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5 09:27 | 來源:未知 | 作者:姜沁詩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悉,華夏、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將于上交所掛牌交易,銀華央企結構調整ETF將于深交所掛牌交易。
6月14日,華夏、博時、銀華三家公司申報的央企結構調整ETF和聯接基金正式獲批。該指數基金的跟蹤標的是 中證央企調整指數,旨在引導市場關注優質央企、關注結構調整改革,強化價值投資理念,幫助投資者分享國企改革的紅利。據悉,華夏、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將于上交所掛牌交易,銀華央企結構調整ETF將于深交所掛牌交易。
類似于上海國企ETF
具體來看,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主要重倉分布在建筑、國防軍工、電力及公共事業、機械、石油石化、交通運輸等行業,這些行業幾乎囊括了發改委試點項目中所有的重要領域,高度契合在實體經濟中推進結構調整改革的方向。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數據顯示,從成分股市值分布的情況來看,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以大市值上市公司為主,市值1000億元以上的股票在指數中的權重超過46%,在目前A股國際化的背景下,具有行業龍頭地位的大盤股更有優勢。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實際上,央企結構調整ETF并不是國內首只國企改革為投資主題的基金產品,據Wind統計,當前市場上共有49只相關主題產品。其中與此次新產品最為類似的要數上海國企ETF。
早在2016年7月,匯添富基金曾推出過上海國企ETF。據悉,該基金以中證上海國企指數(1579.8353,-0.45,-0.03%)為標的指數,成份股多達66只,全面覆蓋上海國企改革優質個股,首募規模達152億元,并一舉成為2016年首募規模最大的股票類基金。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13日,這只產品也依然有94.02億元的規模,在180余只ETF基金中,規模居前。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次獲批的三只央企結構調整ETF和上海國企ETF的模式本質上的運作模式類似,最大的區別其實在于投資范圍,前者跟蹤的是央企結構調整指數,投資標的也就擴大至了全國范圍內。
助力央企結構調整
據了解,央企結構調整指數是由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中國誠通定制,由中證指數公司編制并發布。指數編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56號)、國資委中央企業“十三五”規劃等文件,結合定性和定量選樣方法,以國務院國資委管轄的約30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為待選樣本,綜合評估其在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投入、國際業務發展等方面的情況,選取較具代表性的100只企業股票加權計算構成指數。指數反映了中央企業結構調整板塊在A股市場的整體走勢。
國務院國資委在今年初明確提出,作為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市值管理更多的還是創造價值和價值實現。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符合國企改革大方向,三只ETF基金的發行,將整合中央企業和資本市場的力量,推動各類資本向優秀國有上市公司聚集,共同助力央企結構調整,提升相關上市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
對此,中國誠通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是全面深化落實國資國企改革的關鍵一年,改革紅利將加速釋放。央企結構調整指數聚焦實體經濟,推進結構調整。從央企結構調整指數的行業分布看,主要分布在國防軍工、電力及公共事業、機械、石油石化、建筑、交通運輸等行業,多數屬于國民經濟重要領域,高度契合中央企業結構調整方向。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中63%是戰略新興產業,涉及16個行業板塊,65只成分股。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戰略新興產業的大背景下,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中上市公司的營收和利潤增速或仍將保持較高增長的態勢。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