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運動服飾龍頭安踏體育(02020,HK)公布了2018年中期財報。相比于近年來每年20%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安踏體育營收達105.5億元,同比增長44.1%,創下近10年以來最高的營收增速。然而面對如此靚麗的財報,資本市場并不買賬。財報發布的14日,安踏體育股價不漲反跌,當日大幅跳水10%以上,也創下了安踏體育今年單日跌幅之最,市值蒸發超過百億港元,跌破千億大關。
雖然此后幾日安踏體育股價逐步回升,市值重回千億,但市場亦對安踏體育近期存貨大幅上升、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存有擔憂。
經營現金流同比下滑近三成
近年來,憑借旗下FILA(斐樂)等品牌的快速增長,安踏體育的營收規模基本維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長。2018上半年,公司業績更是超預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4.1%,凈利潤同比增長34%,其中FILA(斐樂)品牌收入增長了80%。
安踏體育業績亮眼,但股價卻一度出現大幅跳水。8月14日,安踏體育公布半年業績當日,公司股價收跌10.1%。對于股價大跌,安踏體育執行董事兼集團總裁鄭捷在業績發布會上猜測,“可能是擔心安踏體育的經營現金流入凈額和庫存問題”。
安踏體育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由2017年同期的20.58億元下降至14.76億元,同比下滑約28%。今年上半年,安踏體育經營活動現金凈額明顯低于同期凈利潤,兩者相差近5億元,原因為何?
對此,鄭捷表示,一方面與直營店占比提升,備貨致庫存提升有關;另一方面與提前一些供應商付款,鎖定棉花、羽絨等原材料價格有關。“整體上,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減少屬正常范圍。”安踏體育CFO賴世賢稱。
如果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減少尚屬正常的話,安踏體育上半年存貨的大幅增加似乎令投資者擔心。中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安踏體育的存貨達到22.74億元。其中,制成品價值約19.47億元,占比約85.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安踏體育上半年存貨和制成品均出現了大幅增長。2017年6月末,安踏體育存貨僅為14.44億元,其中制成品為11.79億元。
“庫存是品牌商的致命商。如果周轉率不夠,就會致命。”8月29日,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
在制成品等存貨大幅增長的同時,安踏體育平均存貨周轉天數也由2017年末的68天增長15天至83天,創下安踏體育上市以來的新高。對此,賴世賢解釋稱,主要是FILA品牌以零售為主,庫存周轉天數120多天,安踏品牌批發周轉天數也就五六十天,FILA占比拉高了整個集團的周轉天數。
廣告費用屢創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安踏體育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0.58%提升至54.26%,但凈利率卻由19.76%下滑至18.54%。公司凈利率下滑或其與廣告宣傳費用大增有關。財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安踏體育的廣告及宣傳費用占公司總營收的11.7%。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6.81億元。對于廣告費大增,安踏體育認為的主要原因是去年第四季度與中國奧委會續約所致。
實際上,近年來安踏體育的廣告宣傳費用屢創新高。2013年~2017年,公司的上述廣告費分別占當期營收的11.1%、12%、11.5%、11.4%和10.6%。分別為8.08億元、10.7億元、12.8億元、15.2億元和17.7億元。
飆升的廣告費用吞噬了安踏體育凈利潤,導致公司凈利率下滑。而安踏體育占營收11.7%的廣告支出也明顯高于國內同行361度(01361,HK)和李寧(02331,HK)。截至今年6月末,李寧和361度的廣告支出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0.5%和8.7%。“近年來公司的廣告費開支一般在10%~12%之間,未來基本還是會維持在這個水平。”賴世賢稱。
“安踏未來的廣告費用可能仍會繼續上升,但其大舉贊助體育賽事的行為有待商榷。個人認為,安踏應不斷進行產品的升級優化,推出個性化的產品等,為未來利潤釋放預留空間。”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稱。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