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9 09:3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以來股市疲弱、加之監管趨嚴,大型券商也難逃業績銳減的局面。
今年以來股市疲弱、加之監管趨嚴,大型券商也難逃業績銳減的局面。
作為前十大券商之一的廣發證券(000776.SZ)近日發布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營收、歸母凈利分別為113.6億元、41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降幅均約為35%。需注意得是,廣發證券營收、凈利絕對值下降顯著均超20億元,遠高于其他已披露業績的18家上市券商,主要原因是其投行、自營業務拖累。
在業績同比大幅下滑的同時,廣發證券正在“謀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擬募資150億元,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和營運資金。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震蕩下行、資本中介業務收縮,不少券商主動暫停股權質押業務,而廣發證券要逆勢擴充融資融券、股權質押業務——其中不超過65億元將用于兩融業務。
投行、自營拖累業績
在目前已知的19家上市券商三季報業績中,廣發證券凈利降幅處于中間位置。少則如華西證券(002926.SZ)前三季歸母凈利同比降幅僅為5.3%,多則如國盛證券母公司國盛金控(00267.SZ),凈利大降1.75倍。
但是廣發證券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比去年同期分別銳減35億元、22億元,這在12家上市券商中甚為少見。以凈利為例,與廣發證券同為前十大券商的申萬宏源(000166.SZ)營收、凈利同比下降均僅為2.7億元。其他17家券商營收少則減少400萬元,多則增加22億元之間, 歸母凈利下降在0.04億元—17億元之間。
主要原因是投行收入、投資收入的銳減。從廣發證券具體業務來看,廣發證券投行前三季度收入為9.2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9.6億元,在所有業務中投行業務降幅最大,同比大降51%。下滑主要是由于IPO審核趨嚴,全行業發行節奏放緩。公司前三季度股權主承銷規模161.68億元,排名行業第13;債券主承銷規模1117.55億元,排名行業第8。
與此同時,廣發證券投資收入今年前三季度為58.3億元,同比減少6.5億元。一大主因是交易類金融資產浮虧較大。
海通非銀團隊研報指出,券商自營受二級市場波動影響,投資凈收益下滑明顯。2018年前三季度投資凈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為35.10億元,同比下降42%。截至9月末,公司交易類金融資產規模為908億元,受年初以來二級市場下滑影響較大,公司浮虧達19億元。
逆勢發力兩融、股票質押
廣發證券正在進行定向增發,擬募集資金150億元,廣發證券今年5月就發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預案,當前這一事項還需證監會核準。這筆巨款將用于支持資本中介業務、支持4家子公司的業務發展、擴大固定收益等FICC業務的的投資、提升信息技術系統等。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市場震蕩下行、資本中介業務收縮,不少券商主動暫停股權質押業務,而廣發證券要逆勢擴充融資融券、股權質押業務。這150億元再融資將有約4成(不超過65億元)用于融資融券、股權質押業務。
廣發證券表示,從融資融券業務整體發展情況來看,融券業務目前規模較小,發展空間巨大;標的證券占股票數量比例小,存在較大擴容空間;融資融券市場交易機制仍將進一步完善,轉融通業務發展存在巨大潛力。截至2018 年6 月末,廣發證券融資融券業務余額為505億元,隨著股票市場的健康發展,將大力發展融資融券業務。
此外,廣發證券表示,為加快推進集團化戰略將增加對全資子公司的投入,擬投入不超過40億元;同時將大力拓展FICC業務,其中債券投資業務擬投入資金不超過20億元、商品和類固收及利率衍生品等業務擬投入資金不超過5億元;為進一步提升科技金融支持業務發展的能力,將加大對信息技術系統等的投入不超過15億元;同時為提升人才結構、業務結構、客戶結構的優化,提升整體競爭力,在這些領域擬投入不超過4億元。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