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09:3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至于未來對公司的業務安排,高娜并未明確表示要實施此前媒體解讀的“雙主業”模式。
神開股份(002278.SZ)工會委員會發出的一封舉報函,再次將公司的股權之爭置于臺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神開股份工會日前向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監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遞交了舉報函,稱公司股東四川映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映業文化”)受托取得的13.07%股份表決權存在法律瑕疵,應當限制;同時,直指映業文化提出改組董事會是“居心叵測”。
舉報函的背后,是神開“剪不斷理還亂”的股權爭奪:先是業祥投資背后的快鹿風波,后是業祥投資與君隆資產的仲裁事件,再到現在的映業文化與公司原股東控制權之爭。
而對員工來說,映業文化入主神開股份最大的“威脅”,在于喪失石油主業的可能性。
7月31日,神開股份工會主席蔣贛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達自己的憂慮:“映業文化是做文化產業的公司,到目前為止看不出有任何經營活動,而神開是一家實體企業,專心研究石油產業設備制造。員工擔心,一旦映業文化改組董事會,我們的石油產業不能繼續,這對整個石油鉆井設備制造都是一個損失。”
表決權是否有瑕疵?
據公開信息顯示,映業文化作為神開股份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93%。2月23日,業祥投資將其占神開股份13.07%的表決權委托給映業文化,映業文化擁有的表決權達到20%,由此成為公司表決權最大的股東。
不難發現,映業文化受托取得的13.07%股份表決權,是其掌握神開股份最大話語權的關鍵。而對這部分的表決權,工會認為存在嚴重的法律瑕疵。
工會質疑的源頭,要從業祥投資的“快鹿系”背景說起。
2015年9月9日,通過受讓和表決權委托的方式,快鹿集團旗下成員業祥投資獲得神開23%股份。不久,業祥投資通過舉牌進一步鞏固其實控權,持股達28%,成為神開股份第一大股東。
2016年,業祥投資背后的快鹿集團深陷兌付危機,幾位自然人股東要求解除授予業祥投資的表決權委托(占公司股份15%),寧波惠佳入主神開股份的計劃也因快鹿集團前總裁徐琪的違規代表不了了之。
至此,神開股份工會提出第一個質疑。
蔣贛洪說:“快鹿用涉嫌集資詐騙犯罪而來的資金持有神開13.07%股份,真正的持有人不是快鹿,而應該是受騙的老百姓(71.480, -0.52,-0.72%),因為這些資金是受騙老百姓的血汗錢。”
2016年7月26日,快鹿集團將其所持業祥投資100%股權轉讓予君隆資產,并完成股權轉讓所涉及的工商變更登記。孰料,業祥投資所持有的神開股份股權因快鹿事件被凍結,君隆資產因此不想再繼續支付股權轉讓款,雙方進入仲裁。
此后,業祥投資所持神開股份13.07%股權被司法凍結。而君隆資產又因轉讓業祥投資股份發生內部糾紛,陷入訴訟。業祥投資所持神開13.07%股權被司法輪候凍結。
在上述多重背景下,蔣贛洪認為,業祥投資將所持神開股份13.07%的表決權委托給映業文化行使,具有法律瑕疵和不確定性隱患。
對于上述法律問題,記者咨詢了上海公義律師事務所於炯律師和上海文飛永律師事務所高飛律師,二人認為,工會質疑的理由不成立。
“業祥的股權合法獲得,與資金來源無關。即使用詐騙所得的錢,其購買物品的買賣行為,依然有效。股權轉讓行為也是合法的。既然股權合法取得,那么該股權所代表的投票權也是合法有效的,他把股權的投票權,委托給其他的人行使也是合法有效的,沒有瑕疵。”於炯說。
高飛也認為:“盡管業祥投資陷入訴訟,所持股權被凍結,但是在實體案件有結果之前,都不影響作為股東的各項權利行使。”
據公開信息顯示,快鹿集團與君隆資產關于業祥投資股權轉讓的糾紛將于2018年8月15日進行裁決。
對表決權的合法問題,映業文化股東代表高娜7月31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作出回應,“業祥投資委托給映業文化的13.07%表決權,到目前都是正常行使、合法合規的。上述仲裁案件實際涉及快鹿事件相關資產的處置問題,但神開并沒有涉及快鹿事件中。無論仲裁結果如何,都對委托沒有影響。”
放棄石油主業?
在上述舉報函中,除了對13.07%表決權的質疑,工會也表達了對映業文化提出“雙罷免”的氣憤。
尚未在董事會占有一席之位的映業文化,在成為公司表決權最大的股東后,自然急于尋求話語權。
7月12日,映業文化與股東顧正提請召開2018年度臨時股東大會,提請罷免和補選部分董事、獨立董事及監事,其中包括罷免董事李芳英、顧承宇,二人分別為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
這樣的議案意味著神開股份的董事會將迎來大換血。
蔣贛洪對此感到不滿:“這三年以來,神開過得極其艱難。2015年底快鹿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之后其涉嫌集資詐騙案發,加之全球石油行業的低迷,人員流失,2016年公司經營達到低谷,全年虧損1個億。是現任董事會帶領全體員工堅守石油事業,2017年大打翻身仗,全年實現盈利1000多萬元。今年以來,訂單如雪片般飛來,公司業務正在不斷向好。”
“而映業文化是做文化產業的公司,到目前為止看不出有任何經營活動。通過資本市場的操作,神開被快鹿拉下泥潭,映業是不是也是快鹿?員工們擔心實體業務能否繼續?”蔣贛洪說。
歸根結底,員工更深層次的憂慮來自于映業文化與神開股份主營業務的相悖。
據工商信息顯示,映業文化主營電影和影視節目制作、發行、放映;廣告設計、制作、代理、發布(不含升空氣球廣告);組織策劃文化交流活動;會議及展覽服務;攝影攝像服務;銷售:工藝品。
這與主營石油化工裝備和工程技術服務的神開股份確實“風馬牛不相及”。
“如果入主的是一家和石油產業相關的企業,和我們業務形成互補,我舉雙手贊成。”蔣贛洪說。
高娜對此解釋,“從一個收殼行為去理解,這和產業本身沒有關系,不一定要瞄準同一個行業的殼去收。在當時收殼點上,我們認為神開基本面不錯,未來能做比較干凈的殼,所以才有了這個行為。”
與此同時,高娜強調,映業文化的收殼行為是有備而來,不是盲目行為。
至于未來對公司的業務安排,高娜并未明確表示要實施此前媒體解讀的“雙主業”模式。
“我們不可能一上來就把原有的主業置出,會尊重神開原有的石油業務。以后怎么發展,肯定從更有利上市公司的角度去考慮。未來無法預知,如果單純的石油板塊或者文化產業非常好,可以就選擇一個,也可以選擇雙主業,甚至還有第四種。”高娜說,“商業安排是有很多變化的,不是不可調整。”
綜合當前形勢,神開股份的員工似乎只能靜待8月底股東大會的最終結果。
7月31日,一位長期研究資本市場的律師對此評論,神開以工會名義發出舉報函想趕走所謂的“野蠻人”,是可以理解的。但資本市場就是這樣,是公平公正公開的。映業文化以后就算確定要發展文化產業,員工也只能接受。
“除非公司出現實際控制人,他們能抱住另外一棵大樹。”上述律師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