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10:4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三季度銀行股護盤重倉基金受益
隨著國慶長假的臨近,三季度行情也即將畫上句號。三季度以來大盤反復震蕩探底,雖然近期有所反彈,但截止9月26日收盤,滬指三季度仍然下跌-1.43%。期間金融股護盤跡象明顯,因此與前兩個季度醫藥和消費領漲有所不同,三季度以來金融股領漲,重倉金融股尤其是銀行股的基金表現居前,多只銀行指數基金收益率超過10%。此外,部分規模較小的基金通過波段操作,取得了較好的收益率。而上半年強勢的醫藥和消費基金則領跌。
兩類基金漲幅居前
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截止9月26日,最低倉位限制為80%的股票基金平均跌幅達到6.71%,指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則分別下跌3.82%和4.03%,基金漲少跌多。
漲幅較高的基金主要有兩類。一是重倉金融股的基金。數據顯示,三季度以來采掘和銀行板塊的總市值加權漲幅分別為11.1%和10.94%。其余板塊的漲幅均在4%以上。作為基金的重倉板塊,銀行可謂一支獨秀。從指數型基金來看,南方中證銀行ETF、方正富邦中證保險、南方中證銀行ETF聯接A/C、華寶中證銀行ETF 的區間漲幅分別為 10.74%、10.45% 、 10.28% 、 10.19% 、10.17%,遠超同期大盤漲幅和同類基金平均漲幅。此外,還有多只指數基金漲幅在9%以上,幾乎全部為跟蹤銀行指數的基金。
股票型基金方面,嘉實金融精選A/C收益率分別達到6.54%和6.4%,位居該類基金首位。該基金成立于今年3月,今年二季度末時還處于建倉期末,當時股票倉位僅有33%左右。不排除3季度以來其倉位有所提升。從持倉來看,該基金配置了A股和港股市場上的保險和銀行股,包括新華保險(49.810, 0.81, 1.65%)、工商銀行(5.720, 0.03, 0.53%)、中國平安(68.290, 1.09, 1.62%)、建設銀行(7.150, 0.02, 0.28%)、農業銀行(3.880, 0.04, 1.04%)、中國太保(35.450, 0.55, 1.58%)、南京銀行(7.590, 0.04, 0.53%)和招商銀行(30.680, 0.25, 0.82%)。其中,新華保險同時配置了A股和港股的股份。
另一類基金則通過對倉位的較好把握取得了較好的收益。代表是銀河君騰和銀河犇利,兩只基金A類份額的 收 益 率 分 別 達 到 15.39% 和11.65%,兩只基金二季度末的股票倉位約在77%左右。從大盤表現看,今年7月6日至24日左右大盤曾一度反彈,而這兩只基金的凈值恰好在這期間出現了明顯的上升。但7月24日開始,兩只基金的凈值變化幅度就日漸縮小幾乎不變了,可以猜測該基金大幅降低了股票倉位。不過截止今年二季度末,兩只基金的資產規模均不足1億元,屬于船小好調頭的類型。
醫療和消費基金領跌
而今年上半年強勢的醫藥和消費板塊在三季度有明顯的回調。WIND 數據顯示,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和醫藥生物三大板塊的總市值加權平均跌幅分別達到16.97%、15.79%和15.46%,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跌幅前3。
這導致重倉的基金在三季度紛紛被甩至跌幅榜前列。部分股票基金跌幅高達21%,該基金在二季度末配置了天齊鋰來、華帝股份(10.350, 0.08, 0.78%)、索菲亞(21.900, -0.06, -0.27%)、美克家居(4.570, -0.03, -0.65%)、海信科龍(8.860, 0.19, 2.19%)、羅萊生活(10.910, 0.06, 0.55%)、格力電器(40.350, 0.83, 2.10%)、山西汾酒(46.760, -0.54, -1.14%)、喜臨門(14.070, 0.33, 2.40%)和奧佳華(17.210, 0.34, 2.02%)等股,其重倉股的消費股個股,如華帝股份、索菲亞、羅萊生活、山西汾酒等三季度以來跌幅顯著。
醫療基金也成為占據跌幅榜的主力。例如股票型基金中,廣發醫療保健、建信高端醫療兩只基金跌幅分別達到17.59%和16.58%,居于該類基金跌幅榜前5。廣發醫療保健二季度股票倉位保持在較高水平,超過了90%,其配置重點股票包括長春高新(235.000, 0.10, 0.04%)、華東醫藥(41.610, 0.11, 0.27%)、云南白藥(70.230, 0.00, 0.00%)、海辰藥業(25.750, 0.85, 3.41%)、恩華藥業(13.760, -0.27, -1.92%)、泰格醫藥(53.520, 0.19, 0.36%)等。建信高端醫療二季度末的股票倉位則約為79%,前十大重倉股包括恒瑞醫藥(63.370, 0.62, 0.99%)、云南白藥、愛爾眼科(31.810, 0.39, 1.24%)、恩華藥業、片仔癀(100.980, 0.38, 0.38%)等。受累于三季度以來的下跌,兩只基金年內收益均已告負。
國聯安中證醫藥100、申萬菱信醫藥生物等基金三季度以來的虧損幅度也在15%以上。甚至有部分醫療主題基金年內的虧損幅度已經擴大到10%以上。
除此之外,傳媒、電子、輕工制造、有色金屬等板塊的跌幅也較大,在11%至15%之間。重配這些板塊的基金也損失明顯。匯豐晉信低碳先鋒重倉新能源汽車板塊,重倉股包括當升科技(25.190, 0.14, 0.56%)、寒銳鈷業(127.400, 0.10, 0.08%)、華友鈷業(53.300, 0.62, 1.18%)、億緯鋰能(14.340, 0.19, 1.34%)、天齊鋰業(37.740, -0.56, -1.46%)等。三季度以來該基金跌幅達到16.12%。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