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隨著國投資本(12.090, 0.00, 0.00%)2017年年報的披露,安信證券2017年的業績得以呈現。
年報顯示,安信證券出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其營業總收入 88.16 億元,同比下降 5.43%;凈利潤 22.92 億元,同比下降 10.20%。對于出現營收、利潤雙降的情況,時代周報記者向安信證券聯系采訪,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國投資本對安信證券的發展寄予厚望,在其年報中稱,安信證券2017年完成了“2018-2025”八年戰略規劃的制定并啟動實施,“未來八年,安信證券將致力于以‘中大型企業全能投行+中端富裕客戶O2O財富管理+中大型機構客戶服務’為特色,打造成為一流券商”。
多次收到監管函
安信證券2015-2017年在營收與凈利潤兩項核心指標上均出現了大幅下滑,三個報告期分別實現營業總收入159.83億元、93.22億元、88.16 億元,凈利潤45.78 億元、25.53 億元、22.92 億元。
國投資本解釋稱:“主要原因是經紀業務收入、投行業務收入同比下降所致;但同時,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等核心財務指標的行業排名基本保持穩定。”根據證券業協會數據,安信證券在全年營收與凈利潤的排名上,相較于2016年的第11位與第12位下滑至第13位與第14位。
年報顯示,安信證券的主營業務包括經紀業務、融資融券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自營業務及其他業務,分別實現營收37.04億元、21.36億元、20.56億元、13.65億元、3.28億元及9.82億元,分別占比35.87%、20.86%、19.89%、13.21%、3.17%及9.51%。
安信證券一直注重于中小企業客戶的領先投行業務,自2016年以來投行業務有較快爆發,2017年完成 A 股股票主承銷項目 27 個,其中17 個 IPO、7 個再融資以及3個可轉債。而發展最為突出的還數新三板業務。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布的2017年市場統計快報顯示,安信證券以推薦掛牌123家,位列行業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證券在投行業務快速發展的過程頻頻被罰。今年伊始,安信證券就收到青島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因其在作為新三板公司奧蓋克的主辦券商,在審閱年報時未履行審慎核查義務。而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2月末,股轉公司針對33家券商共發布了47條采取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公告,安信證券就收到三份罰單。
“對中小型券商來說,有時選擇發展新三板項目也是無奈之選。”一中小型券商不愿具名的保薦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大型企業或者國有企業的上市資源本來就不多了,大型企業一般對券商品牌比較在意,所以傾向于選擇影響力較大的券商,這也不是券商可以主動選擇的。”
安信證券的經紀業務是營收下滑幅度最大的,2017年同比下滑19%,2017券商經紀業務總收入下降22%,已接近行業經紀業務降幅水平。為此,安信證券也著力發展機構客戶,年報中稱“致力于打造國內一流的賣方研究平臺”。
而作為安信證券金字招牌的研究院,在過去的2017年因其所發的研報而備受關注,其中關于“安信證券高喊貴州茅臺(698.300, 0.00, 0.00%)市值將達1.85萬億被上交所通報”一事關注度極高。
而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去年8月,安信證券發布《杭蕭鋼構(9.130, 0.00, 0.00%):技術授權模式助高增,布局河北有望受益雄安新區建設》,深圳證監局因此對安信證券出具警示函,表示安信證券應加強研究所的內部管理,提高研究報告客觀性和審慎性。除此之外,安信證券發布的研報還多次在給予“增持”或“買入”評級后遭遇多個跌停板。
為國投資本貢獻八成營收
公開資料顯示,安信證券母公司國投公司在2017年完成了對國投資本100%股權的收購,而國投資本作為出資人控股國投泰康信托,參股錦泰財險、國投財務公司及間接控股國投瑞銀基金,形成業務覆蓋證券、信托、基金、期貨、資管、保險等多個金融領域的金融控股平臺公司。
安信證券成為國投資本上市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年報顯示,2017 年國投資本總收入 103.34 億元,凈利潤 30.28 億元,而安信證券在上述兩項財務指標上分別貢獻了84%、85%。
安信證券的貢獻占比較大,對國投資本的影響也較大。在國投資本前十大股東中,證金公司持股占比從2017年三季末的4.19%,減持至四季末的3.17%。
安信證券還在去年11月迎來增資。國投資本發布公告,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全部募集資金凈額78.95億元向安信證券增資,注冊資本由35.25億元增至70億元,剩余資金計入資本公積金。
國投資本表示,2017年10月底,公司發布定增完成公告,定增募集資金全部用于增加全資子公司安信證券的資本金。并表示“未來安信證券將進一步拓展業務深度與廣度,包括線上線下布局零售業務、資管業務、自營業務、投行業務等”。
深圳一大型券商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擴充資本金是券商發展的的內生需要,通過母公司的增資目前來看已經不足夠了,中大型券商通常選擇發債等方式。”
華泰證券(17.750, 0.00, 0.00%)沈娟在研報中稱,近80億元主要用于增資安信證券,其中40億元用于信用業務,35億元用于自營,3億元用于資管,2億元用于增設網點。
國投資本在去年6月召開協同工作會議,意欲建立公司及下屬控股、參股、受托管理金融企業的業務協同工作機制。國投資本年報顯示,在融融結合方面,公司充分發揮旗下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子公司的業務協同,截至2017年末,公司及下屬金融企業的業務協同規模約1630 億元,實現融融協同收入2.09 億元。
安信證券還與國投瑞銀基金、渤海銀行在產品、資金、托管、資產管理等方面開展合作,其各營業部網點代銷國投泰康信托的信托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安信證券收到深圳證監局的批復,成為首家獲準進駐雄安新區的券商。
“安信證券布局雄安,應該與國投資本的發展規劃相關。”上述大型券商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國投資本入主安信證券后,在其業務模式轉型、提升經營效率方面都有探索。”
據Choice數據,截至2017年末,安信證券凈資產和凈資本規模提升,行業排名分別是第17位和14位,高于上市券商長江證券(7.170, 0.00, 0.00%)與方正證券(6.100, 0.00, 0.00%)等;而與目前行業排名第10的光大證券(12.460, 0.00, 0.00%)相比,2017年末安信證券凈資本規模與凈利潤等方面依舊不及。“一流券商”的目標對于安信證券來說,依舊不是坦途。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