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世界里,所有人都很著急,生怕自己錯過什么。項目、機構、協會、媒體、大佬、傳銷、韭菜、國企、民企等,所有人都在急著上車。但不論先后,買票都是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事情,總得弄明白區塊鏈是什么吧。于是,所有人都高呼著“熊市學習”,一場“知識就是力量”的盛宴就此開場。
歷史上從來沒有哪次造富大潮,來的如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這般迅猛。
伴隨著去年年底比特幣沖上近20000美元的高峰,一個又一個造富傳奇在這個行業中被書寫,有身價6位數BTC的“比特幣首富”;有變身幣圈大佬,迎娶白富美的窮小子;有半年就上了福布斯富豪榜的程序員;有曾在平遙賣過牛肉的挖礦大亨;還有30歲出頭卻能翻云覆雨的全球“礦霸”。
李笑來、趙長鵬、吳忌寒、幣安、比特大陸,這一個個名字和企業成為了“ALL IN”區塊鏈、“ALL IN”加密貨幣成功的代表,受到無數人追捧。知乎中一則2011年提出的關于“大三學生手中有6000元,有什么好的理財投資建議?”問題下,比原鏈、巴比特創始人長鋏的回復“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成為了無數人圍觀的“圣地”。這樣的影響力,90年代的證券炒股大潮沒有,2000年的互聯網大潮同樣不行。
最終這個學生是否投資了比特幣不得而知,但年初K線圖上不斷跳動的數字,以及新聞中越來越頻繁出現的區塊鏈,不斷撩撥著每個人的神經。沒有人想被這場大潮拋下,政府機構不想錯過政績,企業不想錯過新機會,創業者不想錯過風口,普通人不想錯過發財夢,因此社會上的每個角色都急迫的加入區塊鏈的學習當中。
“錯過了這趟車,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趕上下趟車了”,這句話也成為了各大區塊鏈培訓機構百試不爽的推銷詞,尤其隨著熊市來臨,“牛市炒幣,熊市學習”的說法再度火熱,所有人都盼望著在這個冬天儲備自己,等待下一個爆發期。
正因如此,最近幾個月中無數的機構組織開展起區塊鏈培訓業務,粗略統計市場上有過百家打著區塊鏈培訓名義的機構,他們當中有實實在在從技術到理論系統培訓的正規軍;也有推銷課程、推銷游學的從業者;甚至還有打著培訓名義欺詐的騙局。
可以說在這場浪潮中,神仙小鬼站在了同一個舞臺上。
1
傳統培訓機構入場
近來,王建敏院長有點興奮,因為好些個傳統大企業都在向她咨詢區塊鏈培訓的事情,而不少地方政府也在向她咨詢區塊鏈人才培訓的事情,一個月內,她已經帶領團隊2次為政府單位試講區塊鏈人才培訓的課程。
區塊鏈的風口終于吹到了人才培訓這一片海來了。雖然區塊鏈培訓的號角此前已經在區塊鏈行業內如火如荼開吹了大半年,但傳統培訓機構入場也不過近一兩月而已,王建敏院長作為傳統培訓機構里的正規軍,顯然,要贏在起跑線上了。
7月1日,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關于印發〈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發布“工信人才[2018]71號”批文,明確指出由創智時代商學院主要承擔骨干人才創業投資方向培訓任務。
作為創智時代商學院的院長,王建敏已經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對項目的文件支持,已然后續無憂,但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人才教育者,王建敏院長卻表現出了一絲絲的憂慮,“目前的區塊鏈教育還停留在辦論壇、游學這一類不成體系的培訓上,人們無法分辨良莠好壞,因為這些培訓沒有一個標準。”在王院長看來,區塊鏈行業培訓離成熟的培訓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和王院長一樣,看到區塊鏈培訓商機的傳統機構還有很多,Amanda所在的咨詢機構也是其中之一,在轉型區塊鏈培訓之前,Amanda和她的咨詢團隊主要為傳統企業提供管理技能培訓。
“區塊鏈真的太火了,不知道區塊鏈就好像和世界脫軌了。”Amanda戲言剛剛接觸區塊鏈那一陣的情形,“很多次在為客戶做管理培訓的時候,客戶都聊到想如何把自己的企業或者業務和區塊鏈結合的問題,所以自然而然,就覺得必須轉型做區塊鏈培訓了。”
組隊伍、編課程、找師資……風風火火,說干就干。
轉型區塊鏈培訓之后的Amanda本以為開啟了一條生財之道,卻沒想到舉步維艱。課程費用從13999降到299,培訓時長從一周密集培訓變成在線大課堂,培訓內容刪了又刪。
而這一切只是為了挺過來,“收上來的學費只能勉強維持成本,如果不降價可能就活不下去了。”Amanda有些憂傷,但是她表示仍然看好區塊鏈培訓的前景。
和Amanda說干就干的氣勢不太一樣,王院長顯然更傾向于慢工出細活,雖然7月1日就拿到了紅頭文件,但據了解,王院長帶領的創智時代商學院與中加物聯網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推出“鏈創學堂”直到近期才會上線。
另一邊,更多的傳統機構開始加入區塊鏈培訓的浪潮,而先一步占領培訓市場的區塊鏈頭部企業也沒閑著,從頭部交易所開始,到媒體、資本、社群,無一例外都進軍了區塊鏈培訓行業。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傳統培訓機構是人才培訓行業的內行,卻是區塊鏈的外行,如果說Amanda這樣的傳統培訓機構入局區塊鏈是看了熱鬧,那區塊鏈頭部企業集體開培訓業務,就是有門道了嗎?他們雖是區塊鏈的內行,卻是培訓行業的外行。
不知道最后到底誰看誰熱鬧,誰又看誰是門道呢?
2
頭部企業跑步入場
不論內行外行,相比于傳統培訓機構,區塊鏈企業近水樓臺,提前搶占人才培訓的制高點。而其中跑的最快的就是早年享盡紅利,現在排在行業頭部的那一撥企業,他們當中有媒體,有交易所,還有區塊鏈投資機構。
金色財經的金色學院就屬于其中之一。借助早年作為第一批自媒體平臺的信息和專家資源聚合的優勢,2017年10月成立的金色學院針對普通投資者的通識教育、創業者創投教育、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以及項目的孵化,開設“金色創業營”、“金色加速營”、“金色講堂”、“金色技術課”等不同的課程產品。
而吸引學員的關鍵,就是其平臺上進駐的講師,這些講師多為行業中的意見領袖,有火幣中國CEO袁煜明,通證經濟領軍人物孟巖,國家特聘教授蔡維徳等。據金色學院發布信息,截至8月末,金色創業營已開辦9期,畢業學員超過300人,金色講堂在線課程覆蓋數千人。
金色院長安鑫鑫曾表示,區塊鏈人才缺口將成為限制整個產業發展的不良因素。而同屬區塊鏈媒體第一陣營中的火星財經發起人王峰也曾明確表示,做區塊鏈媒體的初衷是學習。
正因如此,由王峰發起的“王峰十問”、“火星公開課”、“火星特訓營”也成為了不少接觸區塊鏈的人眼中獲取知識的渠道之一。10月18日,在美國舉行的2018火星區塊鏈(紐約)峰會上,火星財經發布的最新發展戰略中,以火星大學為核心的教育培訓,成為了其八大區塊鏈核心業務之一。據悉,火星大學第一期已在北京開課并完成三次課程,已在全國各地組織了十多場學員線下交流活動。
區塊鏈媒體在培訓領域得心應手,其他商業形態的企業同樣不甘于人后,其中以火幣最為積極, 9月28日,火幣中國落戶海南,火幣大學作為其五大事業部之一為區塊鏈行業提供人才培訓,原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佳寧出任首任校長。 而同為五大事業部的火幣研究院將為其提供理論支持和研究成果,火幣英才則將與有關部門合作,制定區塊鏈人才資源的認定標準。同時,火幣大學自主研發的培訓課程“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 目前已啟動報名,將于11月22日開課。
在行業寒冬“共克時艱”的環境下,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這場“積蓄力量”的培訓大潮中。
3
投機者和騙子的歡愉場
有陽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有美食的地方也會有蒼蠅,區塊鏈培訓亦然,伴隨著培訓機構、頭部企業入場的,還有大批打著培訓名義的投機者和騙子。
此前某區塊鏈商學院,號稱資質證明來源于“國家隊”旗號的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后該協會被證實為企業建立,并且與這家商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比投機者更甚的是肆無忌憚的騙局。
在大象區塊鏈此前的報道中揭露的比特王騙局,就是利用培訓騙取普通投資人錢財的典型案例,而騙子們在這場騙局中打著知識的名義,化身培訓導師,以“薦幣”的方式將一個又一個投資者引入圈套。
8月,一個名為“幣燃公社”的社區闖入公眾視線,據當時社區成員介紹,“可以通過該社群的網絡直播平臺學習加密貨幣投資的K線技術,很牛也很實用”。據大象區塊鏈記者慎言了解,該社區共四位老師,以及負責加微信拉人的助理數人。據稱老師分布在全國不同地方,均由股市轉戰幣圈,并通過自己的“分析理論”在幣圈收獲頗豐。
而在這些“老師”的授課過程中,均會提到近期在重點關注某一幣種,并稱時機合適會向學員公布,一起賺錢。而這些所謂老師推薦的幣種,雖然“三證齊全”(有白皮書、有團隊、上所了),但均只在比特王交易所上線,白皮書都是copy,團隊成員是百度圖片,所謂的“百倍幣”、“千倍幣”K線也是交易所操縱下的產物。類似的幣,在比特王交易所上,甚至高達119個。
目前,比特王交易所和“幣燃社區”不知去向,而近期,同樣手法、甚至同樣團隊的詐騙勢力,又在暗中崛起,試圖向新一批渴望接受培訓,急于搭上區塊鏈這趟車的普通人,伸出魔爪。
4
術業有專攻
“正所謂渾水才能摸魚,如果各路妖魔鬼怪都能蹭上區塊鏈培訓這班車,那只能說明區塊鏈培訓行業市場還不夠專業,沒有專業到可以站在陽光之下接受檢驗。”大象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王宏如是說。
對于如今區塊鏈培訓行業的亂象,王建敏院長思考的更遠,“目前區塊鏈培訓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體系,這個體系不只是課程體系,更是評價體系,和驗收標準。”王院長進一步解釋說,“比如現在的培訓機構各種形式都有,各種時間長短都有,究竟培訓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學會了?”
誠然如此,大學本科普通專業4年,醫學專業本科5年,均價一年在5000元上下,這就是最簡單的認可,先不論成績如何,任何一個大學培養本科學生都要達到這個時間才能取得證書,被求職企業認可。
那么,區塊鏈培訓目前還處在什么階段呢?
“目前,區塊鏈各行各業都在開展區塊鏈培訓項目,一場培訓幾十人到幾百人,一人收費幾百到幾萬,好像很容易就掙錢了,所以更多人要擠進來,其實,沒那么容易,忽悠一下掙快錢容易,但時間一長,自然就被市場淘汰了。”王院長說,培訓的效果需要官方認可,才能被社會認可,不然就是無用功,白花錢了。
據了解,目前創智時代商學院承擔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區塊鏈培訓項目,按其指導要求培訓定價要以普惠為原則,經過多次市場調研結合成本核算,并經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審核確定,一期培訓課程總共6天4夜,定價23600元/人。王院長表示,這個價格定價為行業中等偏下,目前市場上1-2天的基礎理論課程報價都在1萬元以上。
她同時也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培訓機構都是渾水摸魚,她也曾研究過幾個區塊鏈教育培訓機構,她非常認可他們的課程,用王院長的話說,“并不是只有我們一家在認真做事,仍然有一些人在認真研究區塊鏈培訓。”
對于如何區分區塊鏈培訓的優劣,王院長表示目前普通消費者還很難判斷,但有幾點小訣竅可以參考:1、是否有國家相關組織機構認可并書面授權;2、講師是否是知名的區塊鏈投資者、創業者,是否是在相關領域有研究的學院教授;3、是否與國內外官方的培訓合作機構合作;4、培訓機構的口碑是否好。
在傳統的培訓行業,比如在創投方向的培訓上,老帶新的比例最高可以達到1:20,而一些少兒培訓的老帶新比例更高,高數據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個培訓非常有效果,老學員愿意介紹新學員來繼續學習。然而,據Amanda介紹,目前在區塊鏈行業基本都是一錘子買賣,老帶新很少。
培訓行業門檻雖不高,卻著實是一件術業有專攻的生意。這個專不僅需要有成熟經驗的培訓機構進入,更需要國家政府主導的區塊鏈培訓進入,幫助區塊鏈培訓行業走向成熟。
目前區塊鏈應用場景不夠,如果想把區塊鏈推廣開,必須要通過培訓,通過舉一才能反三,這也正是區塊鏈培訓真正的意義。
“我覺得國家需要站在更高位,和更多的區塊鏈人才培養體系一起做一套權威的人才培養模型。”王院長表示有種強烈的期望,期望政府能更多地參與進來,這個行業需要更多政府的支持。
《區塊鏈——領導干部讀本》只是一本書,但圍著“區塊鏈”這本大書的人們,因書內散發的肉香,口水橫流,都在著急翻書找肉求長生。不過只看到封面的人并不知道,書里除了唐僧肉要追,還有神仙要拜、妖精要打、小鬼難纏、韭菜貪婪,要翻的豈止千山,要趟的不下萬水,要度的,又何止九九八十一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