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謹防退保理財騙局 高收益理財可能涉嫌非法集資

      2018-06-08 10:23 | 來源:未知 | 作者: 李晨陽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保險消費者來說,一方面需要正確認識保險功能,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不要受高息理財誘惑,以高收益為賣點的“理財產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資。
       

        對保險消費者來說,一方面需要正確認識保險功能,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不要受高息理財誘惑,以高收益為賣點的“理財產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資。同時,不要輕易出示保單和身份證件給他人,或交由他人代為辦理退保手續,謹防不法分子借機竊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繼續行騙——
       
        近日,不少保險客戶向經濟日報記者表示,經常會接到一些假冒保險公司名義的電話和短信,勸其退掉保險合同,轉購理財產品。“打電話的人自稱是保險公司客服,勸我提前退保,轉購推薦給我的理財產品,并承諾保本保息,年化收益率最高達到12%。”一位保險客戶說。
       
        據了解,這是非法第三方平臺將獲客手段轉向了傳統保險行業的“新動作”,包括直接冒用保險公司名義、誘騙客戶“退保理財”等,涉嫌非法集資。自去年以來,上海警方就已查處多起假冒保險公司名義,通過信函、短信、電話等方式誘騙保險公司客戶退保,然后轉購違規理財的非法集資犯罪案件。因此,對于此類“退保理財”騙局,投資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高收益陷阱”套路深
       
        記者調查發現,“退保理財”誘騙套路一般分為兩步:第一步,非法集資人員謊稱自己為保險公司客服,并表示保險消費者持有的保險產品收益較低,以“客戶售后服務”“保單收益升級補償”“贈送禮品”等名義推薦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第二步,強調退保轉購可獲貼息、領取旅游券等福利,百般誘導保險消費者辦理退保,轉購所謂的“理財產品”。
       
        不難看出,非法集資人員承諾的“高收益”是騙局得以成行的主要誘因。“以人身險產品為例,目前大部分保險公司給出的預定利率為3.5%,而非法集資人員向消費者推銷的違規非保險金融產品,動輒給出10%甚至12%的年化收益率,并以‘保本高收益’引誘消費者退保轉購這些產品,從而致使很多人上當受騙。”一位資深保險從業人員對記者說。
       
        中老年人更是成為非法集資的目標人群。由于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第三方理財平臺知之甚少,容易偏信“互聯網金融高額利息”等宣傳廣告,面對違規產品很難做出正確判斷。加之現在老人們多是獨居,身邊沒有子女幫忙出主意,很容易被誘惑購買違規理財產品,最終導致本息全無。
       
        保險消費者之所以頻頻中招“退保理財”騙局,一個重要的因素在于其信息資料被非法集資人員所掌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保險公司的系統存在漏洞,導致保險消費者的信息被泄露。此前就有曝出某互聯網保險公司網站因源碼問題,公司數據庫能夠被直接訪問,大量敏感信息隨時伴隨盜出風險。另一方面,公司工作人員在離職時,會私自把信息復制一份,包括客戶姓名、電話、地址、購買保險時間、投保人姓名、被保險人姓名等內容,用于獲利。”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說。
       
        事實上,客戶投保信息被非法買賣一直是保險行業的頑疾。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大數據所蘊含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大,保險客戶的個人信息被非法獲取、買賣也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據透露,包括客戶的車險、壽險、年金險等投保資料,被非法廉價出售時,1萬條信息約500元。這也暴露出目前險企在信息管理、內控風險制度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
       
        風險防范不可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認為,保險公司本身有足夠動力去維護客戶的信息安全,在同業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特別對于續期保險,一旦客戶信息被競爭對手知悉,很可能出現客戶被撬走。除了險企需要強化內部風險體系,外部監管也要跟上,內外聯合才能更好消除行業隱患風險。
       
        今年4月份,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防范保險從業人員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的風險提示》,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若有保險銷售人員向您推薦非保險金融產品,請提高警惕,查驗相關資質。
       
        5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警惕“保險分紅”騙局的風險提示》,強調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消費者應提高自我防范意識,謹慎辦理退保或保單質押,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退保”或“被理財”。
       
        同月,江蘇保監局也針對“退保理財”騙局發出消費提示,從三個方面提醒廣大消費者警惕“退保理財”騙局:
       
        首先,要正確認識保險功能,保險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風險保障。盡管部分人身保險產品兼具投資功能,但其本質仍屬保險產品,以保障功能為主。建議保險消費者謹慎退保,以免失去保險保障。
       
       
        其次,不要受高息理財誘惑。以高收益為賣點的“理財產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資,保險消費者要拒絕相信高息“理財”和以保險公司名義承諾的高額回報;拒絕被贈送禮品、“先返息”等誘餌打動;拒絕與銷售人員以個人名義簽訂投資理財協議以及銷售人員以個人名義出具收據等。
       
        第三,不要輕易出示保單和身份證件給他人。保單屬于有價單證,個人身份證是個人身份證明,請務必妥善保管,切勿輕易對他人出示或交給他人代為辦理退保手續,謹防不法分子借機竊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繼續行騙。
       
        對投資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要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業內專家建議,當保險消費者遇到可疑邀約時,可以通過查看銷售人員是否持有執業證書、所售產品是否為合法保險產品、銷售人員所屬公司地址是否為保險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地址等,以確保不會上當受騙。保險消費者如遇“退保理財”騙局時,建議留存相關證據(如銷售過程的錄音錄像、相關單據等),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19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第3页|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911亚洲精品国内自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潘金莲|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精品9|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爽爽精品dvd蜜桃成熟时电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国产亚洲精品资在线|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片免费|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69|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