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515/20180515095312366.jpg)
日前,面包君對2018年1-4月上市公司董監高減持數據進行了統計,發現無論按照減持金額還是減持比例排名,中化巖土(7.160, 0.04, 0.56%)(002542.SZ)均進入前十,且減持的股東中還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
從股價走勢圖來看,在2017年5月創下歷史高點之后,其股價持續下滑,至2017年底跌幅超過45%。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在區間內小幅震蕩。而高管們的減持動作大概就集中這個時期,也就是下圖公司股價走勢圖中的紅框位置:
在股價大幅下跌之后,高管們為何要在這個時點集中減持? 且3個月內減持套現數額超過6億。
從中化巖土上一波“大牛”行情說起。
“雄安概念股”:短期炒作之后一地雞毛 高管減持套現超6億
中化巖土前身中化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設立于2001年,主要經營工程服務和通用航空兩個業務板塊,2011年1月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
2017年4月,“千年大計”雄安新區橫空出世,資本市場熱血沸騰,雄安概念股集體飆漲。中化巖土因總部位于北京,業務包括為港口、機場等建設項目提供強夯地基處理服務,被入選“雄安新區概念股”。
隨后,公司股價一連拉出6個一字板,估值(市盈率)一度超過100倍。因股票交易異常波動,中化巖土于2017年4月13日停牌自查。停牌兩日復牌之后,股價大幅回落,2017年4月底再次拉升,并在2017年5月4日創下歷史新高。
短期“炒作”暴漲之后,公司股價持續下滑,2017年5月4日至今最大跌幅超過50%,市值蒸發超過140億。
在這期間,2017年9月4日,公司早前定向增發的一批股權解禁,解禁股東包括公司第三大股東宋偉民,第四大股東劉忠池等。
在手中股權解禁之后,這些股東外加公司實控人吳延煒開始計劃減持手中股權,并于2017年10月27日披露了減持計劃。根據之后公司公告披露的實際減持情況,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公司股東吳延煒、宋偉民及劉忠池合計減持約1.02億股,減持股份參考市值約6.93億元。
在股權解禁之后,各大股東為何“捉急”套現離場?難道是他們不看好資本市場熱炒的“雄安新區概念”?
這就要先說說中化巖土的業績和兩位董事的股票來源,這都與幾年前的一起并購有關。
并表撐業績:承諾期結束之后,收購公司業績下滑
從中化巖土歷史業績來看,公司業績增速大幅提升的轉折點發生在2014年。上市之后,公司業績增速在10%-30%范圍波動,201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速驟增至84.26%,2015年業績增速也超過了70%。隨著業績提升,公司股價在2014年下半年開始脫離原來波動區間,向上行走。
事實上,公司業績的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歸因于2014年的一起并購。
2014年8月,公司通過向宋偉民、劉忠池等股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其持有的上海強勁100%股權和上海遠方100%股權,交易對價合計約8.08億元。
因為這筆收購,劉忠池及宋偉民分別約獲得公司4978.96 萬股股份及4830.92萬股股份,成為公司2014年底第二大及第三大股東。
該項收購完成之后,上海強勁及上海遠方在2014年納入上市公司合并范圍,成為當年公司業績暴增的主因。后來,這兩家公司也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2015-2017年,上海強勁及上海遠方這兩家公司利潤在上市公司利潤中的占比均超過50%。
隨后,公司又分別在2015年及2016年收購了北京場道及上海力行這兩家公司,到2017年,這四家公司利潤在上市公司凈利潤中的占比超過了95%。
由于持續收購并表,中化巖土2014年及2015年業績增速均超過70%。近年來,公司依然在擴大并表范圍,但是由此帶來的效果越來越不明顯:2016年公司歸母利潤增速下降至10%以下,2017年更是出現了負增長。
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并表公司在業績承諾期結束之后,出現了業績下滑。比如,公司在2014年從此次減持股東手中收購的上海遠方承諾期到2016年。而2017年,上海遠方凈利潤約6703.55萬元,同比下滑了1.21%。
現金流也許比賬面利潤更重要。
應收款及存貨大幅增加,經營性凈現金流持續為負
盡管通過收購公司并表,中化巖土凈利潤由2013年的約0.71億元增加至2016年的2.48億元,增加了2.37倍,但是公司的經營性凈現金流卻在2014-2016年持續為負。2017年,公司經營性凈現金流雖然由負轉正,但與同期凈利潤仍有約0.89億的差額。
從財報上分析: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與利潤出現明顯背離,主要因應收賬款及存貨大幅增加占用了現金。
翻查財報:中化巖土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由2013年底的2.6億元增加至2017年底的18.2億元,增加了6倍;存貨賬面價值由2013年底的1.43億元增加至2017年底的16.25億元,增加了17.68億元,增加了11.36倍。
可見,這些年中化巖土通過持續并購提升了賬面利潤,但卻并沒有帶來多少經營性現金流入,反而大量流出。而出售方在獲得股權解禁之后,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一起,紛紛套現離場,小散怎么看?
2018年12月24日,中化巖土還將有約1.9億股股份解禁,占到公司總股本的10.52%,解禁股東包括此次減持的吳延煒、宋偉民及劉忠池三位股東,這些股東還會不會進一步減持?
股海沖浪,不能只看概念,大股東和董監高的減持動向不可不關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