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09:4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年前高調進軍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猛獅科技,在整車業務難以實現盈利的情況下,不得不終止整車生產業務。
原創 吳鳴洲
一年前高調進軍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猛獅科技,在整車業務難以實現盈利的情況下,不得不終止整車生產業務。
雪上加霜的是,在公司實控人股份質押接連違約后,猛獅科技自身的資金狀況也拉響了警報。
8月2日早間,猛獅科技連發三條公告,無一不顯示出其流動資金極為緊張。
今日收盤,猛獅科技收報7.62元,下跌6.39%,盤中一度觸及跌停。
連發三條公告
無法按期歸還募集資金、銀行賬戶被凍結、還被銀行強行劃走募集資金近6300萬元,猛獅科技一下子遭受了“三連擊”。
公告顯示,2017年,猛獅科技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募集資金約13億元。2018年1月31日,經批準,公司將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1.2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期限不超過6個月。但截至8月2日,上述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未歸還至公司募集資金專戶。
猛獅科技解釋稱,受金融去杠桿影響,公司上半年到期融資大多未能順利續貸,到期歸還融資款擠占了公司大量流動資金,導致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另外,公司出售資產進展緩慢,導致無法及時回收現金流。以上原因導致公司無法在期限內籌集到資金并按期向募集資金專戶歸還資金。
同時,猛獅科技及子公司的29個銀行賬戶被凍結,這29個賬戶的現金余額總計為1.34億元,申請凍結資金總計為4.34億元。凍結原因包括借款合同糾紛、融資租賃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
此外,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在未告知公司、子公司福建猛獅及保薦機構中投證券的情況下,直接從福建猛獅募集資金賬戶劃轉6294.93萬元用于歸還公司在浙商銀行深圳分行部分到期貸款本金。
猛獅科技表示,上述被凍結賬戶包含公司及子公司基本戶、一般戶和專戶,已對公司資金周轉和日常經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在本次賬戶被凍結事項解除之前,尚不排除后續或有公司及子公司其他賬戶資金被凍結的情形。
而被強行劃走的募集賬戶資金原擬用于福建猛獅“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募集資金賬戶資金被劃轉及募集資金賬戶被凍結,對該項目的正常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
2
如何化解抽貸危機
這三條公告中,最受關注的無疑是猛獅科技的6294.93萬元募集資金被銀行強行劃走。
猛獅科技認為,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募集資金四方監管協議》的約定,嚴重損害福建猛獅、上市公司及股東的合法權益,福建猛獅及公司已通過多種途徑要求其盡快歸還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
事實上,猛獅科技此次募集資金被銀行強行劃走并不是個例。
今年5月,因為母公司盾安控股深陷債務泥潭,江南化工(5.420, 0.00,0.00%)被杭州銀行(7.820, -0.03, -0.38%)合肥分行從募集資金三方監管賬戶中扣款2.11億元。
然而僅幾天后,杭州銀行合肥分行就將扣劃的2.11億元全部歸還給江南化工。
江南化工公告顯示,在安徽證監局及相關部門的協調和指導下,本著互諒互解的原則,杭州銀行合肥分行于2018年5月3日從公司募集資金專戶中扣劃21095.44萬元的事項已妥善解決,已將募集資金專戶余額恢復至原有金額。
那么猛獅科技是否能夠如同江南化工一樣快速地化解這次“抽貸危機”呢?
猛獅科技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及福建猛獅相關人員多次與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相關人員進行溝通,要求浙商銀行深圳分行盡快歸還其強行劃轉的募集資金。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分別致電猛獅科技和浙商銀行。
猛獅科技董秘辦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浙商銀行辦公室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公司宣傳科將會給出統一口徑的回復,但截至記者發稿,尚未能收到該回復。
3
“惡性循環”
在此之前,猛獅科技的資金危機其實早已顯現。
2018年1月,公司發布2017年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原先預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112.82%~162.72%,現下調凈利潤增幅至6.41%~56.32%。
公司給出的原因包括資金面的影響,由于2017年下半年國內資金面開始緊張,公司下半年融資總額不及預期,融資費用及資金成本上升較為明顯,財務費用增加超出預期。同時,資金到位進度慢影響了部分項目的建設進度,導致部分項目不能按期完成。
但實際上,猛獅科技2017年的業績表現甚至還低于修正后的業績預計。
2017年,猛獅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為39.05億元,同比增加92.07%;歸母凈利潤為-1.34億元,同比下降242.74%。
2018年7月,公司再次大幅下修了業績預告。
公司預計2018年上半年虧損2.7億元~2.935億元,而此前公司在一季報中預計2018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48.24%~98.01%,變動區間為7000萬元~9350萬元。
猛獅科技指出,公司上半年到期融資大多未能續貸,造成運營資金緊缺,公司鋰電池、清潔電力、新能源汽車等各板塊業務開展不如預期,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僅為上年同期的50%。
某上市公司高層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以來,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銀行業的整體資產增速開始放緩。面對此種環境,陸續有銀行進行“主動縮表”。猛獅科技所在的汽車行業目前總體競爭非常激烈,通常銀行等金融機構會選擇信用高、盈利能力強的企業進行放貸,猛獅科技顯然不在其列。
然而新的融資融不下來,還有舊的貸款要還。
2017年,公司的財務費用為2.73億元,同比增加217.44%,遠超過同期收入增速。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74.8%。其中有息負債達到了26.36億元,貨幣資金僅為6.28億元。
資金短缺影響業務開展,而業務開展不順又會對經營性現金流產生負面作用,長此以往,猛獅科技將會陷入惡性循環中。
目前,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成為猛獅科技的當務之急。
上述上市公司高層認為,公司可以適當剝離非核心子公司和資產,迅速獲得現金回籠,償還債務抑或投入發展核心業務。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