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付能力壓力下,不少險企開始密集增資。5月23日, 交銀康聯人壽在官網對外披露,公司獲得股東30億元增資。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金將變更至51億元,股權結構保持不變。交銀康聯人壽表示,這是為了滿足監管對于償付能力的要求,并支持公司持續穩健地發展,股東將對公司補充資本金。
根據公告,交銀康聯人壽近日召開的會議審議了增加注冊資本的相關議案,根據增資方案,交通銀行(6.120, 0.01, 0.16%)和澳大利亞康聯集團按現有各自的股權比例62.5%和37.5%分別向交銀康聯人壽增資18.75億元和11.25億元。對于增資資金來源,雙方股東均作出承諾,投資交銀康聯人壽資金源于合法的自有資金,并非使用任何形式的金融機構貸款或其他融資渠道資金。 不過,以上變更注冊資本事項還需銀保監會批準生效。
年報數據顯示,交銀康聯人壽2017年償付能力為175%,較上一年度下降97個百分點。對此,交銀康聯人壽在年報中解釋:2017年實際資本較2016年增加 3.4億元,最低資本上升8.2億元,償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業務的快速增長,帶來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的相應上升。 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交銀康聯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投資收益14.7億元,同比增長101.36%;受益于投資收益,交銀康聯人壽去年實現凈利潤2.6億元,同比增長25.4%。
因為背靠交通銀行這棵“大樹”,在母行的大力支持和銀保渠道的優勢下,交銀康聯人壽近年來業務快速發展。交銀康聯人壽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全年該公司就通過交通銀行代理銷售保險獲得保費收入共計177.16億元;與此同時,交通銀行代理銷售保險也獲得共計手續費6.83億元;支付交通銀行服務費共計0.87億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