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09:47 | 來源:未知 | 作者:陳紅霞 姚煜嵐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0月17日,科大訊飛公告稱,全體高管擬增持公司股份規模不低于1300萬元人民幣,增持將在公司第三季度報告發布次日起6個月內實施。
面對負面傳聞集中爆發,繼此前董事長劉慶峰增持股份后,科大訊飛(002230.SZ)全體高管也出手增持。10月17日,科大訊飛公告稱,全體高管擬增持公司股份規模不低于1300萬元人民幣,增持將在公司第三季度報告發布次日起6個月內實施。
在此之前,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慶峰也以實際行動參與維護公司股價穩定,其將于公司三季報發布次日即10月25日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額不低于1200萬元。
自9月20日同聲傳譯被質疑造假,科大訊飛近期一直深陷輿論漩渦,市場也將此次增持看作是自救。今年國慶節后,科大訊飛股價再次遭遇沖擊,短短7個交易日累計下跌28.95%。今年以來,科大訊飛已經累計下跌48.42%,股價近乎腰斬,市值縮水達425億。
“股票下跌,除了負面新聞的影響,還受整體大盤等多方面因素導致。董事長、高管層已在積極應對。”10月18日,科大訊飛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真正的競爭力還是掌握核心技術,而科大訊飛在這個領域很多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具備競爭力。
多事之秋
公開資料顯示,科大訊飛是一家專業從事語音技術、人工智能研究的高科技公司,在行業中屬于龍頭企業。2008年,科大訊飛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大學生創業者創辦并成功上市的公司。2018年,科大訊飛在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諸多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
自上市以來,因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較強研發優勢而備受資本市場青睞。但因近期接連遭遇黑天鵝事件加上外部投資環境持續惡化,股價低迷不振。
9月20日,科大訊飛在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被質疑同聲翻譯造假,指其直接照搬人工同傳翻譯。
對此,科大訊飛回應稱,公司不存在造假的情況,其主要為主辦方提供兩種翻譯方案,一是直接由機器離線翻譯,現場全自動翻譯并同步展示在屏幕上,沒有任何人工同傳參與;二是直接轉寫同傳語音,并且為同傳語音打上字幕,直播提供中英文對照的字幕。
科大訊飛認為,第二項業務是人機耦合,可以降低同傳工作者工作強度、賦能翻譯人員,并在聲明中強調人機耦合才是未來。
最終,發帖質疑的網頁也在專欄為言辭激烈與不妥道歉,并表示科大訊飛沒有主動造假。
然而不到一個月時間,科大訊飛因生產基地侵占自然保護區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10月12日,《東方時空》欄目報道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違規侵占的現象,涉及涇縣經濟開發區內的200多家企業和機構,其中提到“科大訊飛觀塘基地”;10月13日,其又被央視點名曝光非法侵占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建設培訓基地為名開發房地產,隨后“以AI之名拿地進行房地產交易”的聲音接踵而至。
對此,科大訊飛發表聲明承認:“觀塘科技島是訊飛子公司設立在涇縣經濟開發區內的IT產業研發中心,并非房地產項目。入駐前,開發區內已有上百家企業,科大訊飛對該經濟開發區位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并不知情。從報道得知該中心位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公司立刻停止該中心運營,全面配合地方黨委政府整改工作。”
科大訊飛董秘江濤在官微回應稱:“科大訊飛一直專注于主業,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于房地產開發銷售。近年來,科大訊飛加大市場渠道的投入和各地營銷平臺的建設,在省外各地設立分子公司是為了更好的進行渠道建設、本地化的服務和管理,以及更好的在地方推動人工智能的新業務應用??拼笥嶏w在各地成立分子公司原則上不拿地,以避免形成過重的資產,除非在當地有較大的區域研發中心的布局。”
目前,科大訊飛在省外的分子公司中,僅在天津(2014年,30畝)、廣州(2016年,面積6.78畝)取得了土地;在安徽省內,除了合肥總部之外,僅在蕪湖和宣城涇縣有土地,蕪湖(990.4畝)是舉辦安徽信息工程大學的辦學用地,涇縣(24畝)是子公司的研發和培訓基地。
盈利增長點
市場此起彼伏的質疑聲中,不容忽視的是科大訊飛的盈利能力不足,過度依賴政府補助。
據2018年半年報數據顯示,科大訊飛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2.10億元,同比增長52.68%;實現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21.74%。
從業務類別來看,主要為政府采購的教育領域、智慧城市和政法業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22.66%、25%和10.87%,三項業務合計占比達58.53%,占比過高;從政府補貼來看,2013年到2017年,科大訊飛獲得政府補助分別為1.12億元、1.47億元、1.67億元、1.8億元、1.18億元,2018年上半年也獲得補貼1.49億元。
江濤在官微中聲明稱:“公司2008年至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66.37億元,確認政府補助收入9.72億元,其中軟件退稅3.24億元(軟件退稅收入占政府補助的比例為1/3)。扣除退稅收入后政府補助占營業收入比重為3.89%,2017年、2018上半年比重分別為1.42%和2.74%,不存在業績依賴政府補助。”
但眼下隨著科大訊飛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盈利能力與外界預期仍有一定距離。
對此,華安證券分析師袁曉雨指出,科大訊飛利潤與營收、毛利未能實現同比增長,扣非凈利潤大幅下滑,主要由于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和市場布局所致,公司員工數量同比增長3500人,致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增長77.1%和65.6%;其中研發費用5.87億元,同比增長63.84%,在營收中占比達18.3%,同比提升1.3%。
當下,AI語音識別技術雖已經成熟,但其商業化進程卻未真正落地。面對谷歌、微軟以及國內BAT等互聯網巨頭也開始進入智能語音市場,這些早已熟悉互聯網產品的科技巨頭在產品打造和用戶體驗上更加輕車熟路,科大訊飛未來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劉慶峰自己也曾公開表示:“希望外界不要神化人工智能技術,訊飛一直所努力的,是希望通過語音轉寫和翻譯技術幫助同傳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失誤,形成人機耦合的同傳新模式,并不是去替代同聲傳譯。”
“目前,訊飛開放平臺已開放近百項AI能力和場景方案,開發者數量從上年末的51.8萬上升到80萬,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今年五月,公司發布人機交互界面AIUI3.0,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繼續保持規模優勢,以訊飛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生態圈已經形成。”袁曉雨分析稱,開放平臺全面賦能也將使得科大訊飛重新回到正軌上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