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10:31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24日晚間,順鑫農業(40950,271,709%)(000860SZ)發布了2018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約為7233億元,和去年同期6548億元相比,增幅在10%左右;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81億元,相較于2017年上半年接近2.45億元,增幅在97%左右。
除此之外,順鑫農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金額約為14.84億元,和2017年上半年6.31億元,同比增幅在135%以上。
對此,順鑫農業方面在公告中指出,報告期內,由于公司白酒銷售市場擴大,所以銷量及銷售收入增加。
公開資料顯示,順鑫農業分為三大業務,即白酒業務、豬肉業務和地產開發,并以白酒、豬肉兩大產業為主。
2018年上半年,順鑫農業旗下白酒業務和豬肉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為57.74億和12.31億元,前者同比增幅在62%以上,后者同比下降23%左右;
毛利率各為47.66%和7.42%,前者同比下滑12%,后者同比增長3%左右。
從以上數據來看,2018年上半年,順鑫農業營業收入出現增長,主要就是依靠白酒業務,而且,白酒業務也是順鑫農業盈利的“頂梁柱”。
眾所周知,順鑫農業旗下白酒業務就是牛欄山酒廠,這也是北京地區保持自主釀造規模最大的白酒企業。
主要產品以“牛欄山”和“寧誠”為代表,“牛欄山”現已形成清香型“二鍋頭”和濃香型“百年”兩大系列白酒;
“寧誠”現主要為綿香型寧城老窖白酒。
進入2018年后,伴隨著消費升級和品牌升級的趨勢進一步強化,大品牌越來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白酒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擠壓式增長的格局更加清晰。
從白酒行業復蘇方面來看,白酒產業的消費升級并不僅僅局限于高端酒的升級,還有大眾酒的升級,整個白酒行業的銷售總量實際上并沒有顯著提升,但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正在由低價取向轉為品牌取向,品牌化消費使市場規模進一步向知名企業集中。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品牌化消費,這給規模企業、品牌化企業的業績增長帶來基礎,未來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或許會更為明顯。
不得不承認的是,順鑫農業旗下白酒“牛欄山”在“正宗二鍋頭,地道北京味”的民酒產品定位下,已經成為“民酒”中的“名酒”。
2018年上半年,順鑫農業白酒產業實現銷售收入57.74億元,同比增長62.29%;毛利率47.66%,下降12個百分點。
對此,順鑫農業方面表示,,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由于2017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白酒業務改變了市場開發及推廣投入的方式,市場開發及推廣費用讓經銷商承擔,然后給予經銷商產品銷售折扣,導致營業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與紅星二鍋頭仍然“龜縮”在北京及周邊地區不同,牛欄山二鍋頭則已經開始進行全國化市場布局,并取得顯著效果。
牛欄山已經擁有了包括河北、內蒙、江蘇等多達18個億元級省級市場,外埠市場銷售收入逐年提高,重點發展的長江三角洲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8%;
湖南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3%;
新疆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0%,全國化布局收效顯著。
順鑫農業方面表示,未來幾年,公司將重點打造“樣板市場群”,在長三角、珠三角、華北、東北和西北,甄選并培育5-10個外阜重點市場,形成5-10億元銷售規模的省級樣板市場。
基于此,除北京基地外,牛欄山酒廠先后在香河、成都建立了生產基地,尤其是成都基地的落成,能夠有效輻射西南地區的市場。
“為何牛欄山二鍋頭賣的這么好?有人說是消費降級的結果,這最多只能說是原因之一,”一位酒企人士告訴《五谷財經》,高端白酒主打商務消費,但是,大眾消費市場更加廣闊,隨著品牌意識提高,以及人們更為重視白酒品質、口感,性價比很高的牛欄山二鍋頭自然成為香餑餑,“另外,北京來自其他省份的流動人口很大,作為正宗二鍋頭的代表,價格也不高,牛欄山自然會成為外來人口消費的主力產品,而這些流動人口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又會帶些北京特產走親訪友,牛欄山二鍋頭自然成為首選,這對于牛欄山二鍋頭進行全國化布局起到了很好的人際口碑傳播。”
和“紅紅火火”的白酒業務比起來,順鑫農業旗下豬肉業務表現就沒有那么亮眼了,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由于豬周期處于下行通道,生豬市場價格大幅下跌,豬肉產業出現一定幅度下滑,順鑫農業也不例外。
2018年上半年,順鑫農業豬肉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2.96億元(其中屠宰業務銷售收入12.31億元,種畜養殖業銷售收入0.65億元),同比減少24%左右。
對此,順鑫農業方面指出,面對毛豬持續低價位的市場行情,公司研判市場走勢,增加屠宰量,利用倉儲優勢,抓緊時機增加了庫存,調整了庫存結構,待后續行業回暖,逐步釋放庫存,提升經營業績。
不過,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順鑫農業旗下豬肉產業毛利率僅為7.42%;對此,業界表示,毛利率較低,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無獨有偶。
2018年上半年,素有“養豬大王”美譽的溫氏股份(20.650, 0.11,0.54%)旗下肉豬類養殖業務毛利率則更低,僅為3.18%,同比減少21.47%,業界直言:“不賠才怪”!
中泰證券研報判斷,2018年是豬價下跌的第二年,行業出現虧損,短時間內生豬養殖、屠宰行業不會出現復蘇勢頭。
為了扭轉乾坤,溫氏股份董事長溫志芬透露,從上市至今公司一直在尋找并購重組的機會,今后會加大力度,尋找合適的標的,發揮溫氏資本實力雄厚的優勢,實現自建場之外的產量產值的快速增長。
與溫氏股份試圖通過并購重組扭轉業績頹勢不同,順鑫農業打算通過改革銷售策略,在毛豬價格大幅下跌的行情下,減少育肥豬銷售,增加種豬銷售,利用小店種豬的品牌優勢,提升業績。
同時,利用北京的種豬銷售優勢帶動外埠基地種豬銷售,拓展種豬銷售市場,并調整管理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進行積極應對。
實際上,如果說白酒業務表現出色、豬肉業務差強人意,那么順鑫農業旗下地產業務,就只能用“羞見公婆”來形容了。
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業務受內外需求不足及市場政策等因素影響,去庫存仍存在一定難度,仍處于發展探索期。
為此,順鑫農業旗下地產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416.74萬元,凈利潤卻為負數,約為1.16億元;
換言之,凈虧額度遠超收入水平,讓投資者驚詫不已!
在此之前,順鑫農業董秘辦回應媒體稱,“目前房地產主要還是去庫存,降低體量,等到體量合適的時候再剝離出去。”
如果適時將地產業務剝離,這對于順鑫農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不過,截止2018年半年報披露,順鑫農業剝離地產業務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