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把10月31日定為區塊鏈日。”一個社群里,有人給出了這樣的提議。
十年前的這天,中本聰發布了比特幣第一版白皮書。不到3個月,他將白皮書的設想變為了現實。2年后,中本聰選擇事了拂衣去,而他開啟的區塊鏈世界卻漸漸熱鬧起來。
這片尚未完全開墾的土地,吸引了技術極客、投資經理、科幻小說作家、牛肉銷售員、英語老師......他們并非互聯網世界的主角,卻在區塊鏈的世界里開荒挖地,成為行業的領路人。運氣、眼界、能力......多種因素綜合下,他們站在了舞臺中央。
回顧這十年,爭議不斷,機會不斷。伴隨著一個個造富神話,區塊鏈的車輪滾滾向前。區塊鏈真相沿著時間脈絡梳理了這十年的過往,希望盡可能地記錄下這段奇妙的時光。
1
2008年9月14日上午9點左右,一通電話徹底決定了雷曼兄弟的命運。
“我們一致決定,選擇一家影響力足夠震懾市場的魯莽機構開刀,主動放棄對它潛在的一切承諾,讓它徹底倒閉,借以警示所有市場參與者不要再心存幻想。實際上,雷曼只不過在錯誤的時間被選擇了。”電話那頭美聯儲主席伯克南告訴掌舵人理查德·福爾德。
最后一線希望落空了。此刻,62歲的福爾德再也無法重新上演911事件當時的奇跡——力挽狂瀾,讓這家百年投行成功從災難中挺過來。
9月15日凌晨1點,福爾德走出雷曼總部大廈,面對趕來的媒體,宣讀了董事會決議:雷曼兄弟投資公司向聯邦政府申請11號破產保護法案。
這只是金融危機的開始,并不是結束。
當天,美國銀行宣布以近500億美元的總價收購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當月,美國五大投行中僅存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型為銀行控股型公司。6個月以前,華爾街五大投行中實力最弱的貝爾斯登,已被摩根大通以總價約2.36億美元的“超低價”收購。
就這樣,美國著名的五大投行徹底分離崩析。
很快,經濟危機蔓延到全球。各國中央銀行瘋狂印錢,公眾手里的貨幣貶值,通貨異常膨脹,群眾購買力大幅度削弱。金融危機中的舊世界風雨飄搖,公眾的信用和經濟一起縮水,抱怨聲此起彼伏,新的秩序亟待建立。
2
此時,一個密碼學極客出現了,帶著去中心化的夢想。
2008年10月31日,名為中本聰的人在“metzdowd.com(密碼朋克)”網站的郵件列表中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
在論文中,中本聰詳細描述了如何創建一套去中心化的電子交易體系,且這種體系不需要創建在交易雙方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
可惜的是,他的觀點并沒有多少人關注,即便是全是密碼行業大神的地方。幸運的是,他并沒有受影響,有條不紊地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2009年1月3日,在位于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服務器上,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并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
他在區塊鏈上寫
聲
明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