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0525/20180525090842636.jpg)
5月24日,聯想集團發布新一財年業績報告。2017/2018財年,聯想集團收入454億美元,同比上漲5.38%,但凈虧損卻達到了1.89億美元。
具體業務方面,聯想集團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全年收入同比上漲7.66%至323.79億美元,移動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6%為72.41億美元。2018年可謂聯想集團關鍵一年,而從今年以來聯想集團各種動作來看,聚焦智能網聯設備成為集團下一波的發展重點。
財報發布后,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發表內部信稱,將進一步加強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地位,在移動業務領域繼續減少虧損。
●減少手機業務費用開支30%
報告期內,聯想集團個人計算機和智能設備業務實現營業額324億美元,占集團整體收入約71%,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來源。聯想集團表示,這一數據較上個財年增長8%,增長速度比全球市場平均增速水平高出3個百分點。
在此次財報中,聯想集團表示,PC業務已經超越惠普,重回全球第一的寶座,實現營業額和銷量的雙冠軍。不過從全財年來看,聯想集團在財報中表示受年內零件價格上漲致成本上升,個人計算機和智能設備業務的除稅前溢利為14.59億美元,除稅前溢利率下跌0.5個百分點至4.5%。
相較于稍顯回暖的PC市場,手機業務并沒有讓聯想集團開心多少。財報期內,聯想集團移動業務的收入為72.41億美元,同比下跌6%,占集團整體收入約16%。撇除會計處理衍生的與并購有關的非現金費用,回顧期內的除稅前經營虧損為4.63億美元。
2014年,聯想集團從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當時收購價是29億美元。而從2015年財年開始,聯想集團手機業務營收一直呈下滑態勢,2015/2016財年為98億美元,2016/2017財年為77億美元,2017/2018財年為72億美元。
楊元慶在財報后的業績溝通會上表示,“手機整體未達預期,接下來優化新興市場的品牌策略和業務模式,采取行動減少費用30%,為業務回歸健康做好準備。”
對于手機業務,聯想集團在財報中也表示,透過專注發展具盈利的市場、繼續加強拉丁美洲及北美市場,以及減少開支,從而以達致大幅減少未來虧損之目標。從聯想集團對手機業務采取的動作來看,止損成為當務之急。
●智能物聯新引擎何時奏效?
楊元慶在上述內部信中表示,“雖然在上財年伊始,我們面臨了諸多挑戰,但是憑借三波戰略的有力執行,我們已經跨過拐點,再次進入了上升通道。”
但從PC、移動、數據中心的各項業務來看,造血能力增長趨勢并不明顯。從出貨量看,全球PC市場已經是“夕陽產業”;手機業務方面,聯想集團遲遲沒有擺脫虧損的陰霾;而增長較快的數據中心業務方面,本財年期內雖收入43.94億美元,但仍未擺脫虧損狀態。
本月初,聯想集團被剔除出恒生指數成分股,此后又陷入5G投票風波……
IT行業分析師柳華芳對表示,聯想集團目前階段,主要面臨四大挑戰:國內手機業務萎縮;云計算等2B業務對手強大;PC增長點依賴大客戶;品牌老化,與消費者對話能力衰退。
聯想集團也正在試圖打破目前的沉寂局面。記者注意到,5月8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宣布,聯想集團正式成立全新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組織升級后,聯想原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移動業務集團將整合成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與原數據中心業務集團協同。
楊元慶在24日的業績溝通會上也表示,聯想進行調整組織架構,是為了適應智能物聯網新時代。接下來,將加速計算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融合,構筑連接用戶、設備和服務的UDS新平臺,圍繞IoT物聯網設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競爭力。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劉軍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下一波聯想認準智能物聯。物聯網時代客戶的需求非常碎片化,但會像PC和智能手機一樣,是一個很大體量的市場。
“聯想集團希望能夠從一個傳統IT企業,向一個泛IT的集產品、方案、服務為一體的服務商定位轉型。在這之下規劃了四大版塊,其中第一大板塊就是智能物聯版塊。”劉軍表示。
在全球市場,聯想集團有較強的PC 銷售渠道,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中國區研究總監閆占孟告訴記者,純粹只銷售自己的PC、手機等產品有點浪費渠道資源,借助此優勢,聯想可以更好地拓展,切入到智能家居等產品的零售行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