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08:04 | 來源:未知 | 作者:宋佳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號外財經》注意到,愛嬰室的諸多風險值得關注,經營區域局限性、電商業務下滑、存貨居高不下、頻頻遭遇行政處罰等問題不容小覷。該公司股價飆升的背后,可能會遭遇什么樣的黑天鵝
《號外財經》訊
宋佳
4月13日,愛嬰室(603214)報收61.59元/股,實現了自3月30日上市以來的第八個“一字”漲停。作為A股唯一的母嬰概念股,愛嬰室從上市以來就受到了市場的頗多關注。
據了解,該公司自2012年申請IPO至今已經六年了,如今終于得償所愿。此次上市愛嬰室的股本為10000萬股,3月30日上市交易2500萬股。截止4月13日,每股的面值已由發行價19.95元一路飄紅至61.59元,企業估值也隨著股價的上升至61.59億元。
《號外財經》注意到,愛嬰室的諸多風險值得關注,經營區域局限性、電商業務下滑、存貨居高不下、頻頻遭遇行政處罰等問題不容小覷。該公司股價飆升的背后,可能會遭遇什么樣的黑天鵝?
跑馬圈地囿于東南一隅
愛嬰室主要從事母嬰商品的銷售及相關服務業務,是一家結合直營門店、電子商務等多種渠道圍繞母嬰家庭各階段消費需求,提供高品質、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務,打造一體化,全方位母嬰生活服務平臺。
根據最新財報顯示,2016年-2017年,愛嬰室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85億元和18.08億元,同比增長14.19%和14.06%,分別實現凈利潤8151.15萬元和10455.99萬元,同比增長23.57%和28.28%,整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這個業績看著似乎還不錯,但在同行業內,愛嬰室的表現并不理想。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愛嬰室目前主要市場集中在江浙滬及福建等華東地區,公司總部位于上海,2014-2017年,該公司新開門店共計97家,關閉門店43家,凈增54家,目前擁有189家直營連鎖店。相較于用行業競爭對手,愛嬰室的擴張速度明顯緩慢。
愛嬰室在招股書中披露,未來三年,該公司的業務擴張策略包括在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5個省市的7個城市新設130家直營店,總投資超過2億,占募集資金的50%以上。
母嬰商品零售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面臨著區域化屬性較濃、集中度低等不足。以愛嬰室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未來幾年也并不能打破此種窘境。同時,母嬰行業參與者眾多,市場較為分散,隨著其他母嬰用品零售企業及外資零售企業的加入,更是加劇了市場競爭的風險。
以目前這種囿于一隅的發展方向顯然不能使愛嬰室在市場競爭中所向披靡,不過,從該公司的發展目標來看,受“區域化”限制的愛嬰室應該決定要突圍了,不過結局如何還難以下定論。
電商業務逆勢下滑,存貨高企問題難解
在當下數字化生活的時代,新零售開始發力成為新的商業模式,然而愛嬰室卻始終像一個局外人一般,電商業務持續逆市下滑。從其招股書上來看,2014-2017年6月,該公司電子商務銷售收入占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91%、1.27%、0.31%和0.86%,銷售業績不僅持續下滑,而且最多時也不過兩千多萬,不到總銷售額的2%。
雖然愛嬰室解釋稱,公司電商平臺主要是作為支持門店銷售的輔助手段,吸引客戶到店消費,為直營門店引流、提升線下直營門店的銷售水平。但是,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愛嬰室還是不得不發展自己的電商業務,該公司將“母嬰服務生態系統平臺建設項目”作為本次上市之后需要執行的項目之一,計劃在傳統的購物平臺基礎上開發O2O母嬰綜合服務平臺,從而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然而,《號外財經》發現,“傲嬌”的愛嬰室也只是將半成左右的募投資金投入到電商業務,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敷衍了事”的態度。
近年來,互聯網電商瘋狂沖擊傳統零售,根據艾瑞咨詢數據,2015年線下渠道占母嬰商品消費比例約85%,隨著電商分流,線下母嬰商品銷售渠道份額將小幅下降,預計線下渠道 2018 年將下降至76%。雖然,線下渠道仍將是未來一段時期母嬰商品的主流銷售途徑,但是,新零售模式的開啟,勢必使得傳統零售持續收窄。而愛嬰室的電商現狀顯然難以應對互聯網銷售的沖擊。
實體門店不可避免的短板就是壓貨問題,由于線上銷售不給力,該公司以直營銷售為主的經營模式,也導致其庫存凈額持續走高。根據招股書顯披露,截止2017年6月,愛嬰室的存貨凈額為3.68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65.00%,遠高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而該公司同期總資產僅為7.21億元,也就是說,愛嬰室超過一半的資產都被存貨占據。
所以,在未來三年,愛嬰室新開的直營門店將消化掉這將近4億的存貨,還是制造更多的存貨增加企業壓力,目前不得而知。不過,《號外財經》認為,在開店之余,注重企業賦能,降低成本損失才是愛嬰室首要解決的問題。
挨罰大戶屢屢犯錯,安全問題是頭等大事
消費者對母嬰商品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母嬰商品質量是消費者進行母嬰商品購買決策的核心因素之一。由于消費者對母嬰商品安全和質量的高要求,已使得他們對品牌的敏感度日益增高。
即便如此,愛嬰室還是出現了一些“硬性”問題。
《號外財經》查閱其招股書發現,該公司曾25次在主管部門日常監管中受到的行政處罰,其中6次因“銷售商品被認定為不合格”而被處罰。此外,還存在食品宣傳圖片中內容的與藥品相混淆、銷售商品標簽中表明的成分不符合規定的標準、在未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的情況下,從事嬰幼兒洗浴服務、未按規定將嬰兒SPA保潔柜內待用的浴巾晾干以及導致浴巾的細菌總數超標等各類問題。
安全健康是母嬰行業十分重視的問題,而愛嬰室屢屢“踩線”,雖然對公司上市可能不構成實質性的障礙,但是仍然說明其內控制度有所欠缺,并且可能會影響到該公司的品牌效應。
二胎潮動,紅利匯涌,將催生萬億規模的母嬰市場,在尚未出現有明顯優勢的全國性實體專營領軍企業的市場之中,正是群雄逐鹿,爭霸天下,作為母嬰第一股,愛嬰室只有切實解決這些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才是企業在未來真正脫穎而出的關鍵。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