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投摩根基金最新發布了三季度投資策略報告,報告中表示三季度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大概率好轉,A股市場長期投資價值凸顯。行業方面,看好盈利加速且估值合理的計算機、化工、紡織服裝、醫藥生物、新能源汽車和電子等板塊。
上投摩根進一步指出,美聯儲加息、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經過二季度的不斷發酵大多反映在股價中。三季度實體需求可能受到低社融增速影響逐步放緩,主板盈利增速同步下降。相對而言,中證500為代表的中盤成長股盈利趨勢穩定,相對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估值有修復空間。流動性好轉初期,市場會有各種放松預期,預計金融地產等周期板塊會有階段表現。隨后,消費和成長等后周期板塊或有更持續的表現。
在具體的投資方向上,上投摩根認為,醫藥生物行業應著眼于中周期,并重點關注行業龍頭企業;紡織服裝行業增速從2015年中至2017年均處于低位,目前已從底部抬升,零售的好轉也應證了行業景氣度的回升。而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政策仍有波動,但技術層面已逐步成熟,行業整體趨勢相對確定。
債市方面,上投摩根分析認為,經濟基本面以及貿易摩擦對利率后期走勢形成一定支撐,貨幣政策回歸中性,市場流動性得到邊際改善,同時信用風險的釋放尚未結束,這些因素對利率債形成利好;不利因素在于美國國債利率上行對國內債券收益率形成牽制。而信用債投資策略上,仍關注高等級品種,可以適當拉長久期。可轉債市場則關注估值偏低、性價比優于正股的品種,同時關注條款博弈的機會。
港股方面,今年以來港股下跌主要是受美聯儲加息、全球流動性收緊和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等因素影響,更多體現的是風險偏好下降和估值壓縮,但盈利增長仍維持穩健。從行業板塊來看,上投摩根表示,相對看好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具有較高安全邊際的大金融;此外,盡管中美貿易摩擦已經相對緩和,但從中長期來看,矛盾仍然存在,因此國內高端精密技術的制造業會加速,同時擴大內需、消費升級也仍是趨勢,制造升級和消費升級也是值得關注的兩大投資方向。
縱觀海外市場,上投摩根認為,從經濟基本面和盈利動能來看,美國和新興市場仍是關注的重點。上投摩根預計,美國股市特別是科技股的盈利動能有望繼續保持,但高估值令長期持有的預期回報吸引力下降。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