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10:1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說明證監會對銀行補充資本的融資還是比較謹慎的,市場不穩定承受不了大幅‘抽血’。”一位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認為。
南京銀行(7.890, 0.16, 2.07%)(601009.SH)140億定增“意外”成為泡沫,這種情況十分少見,隨即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7月30日晚間,南京銀行公告稱,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根據審核結果,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未獲核準通過。
7月3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聯系南京銀行方面,南京銀行方面僅回復稱:“目前,相關信息已公告。”
接近南京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人士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證監會還沒有給出理由,正在溝通中。截至發稿時,證監會和南京銀行方面均未見相關原因公布。
而前述消息已經在市場上發酵,南京銀行7月31日低開低走,截至收盤重挫4.21%,收報7.73元,成為當日A股跌幅最大的銀行股。同一日,銀行板塊上漲0.54%,除了南京銀行外,僅有招商銀行(28.990, 0.60, 2.11%)和貴陽銀行(12.470, 0.07, 0.56%)收跌,且跌幅均在1%之內。
同日晚間,南京銀行發布2018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截至2018年6月底,資產總額1.19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6%;不良貸款率0.86%,較年初持平;撥備覆蓋率463.01%,較年初上升0.47個百分點。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34.96億元,同比增長8.6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78億元,同比增長17.1%。
行業現象還是個案?
南京銀行140億定增獲得江蘇銀監局核準,原以為逐級通過會比較順利,誰也沒有想到,一紙公告,定增方案遭證監會否決。
而這一定增方案,南京銀行從去年就開始籌劃。
去年7月31日晚間,南京銀行公告稱,該行董事會決議通過非公開發行方案,擬向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江蘇交通控股、太平人壽、鳳凰集團和南京高科(7.340, 0.04, 0.55%)5家發行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96億股,擬募資總額不超過140億元,鎖定期為3年,用于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
而且,去年8月,南京銀行140億元定增通過股東大會決議,同年11月,獲得江蘇銀監局核準。
據相關人士透露,7月31日中午,南京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人士小范圍表示:“我行定增方案未獲通過確實是意外,但我行的發展基礎、目前現狀和預期前景都很好,絕對不會由于一件意外事件而產生根本性變化。”
“今年確實比較特殊,根據銀保監會的安排,2018年各銀行需要滿足《巴塞爾協議Ⅲ》中對于資本的要求,也就是說今年是銀行資本充足率考核的‘落地年’,因此銀行采取各種方式‘補血’。”展恒財富分析師李曉芳表示。
問題在于,這是行業現象還是個案呢?
“說明證監會對銀行補充資本的融資還是比較謹慎的,市場不穩定承受不了大幅‘抽血’。”一位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農業銀行(3.680, 0.04, 1.10%)7月初剛剛完成1000億元定向增發,雖然沒有在二級市場直接“抽血”,但是對市場還是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隨著農業銀行今年出現調整,目前的價格已經擊穿定增價。
也有銀行業人士認為,可能是出資方的資金來源有點問題。不過,這一猜測遭到南京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人士的否定,其稱“沒有聽說這個問題”。
資本充足率逼近監管紅線
事已成真,140億定增被否,對南京銀行影響較大,一方面資本告急,另一方面業務發展受限。
“不太清楚證監會的想法,不過補充不了資本,肯定對南京銀行影響比較大,意味著放款規模受到影響,而且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接近監管紅線了。”有接近南京銀行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此認為。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于20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商業銀行應在2018年底前全面達到《資本辦法》規定的監管要求,并鼓勵有條件的銀行提前達標。2018年末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銀行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少一個百分點,即10.5%、8.5%和7.5%。
公開數據顯示,南京銀行2015年末、2016年末、2017年末資本充足率分別是13.11%、13.71%、12.93%;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是10.35%、9.77%、9.37%;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是9.38%、8.21%、7.99%。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確實逼近監管紅線,亟待補充資本。
監管資本劃分為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一級資本又分為核心一級資本和其他一級資本,IPO、定增、可轉債、優先股、二級資本債是當前銀行進行外部資本補充的主要途徑。其中IPO、定增、轉股后的可轉債均可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優先股可用于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債可用于補充二級資本。
早在2016年6月,21世紀經濟報道曾獨家報道,標普下調南京銀行評級雙方合作終止,分歧點在于資本充足預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