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后QDII額度再放開。外匯局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各類機構新增QDII額度約83.4億美元,15家基金公司瓜分了其中55.5億美元的額度,公募基金海外投資空間再次提升。從歷史數據來看,哪些基金管理公司海外投資實力突出呢?
根據剛剛公布完畢的基金一季報數據,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共有31家基金公司管理著QDII基金,其中易方達和華夏兩家公司管理規模破百億。從業績看,最近五年來,工銀瑞信和廣發旗下QDII基金平均投資回報超80%。
15家基金獲批QDII額度
4月25日,外管局披露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顯示,截至2018年4月24日,4月各類機構新增QDII額度83.4億美元,約24家機構獲得新的QDII額度。這是時隔三年后QDII額度再度放開。
與3月末相比,證券類機構額度合計435.2億美元,相比3月新增59.7億美元,成為各類機構中額度增加最多的機構;保險類機構最新額度為328.43億美元,相比3月新增19.9億美元;信托類機構最新額度81.3億美元,新增3.8億美元;而銀行類機構額度不變。
就基金公司而言,共有9家基金公司QDII額度有所新增,包括博時、易方達、富國、招商、銀華、鵬華、華泰柏瑞、景順長城、廣發,分別新增了10億美元、8億美元、6.8億美元、5.5億美元、3億美元、3億美元、2.8億美元、2.5億美元、2億美元。
另有6家基金公司首次獲得QDII額度,包括國壽安保、浦銀安盛、中加、天弘、財通、東方,分別獲得2.6億美元、2.3億美元、2億美元、2億美元、2億美元、1.7億美元、1.3億美元,共11.9億美元。
截止目前,共有38家基金公司獲得了QDII額度,有2家基金公司總額度超30億美元,分別是華夏(35億美元)和嘉實(34億美元),上投摩根、易方達、南方分別擁有27億美元、27億美元、26億美元的額度。
易方達、華夏管理規模破百億
那么現有的QDII基金表現情況如何呢?
依據基金一季報披露的數據,據WIND統計,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共有31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管理著QDII基金合計135只,累計規模846.43億元。其中,易方達和華夏基金兩家管理規模破百億,分別為158.58億元和114.08億元。易方達資產規模的領先主要得益于H股ETF受資金追捧。易方達恒生H股ETF資產規模達到111.28億元,已經是目前市場上資產規模最大的QDII基金,也是唯一一只資產規模在百億以上的QDII基金。
該基金成立于2012年,至2014年末,規模只有1.14億元。隨著2015年和2017年港股兩輪上漲,資產規模逐步增大。尤其是在今年一季度,其規模增長了69%。
華夏基金旗下資產規模較大的則是華夏全球精選和華夏恒生ETF,資產規模分別為47.79億元和37.18億元。
此外,南方、嘉實、上投摩根管理的QDII基金資產規模也領跑,分別為92.4億元、89.33億元、69.04億元。其余公司管理的QDII基金規模均在50億元以下,有15家管理規模在10億元以下。
2家公司五年回報超8成
從業績方面來看,位居榜首的基金公司又全部換了面孔。考慮到基金的美元份額和人民幣份額往往收益不同,因此在業績統計中,按照不同份額分開計算,據WIND統計,截至今年4月24日的最近五年來,旗下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超過50%的有5家公司,分別是工銀瑞信、廣發、國泰、大成、交銀施羅德,平均收益率分別為86.79%、80.29%、67.63%、61.80%、54.20%。
其中,工銀瑞信旗下的工銀瑞信全球配置、工銀瑞信全球精選分別取得了85.78%、87.80%的收益率。
而廣發基金旗下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廣發納斯達克100人民幣最近五年分別取得了92.81%、129.58%的收益,表現更為出色,但廣發標普全球農業人民幣收益率較低,拖累了平均值。
國泰基金的情況與廣發相似,國泰納斯達克100、國泰納斯達克100ETF取得了131.18%、116.30%的收益率,但國泰大宗商品拉低公司整體平均收益值。大成基金旗下只有一只基金有可統計數據,交銀施羅德旗下的交銀環球精選、交銀全球自然資源最近五年收益率都在54%以上。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