完成地方政府債券置換任務以來,債務置換成為地方財政廳每年年初的首要工作。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發行的地方債基本全部為置換債。
今年3月26日,財政部發布通知強調,加快存量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進度。各地應當盡早啟動置換債券發行,確保在國務院明確的期限內完成全部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置換工作。
目前來看,存量置換工作已接近尾聲,業內預期今年8月有望全部完成。根據中債資信測算,今年初全國剩余仍需置換的地方債務規模約為1.73萬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4.69萬億元大幅減少了六成以上。
據了解,浙江目前已完成置換,廈門、深圳、西藏剩余需置換的債務規模亦較小。因此,今年一季度的置換壓力較前兩年明顯減小。截至2018年3月末,全國剩余需置換的債務規模約為1.51萬億元。
而年初新增債券尚未啟動發行。記者了解到,多地財政廳尚未收到新增債券額度批復,相關發行工作或要等到二季度開始啟動。
專項債新品種落地
中債資信公用與機構部分析師蘇錦河告訴上證報記者,除了置換債券,今年將發行的地方政府債中還有約2.18萬億元的新增債券,以及“借新還舊”的部分債券。“借新還舊”是指2015年地方政府發行的3年期債券將于今年到期,預計將通過發行地方債進行周轉,規模約8400億元。
專項債是今年值得關注的地方債品種,創新品種陸續落地。昨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試點發行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管理辦法》,有序推進試點發行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工作,探索建立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與項目資產、收益相對應的制度。
今年專項債額度也大幅提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安排地方專項債券1.3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500億元,優先支持在建項目平穩建設,合理擴大專項債券使用范圍。
蘇錦河說,目前地方政府融資需求主要集中在基建和棚改項目,預計今年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專項債券發行規模將會大幅增加,并且項目收益債種類也會更加豐富。
展望2018年二季度,蘇錦河說,隨著新增債券額度等發行計劃陸續下達及各省市債券發行前期準備工作就緒,地方債發行規模將大幅增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