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511/20180511101311349.jpg)
信用“黑天鵝”頻飛。進入5月份,違約風險蔓延至上市公司,而這或僅是開始。從2018年一季報來看, 630家上市公司負債率超過60%,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的負債率超過100%,多為ST公司。經營惡化,投資激進導致入不敷出,以及實際控制人的資金鏈風險往往成為“黑天鵝”的誘因。這場信用違約潮無疑將會產生深遠的市場沖擊,而圍繞上市公司,投資機構,股東等產業生態鏈將會發生怎樣的衍變?我們將持續關注。
5月初夏,上市公司屢屢爆出債務地雷。
僅5月3日-7日,就有*ST中安(3.330, 0.00, 0.00%)(600654.SH)、盛運環保(9.240, 0.00, 0.00%)(300090.SZ)、神霧環保(10.700, -0.19, -1.74%)(300156.SZ)、凱迪生態(4.990, 0.00, 0.00%)(000939.SZ)爆發債務違約;稍早之前,盾安環境(6.400, 0.00, 0.00%)(002011.SZ)和江南化工(5.420, 0.00, 0.00%)(002226.SZ)的控股股東盾安集團爆發出450億元債務危機,更是震驚市場。
在降杠桿的背景之下,多家企業正在遭遇資金危局。作為經濟的風向標之一,上市公司的債務及償債能力如何?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剔除銀行、非銀金融和兩桶油,A股3424家上市公司今年一季末合計負債31.74萬億元,整體負債率為61%。其中,整體負債率跟2016年末的數據持平。不過,各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負債情況和償債能力呈現“冰火兩重天”。
18家公司負債率超100%
隨著*ST中安、神霧環保、凱迪生態等上市公司頻頻爆發債務危機,高負債的上市公司成為一個被關注的團體。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末,多達630家上市公司的負債率超過60%,其中有18家上市公司的負債率超過100%。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負債率超過100%的18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是ST公司。
負債率最高的上市公司為曾創下連續29個跌停紀錄的*ST保千(1.500, -0.01, -0.66%)(600074.SH),負債率高達272%,遙遙領先兩市;其次是*ST東電(2.280, -0.01, -0.44%)(000585.SZ)和*ST皇臺(7.200, 0.12, 1.69%)(000995.SZ),負債率分別為165.7%和164.5%。
另外,*ST德奧(11.960, 0.00, 0.00%)(002260.SZ)、*ST眾和(3.920, 0.00, 0.00%)(002070.SZ)、*ST天化(6.790, 0.00, 0.00%)(000912.SZ)等負債率也均超100%。值得注意的是,5月10日,深交所發布消息稱,*ST眾和將于5月15日暫停上市。
從行業看,311家負債率超70%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公用事業、汽車、化工、機械設備、建筑裝飾、商業貿易等行業。
其中,房地產房企的負債率仍然居高不下,很多負債率在80%以上,比如魯商置業(3.520, 0.01, 0.28%)(600223.SH)、中南建設(7.810, 0.01, 0.13%)(000961.SZ)等負債率超過了90%;大型房企里綠地控股(7.270, -0.06, -0.82%)(600606.SH)、泰禾集團(26.300, 0.00, 0.00%)(000732.SZ)負債率均超88%。
5月10日,綠地控股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償債沒任何問題,有充分的財務安排,包括回款率、現金流等非常不錯,但短期內把負債率較大幅度降下來的客觀條件還不具備,公司上市后只完成了資產注入,還未進行股權融資。”
“從年報、季報等數據來看,泰禾的負債率確實較高,這是因為泰禾所有的土地在報表上都是以成本價格入賬,如果按照現在實際評估價格入賬的話,即使不考慮未來的銷售溢價,直接并到報表里面去,權益會大幅度增加,負債率就會大幅下降。以佛山院子地塊為例,它是泰禾在2016年3月拿的地王,當時樓面價是7741元/平方米,但2017年后佛山主城區成立土地樓面價全部破萬。”某長期跟蹤研究泰禾集團的地產研究人士表示,從償付能力看,泰禾的土地布局集中于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土地的變現能力非常強,債務方面沒有問題。
而與“壓力山大”的高負債上市公司相比,負債率不足10%的173家上市公司則顯得尤為“輕松”。
比如兩市負債率最低的群興玩具(5.270, 0.06, 1.15%)(002575.SZ)僅有0.9%;其次是兆日科技(11.600, 0.01, 0.09%)(300333.SZ)和梅雁吉祥(4.270, -0.06, -1.39%)(000503.SZ)負債率分別為1.9%和2.9%。另外,海虹控股(41.600, -0.05, -0.12%)(000503.SZ)、江南高纖(2.890, -0.05, -1.70%)(600527.SH)、北京君正(30.310, -0.09, -0.30%)(300233.SZ)等22家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均不足5%。
償債能力冰火兩重天
在目前經濟環境之下,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正在接受考驗。
從會計角度講,衡量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是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Wind數據顯示,一季末,流動比率低于2的有1915家上市公司;速動比率低于1的有1163家上市公司;現金比率低于0.2的有460家。
另外,衡量公司償債能力的關鍵因素還有公司的盈利能力。
國泰君安(17.860, -0.08, -0.45%)近日發布研報指出,2017 年全年以及2018Q1非金融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 21.04%、13.91%,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33.21%、24.9%,2017年全年和2018Q1非金融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均維持了回落趨勢,并且2018Q1回落有所加速,2018Q1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和凈利潤同比增速較2017年全年分別下滑7.45、8.31個百分點,較2017年一季度則大幅下滑13.78、28.15個百分點。剔除石油石化之后非金融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為24.59%,低于樣本總體凈利潤增速0.31個百分點。
“整體上來說,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緩,內部現金流依然疲弱,外部現金流也開始進入收縮周期,2018年一季度整體償債能力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滑。”國泰君安指出。
隨著債務“黑天鵝”頻飛,有著較弱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不佳的上市公司更加劇了市場擔憂。比如5月15日將暫停上市的*ST眾和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且負債率高達127.5%,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一直非常低。
另外,比如宣告債券違約的*ST中安,其2017年巨虧7.35億元,一季末負債率為73%,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也偏低。
針對債券違約事件,*ST中安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跟機構及持有人協商,也在多方籌措資金解決。目前公司經營正常,只是短時間里流動性比較緊張。”
不過局部看,A股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也是“冰火兩重天”。比如群興玩具(002575.SZ),其一季末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分別高達65.5、65.5和56.65,均遙遙領先兩市;其次江南高纖、博文科技(600883.SH)、海虹控股、兆日科技等三大償債能力指標也非常高。
信達證券近日發布研報顯示,“受益于銷售凈利率回暖,主板非金融板塊盈利能力仍處于修復之中,主板資產負債表得以逐漸修復,主板償債能力持續回升。”不過其進一步數據顯示,創業板(剔除溫氏股份(21.610, 0.06, 0.28%))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自2010年一季度之后便一路下跌。
“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資金面較為緊張,不少企業就像過冬。投資上,更應該穩健投資,嚴格風險控制,規避信用風險。”5月10日,北京某公募投資總監表示。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