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落幕,10月7日,支付寶和銀聯兩大巨頭紛紛發布國慶交易統計數據,支付寶數據顯示,中國人境外消費升級的趨勢顯著,英國比斯特購物村、日本大阪道頓崛商圈等地的移動支付筆數同比暴增數十倍。而銀聯2018年國慶黃金周前6天,網絡交易總金額達到1.34萬億元,交易總筆數6.8億筆與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4.4%和23.6%。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絕大多數支付機構來說,跨境支付業務服務的還是中國用戶。但不同國家的金融市場成熟度不同,國內支付機構進入要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特別是成熟市場培育出的用戶使用粘性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運營難度。
移動支付境外搶眼
中國游客已連續五年蟬聯出境游第一大客源國,單看2018年國慶黃金周,出境游人數就高達700萬人次。在支付寶這份數據中,二線城市居民境外消費表現搶眼,福州以70%的人均消費增長率首次超越北上廣(北京45%、上海60%、深圳28%、廣州27%),成為境外移動支付消費增長最快的城市。其他二線城市也緊隨其后:杭州(50%)、武漢(31%)、天津(30%)、成都(26%)、重慶(21%)。
此外,各年齡層都展現了強勁的境外消費趨勢。其中,“60后”境外游消費人數暴增了9成,位列增速首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媽、中國大伯在出境時選擇了手機付款。而“70后”、“80后”境外出游人均消費的增幅最大,皆達到了35%。
與此同時,銀聯也發布國慶交易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黃金周前6天,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達到1.34萬億元,交易總筆數6.8億筆與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4.4%和23.6%。銀聯二維碼支付交易筆數和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1倍和38.2倍。今年國慶前6天的銀行卡跨行交易規模已接近去年“十一”黃金周8天的總量。伴隨著出境消費升級的是中國人的支付習慣。尼爾森的調研數據顯示,90%的受訪中國游客都表示,如果能用手機付錢的地方,他們會更樂意選擇用手機付錢,方便、省錢、安全等都是用戶青睞手機付款的主要原因。
支付巨頭加快布局
隨著出境旅游、購物熱潮的興起,銀聯、支付寶等機構也在大力拓展境外支付場景的布局。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十一前夕,支付寶公布了40個‘不帶錢包’出境游地標,包括了全球最熱門的十大機場、十大商圈、十大奧特萊斯購物村和十大唐人街。黃金周期間這些地方支付寶使用平均增長了十幾倍。”
今年十一假期,歐美澳等遠程目的地受到游客的普遍青睞,銀聯數據顯示,毛里求斯、摩洛哥、比利時、冰島等新興旅游目的地交易量增幅明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愈加受游客歡迎,柬埔寨、中東、俄羅斯等地的消費規模同比增長超三成。
“銀聯起步比較早,和境外的卡組織合作也更多,所以它能夠覆蓋到的國家和地區就很多。而支付寶出海之初先發展的群體就是境外游的群體。”易觀分析師王蓬博表示。
用戶粘性加大運營難度
2018年開始,移動支付行業呈“井噴”態勢,據易觀近日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專題分析2018》數據顯示,移動支付的整體交易規模已經從2013年的1.3萬億快速增長到2017年的超過109萬億。行業整體增速連續4年超過100%。
對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快速增長的原因,王蓬博分析認為,移動支付機構均開發有自身移動終端,搭載理財、商城、日常繳費等多種服務。類似支付寶等巨頭更是在多條產品線布局,完善金融、購物、消費、娛樂、日常繳費、出行等多種生態,持續推進用戶使用頻率增長。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看來,對于絕大多數支付機構來說,跨境支付業務服務的還是中國用戶。對于少數幾家巨頭而言,國際布局屬于集團性戰略,在本地化滲透、屬地化牌照布局、機構合作、科技輸出等方面有一整套的打法,支付出海只是前站。
王蓬博也表示,目前支付機構已經探索通過收購或自營彌補,但不同國家的金融市場成熟度不同,國內支付機構進入要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特別是成熟市場培育出的用戶使用粘性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運營難度。此外,如何在當地運營環境下防止欺詐、洗錢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