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聞媒體報道說比特幣將會耗盡全世界的能量。
比特幣挖礦能把世界能源消耗光嗎?
許多人懷疑這樣的言論是國際銀行業卡特爾煽動起來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對比特幣感到恐慌,使之無法成為法幣的替代品。有關此事專家機構的調查結果也無助于緩和這種看法。事實上,比特幣根本不可能消耗盡全球的能源。懷疑言論所依據的指標或許本身就存在問題。
Jonathan Koomey 在回復一篇刊登在《自然氣候變化》和《新聞周刊》的文章時,他表示“比特幣將在2020年消耗掉世界所有的能源”以及“比特幣排放可將全球溫度提升2攝氏度”等這樣的言論是有問題的。
他寫道:
“雖然我鼓勵電力行業的每個人都把比特幣作為新負荷增長的潛在來源,但是也要保持謹慎不要被某些炒作誤導。媒體根據不確定的基礎數據發表了令人窒息的報道,讓人覺得比特幣似乎正在接管世界,但實際上它可能只占全球用電量的0.1%,而且在以后也不太可能繼續以近期的歷史速度增長。”
他還指出,比特幣不是第一個被認為“吃電”的技術。他指出,有些報告從2000年初就宣稱互聯網將使用超過全球10%的電力,而事實上這些說法都是子虛烏有。
2000年左右,在第一次互聯網泡沫和加州電力危機爆發時,煤炭業資助的一項研究得出了有關信息技術用電的誤導性結論。他們在2005年和2013年又冒了出來,都是同一個作者和投資人。但實際上,我們發現互聯網在2000年僅使用1%的美國電力,所有計算機使用3%,總數將永遠不會增長到所有用電量的一半。
比特幣開采電力的總使用量?不到1%
根據Koomey的數據,比特幣采礦業目前對全球電力供應的總使用量僅約為0.1%。重要的是,以后不一定以近期的速度繼續增長。
雖然他說比特幣肯定是電力公司在擴大業務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最近關于該主題的報道沒有任何幫助。 “這不是危機,但我們需要更多研究。”
但是誤導信息能傳多久誰都不知道。當我們準備發表這篇文章時,《華盛頓郵報》又發表了一篇關于比特幣是氣候變化的禍根的文章。如果這些機構不時咨詢有不同意見的專家,這將是有益的。《華盛頓郵報》寫道:
“研究將比特幣未來設想的比率與信用卡,洗碗機和電力本身進行了比較,那么比特幣采礦產生的溫室氣體可能會爆炸。”
確實,比特幣使用了大量的能源,但隨著每一次礦機的到來,采礦效率也變得更加高效。此外,無論比特幣如何,世界上可用的能源數量也在增加。
很多報道都在暗示這個世界沒有比特幣會更好,至少從字面上看是這么個意思。但實際上,即使沒有比特幣,糟糕的將依舊糟糕,更何況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也有用處不是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