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412/20180412100131162.jpg)
在10日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提出,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同時要加大開放力度,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范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昨天,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等金融部門迅速行動,證券業改革開放的具體舉措密集出臺。
雙向通道進一步加大
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再進一程。
11日上午,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10余條舉措之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隨即發布《聯合公告》,同意擴大互聯互通每日額度。具體規模如下:
自2018年5月1日起,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將分別由130億元人民幣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滬港通下的港股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將分別由105億元人民幣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
中國證監會發言人高莉表示,滬深港通自推出以來,整體運行平穩有序,每日額度安排在保障市場穩定運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回應說:“我們歡迎內地與香港監管機構宣布擴大滬港通和深港通每日額度,這一舉措及時回應了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深交所根據《聯合公告》的相關安排,昨日同步發布了《關于調整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額度的通知》,提示市場參與人做好相關準備,并對相關技術系統完成適應性改造,堅決落實金融領域擴大開放措施。
下一步,深交所將密切關注深港通每日額度擴大后的市場運行情況,不斷強化交易監控和監管協作,加快落實看穿式交易監管安排,提升跨境監管效率,推動完善互聯互通機制,維護市場安全平穩運行,服務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上交所同日也向市場參與人發布《關于調整滬港通每日額度的通知》和《關于調整滬港通下港股通每日額度的通知》,要求各市場參與人做好每日額度擴大的相關調整工作。
市場人士對滬深港通每日額度大幅擴大表示歡迎。他們普遍認為,此舉有助于理順A股的定價機制,中國核心資產將更具吸引力,另外,此舉也將為A股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后可能的市場交投激增提前做好準備。
據統計,截至2018年3月30日,滬港通交易總金額7.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北向滬股通累計有交易的股票795只,交易金額4.3萬億元人民幣;南向港股通累計有交易的股票385只,交易金額3.5萬億元人民幣。深港通累計交易金額2.20萬億元人民幣,跨境資金整體凈流入351.49億元人民幣。
滬倫通年內就要“通”了
“爭取在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此言一出,立刻在全網刷屏了整整一天。
在易綱行長的發言后,證監會與上交所相繼做出表態,表示將積極推進準備工作。
作為具體操作方之一的上交所表示,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加快進行,上交所與倫交所正在推動規則和操作性安排的落地工作。下一步將有序適時開展與市場機構的溝通。
荷蘭皇家殼牌、聯合利華、渣打、匯豐、利時潔(杜蕾斯母公司)、嘉年華等等,國內投資者很快就能做這些知名公司的股東啦,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
據了解,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滬倫通”項目在去年年底取得階段性成果,中英兩國政府已同意進一步深入研究兩地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以發行存托憑證的方式到對方市場掛牌上市。
滬上某券商一位高管表示,發行存托憑證主要是為了解決兩個市場跨境連接時存在的時差問題,不過真正的推行尚存在不少技術層面的阻力。
比如定價問題、日常結算、匯率和流動性風險等問題是市場普遍關注的,交易所和英方一直在組織專家進行相關研究,目前看來或已形成相對成熟的方案。在滬倫通發行存托憑證取得更多合作經驗后,可以逐步向海外其他市場發展。
另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考慮到內地二級市場在存托憑證上市初期價格可能會與基礎股票發生較大偏離,且有關的證券違法違規行為的跨境監管存在難度等風險因素,兩地交易所會選擇股本規模大、流動性好、業績穩定的藍籌上市公司發行存托憑證。
上證報梳理了富時100指數成份公司中市值排名前50的公司列表,發現里面既有不少全球知名的大公司,也有不少已經和國內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熟面孔。
表:富時100指數成份公司(市值前50) 數據來源:wind
![](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412/20180412100234722.jpg)
機構加速走出去:
QDII額度有望重新放開
除了上述雙向通道的擴大和開啟之外,我國投資者走出去的道路也在不斷擴寬。
外匯局11日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推進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改革,根據國際收支狀況、行業發展動態以及對外投資情況,進一步完善QDII宏觀審慎管理。
上證報記者獲悉,此番QDII改革將遵循市場化原則,針對不同行業資產管理的特點,按機構類型、QDII機構管理的資產規模、內控合規的監管評價以及提交申請時間順序等,制定公開透明公正的配置機制,穩步推進QDII各項工作。其中,機構類型分為保險類、證券基金類、銀行信托類。
這也意味著,QDII額度有望重新放開。據記者梳理,兩年多來我國QDII額度一直沒有增加,維持在132家機構共計獲得899.93億美元額度的水平。
QDII制度是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下,有條件、有限度開放境內機構境外證券投資的過渡性制度安排,自2006年4月實施以來,法規和監管體系正不斷完善。
據介紹,現行QDII政策框架是:國務院規定QDII總額度;銀保監會、證監會負責審核QDII資質,規定境外投資范圍和種類,對機構提出風險管理要求等;外匯局對QDII機構投資額度、資金賬戶、資金匯兌及匯出入進行監督、管理和檢查。
聽聽機構怎么評說:
易方達基金副總經理范岳對記者表示,QDII制度實施12年來,對于金融市場開放、金融機構國際化經營、對外投資國際化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說,金融機構對外投資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都是伴隨著QDII制度不斷完善、QDII額度不斷擴大而展開的。
“與此同時,正是有了QDII這樣的對外投資渠道,投資者對境外投資逐步了解,需求不斷擴大,反過來QDII制度不斷完善也滿足了投資者的境外配置需求,這是一個雙向促進的過程。”范岳表示。
下一階段QDII制度仍將延續之前的改革邏輯,不斷豐富和完善。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收支大環境改善,平衡性更好,資本流出壓力大幅減輕。央行行長易綱也宣布,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額度擴大四倍。在這一背景下,進行QDII改革,是比較好的時間點,也是水到渠成的安排,有助于國際收支平衡。
“而且目前境內資產規模很大,投資者境外資產配置需求是實實在在存在且迫切的,應該修正渠道,讓這些資金以正規方式流出。”趙慶明表示。
目前,基金公司對QDII額度的需求較大,對于QDII改革亦表示歡迎。
南方基金高管、南方資本董事長劉秀焰說,這是推進資本項下可兌換、推進金融市場開放的重要信號,預計未來QDII改革還將有循序漸進的安排。
她表示,目前我國居民資產海外配置的比例較低,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在全球資產配置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推進QDII改革,可以增加國內投資者選擇機會;在過往的實踐中,機構投資者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全球化配置經驗,也希望補充更多的產品,進一步豐富產品線,幫助國內投資者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標準化產品配置。
范岳告訴記者,易方達在QDII業務上布局較早、產品較多,近年來包括中概股投資在內的全球資產配置產品都用到了QDII額度。此次QDII改革推出對于投資人對外投資是非常好的事情,易方達會積極參與其中。
目前基金“出海”投資領域包括港股市場、債券市場、納斯達克、海外中概股等,范岳表示,后續希望根據投資者需求和市場增長情況,提供更多元化、更細分的產品。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