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hai01.com/uploadfile/2018/1113/20181113110813457.jpg)
珠海中富(000659)的故事讓人看不透,控股權歸屬已然成謎。
名義上的控股股東捷安德破產,卻有投資人無償送給上市公司1000萬元。控股權遭司法拍賣,神秘競得方在交了3000余萬定金的情況下拖延支付尾款,后續能否成交還要看別人臉色。而在各方糾葛之際,陜西某基金突然舉牌珠海中富,背后竟然有李勇鴻的身影。
李勇鴻,曾收購AC米蘭的神秘資本玩家,此前已被媒體曝光為珠海中富背后真正的控制人,深深的隱藏在捷安德身后。就如同因爆倉喪失AC米蘭一樣,捷安德的破產讓他再一次遭遇滑鐵盧,突擊舉牌能讓其奪回控制權嗎?
圍繞李勇鴻、珠海中富、新接盤方、舉牌方,仍有諸多謎題待解,誰能撥開這團迷霧?
入主四年宣告破產
雖然已遭司法拍賣,然而在股份未過戶及未改選董事會的情況下,珠海中富的控股股東仍為深圳市捷安德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捷安德”)。捷安德注冊資本5000萬元,唯一股東是劉錦鐘,法定代表人為李嘉杰。
2014年3月20日,珠海中富當時的控股股東 ASIA BOTTLES (HK) COMPANY LIMITED【下稱“AB(HK)”】將所持11.39%股份協議轉讓給捷安德,交易對價3.49億元。當時,自然人張旭有意受讓AB(HK)另外持有的9.9%的股份,對價1.5億元。
AB(HK)背后是歐洲私募股權基金CVC,入主珠海中富6年后套現退出。AB(HK)與張旭的交易最終并未完成,在2015年2月解除了協議,AB(HK)后續選擇二級市場拋售,清倉退出。
記者采訪了張旭,他表示已忘記當時的具體情況,只記得是對方【指“AB(HK)”】的原因取消了交易,其本人以及該次交易和捷安德沒有任何關系。張旭的退出,使得捷安德持股優勢明顯。珠海中富第二大股東變動較為頻繁,持股數量常年在1%左右,直至此次神秘買家舉牌。
直到2015年1月20日,捷安德才支付了首期轉讓款1.59億元,股份隨即完成過戶。同年3月,捷安德改選董事會,正式成為控股股東。
但是,根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的了解,捷安德入主珠海中富之時財務狀況已經很糟糕,交易所需資金大部分靠資本騰挪,自有資金并不多。在早前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書》中,捷安德表示擬籌集的資金主要來自廣東粵晶駿投資有限公司,該公司提供銀行委托貸款金額不超過4億元,利息8%/年,期限四年。
這筆借款落地多少不得而知,交易所需資金大部分為質押所來是可以確定的。珠海中富的公告顯示,在股份完成過戶的當天(2015年1月20日),捷安德將所持全部股份質押給江蘇銀行深圳分行。這筆質押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是捷安德破產的導火索之一。
后來披露的訴訟公告顯示,在2015年2月13日,江蘇銀行深圳分行與深圳市奧銳聯盛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奧銳聯盛”)簽訂《最高額綜合授信合同》,授信2億元。同一天,江蘇銀行深圳分行與捷安德簽訂《最高額抵押合同》,以捷安德所持珠海中富的股份為奧銳聯盛提供擔保。隨后,江蘇銀行深圳分行與奧銳聯盛簽訂了《借款合同》,發放了2億元借款。這筆借款已逾期,奧銳聯盛未償還借款。
奧銳聯盛的唯一股東是羅繼承,他同時是捷安德的監事。羅繼承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該筆借款實際用于支付捷安德受讓珠海中富控股權的交易對價,捷安德當時財務狀況已經有些問題,不過可能沒有那么嚴重,自己僅是掛名監事,現在和劉錦鐘已經沒有聯系。
此外,江蘇銀行深圳分行還向捷安德發放借款合計2.3億元,同樣是以持有的珠海中富股份作為質押,后者未能按期償還。從中可知,捷安德以3.49億元的對價入主珠海中富,卻以所持股份質押至少獲取了4.3億元借款,至今無償還,堪稱“空手套白狼”的典范。
捷安德的借貸糾紛對象遠不止江蘇銀行深圳分行,還有廣州銀行深圳分行、凌源市東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涉及金額較大。2018年1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廣州銀行深圳分行申請捷安德破產清算一案,并于2月5日依法指定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師事務所擔任捷安德管理人。8月1日,捷安德管理人以捷安德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申請深圳中院裁定宣告捷安德破產。
至此,在入主珠海中富4年左右之后,捷安德破產了。捷安德持有的珠海中富控股權便是債權人唯一的希望,司法拍賣隨之展開。
心海系深陷其中
注冊資本僅5000萬元的捷安德,僅有一名自然人股東,旗下公司僅有珠海中富,其他對外投資的兩家合伙企業已全部注銷。現在回頭看,捷安德的確不像是一個可以斥資數億元買下上市公司控股權的公司。事后證明,單靠捷安德及其唯一股東劉錦鐘,的確難以操盤如此復雜、杠桿率如此之高的項目。
今年8月,新余優奈特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新余優奈特”)向媒體爆料,直指捷安德背后真正的實際控制人是曾收購AC米蘭的神秘富商李勇鴻,劉錦鐘只是跟隨其多年的合作伙伴。該篇報道指出,新余優奈特曾和李勇鴻達成協議,擬14億元接手珠海中富控股權,并先支付了2.5億元。
珠海中富與新余優奈特借貸糾紛是其中的一部分。珠海中富公告顯示,2017年4月,新余優奈特與珠海中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前者向后者提供借款1億元,年息6.5%,期限一年。期滿后,珠海中富未能按時償還,新余優奈特提起訴訟。今年10月29日,雙方達成和解,新余優奈特同意珠海中富分期償還本金,10月31日前歸還2000萬元,11月26日前歸還1000萬元,剩余7000萬元繼續協商。
記者撥打了新余優奈特的電話,對方在得知記者身份之后便迅速掛斷電話,之后再也無法接通。工商信息顯示,新余優奈特法定代表人張守領,股東為李招文、張守領。在其他公司中,張守領與張騰鴻、張騰錦有交集,背后公司形成以深圳市心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心海控股”)、深圳市心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心海投資”)為代表的心海系。
心海系的掌門人為張騰鴻,其為心海控股董事長、心海投資大股東。根據之前媒體報道,新余優奈特正是委托心海投資向捷安德支付了1.5億元,捷安德委托了福建富美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福建富美達”)代為收取,時間同樣是在2017年4月。
記者實地探訪了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的心海控股,公司人力資源方面負責人張華留下了記者的聯系方式,表示董事長張騰鴻現在不在公司,將把采訪需求轉達給他。后來,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又將采訪提綱發送給張華,截至發稿未見回復。
心海控股官網對自己的介紹是,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國際化控股集團,以地產和金融為雙核心,總資產規模逾100億元。心海控股在地產開發的代表作有位于深圳大梅沙的蔚藍心海系列、位于深圳坪山的心海城等。
心海控股深度參與了珠海中富項目,至今仍派駐有董事在上市公司任職。在新余優奈特向珠海中富及捷安德發放借款及支付定金之后,2017年4月13日,捷安德向珠海中富推薦李文峰為新任董事。當年5月初,李文峰正式當選珠海中富董事并任職至今。簡歷顯示,李文峰2017年至今任職于心海控股,擔任副總裁。
2017年5月,捷安德再次推薦具有心海系背景的朱海峰為新任董事。簡歷顯示,朱海峰2009年9月至今任上海濟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該公司為心海投資的控股子公司。不過,在2017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捷安德又親手否決了這一議案,朱海峰未能上任。
當時,捷安德接連推薦與自身毫無關聯的心海系人馬進董事會令人費解。現在看來,這一切均與雙方潛在的控股權轉讓協議有關。如今,捷安德已經破產,所持股份遭司法拍賣,心海系投入的資金恐難以全額收回。
心海系亦在大舉買入佳士科技(300193)。2017年1月,深圳市千鑫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千鑫恒”)與佳士科技前兩大股東徐愛平、潘磊分別簽署轉讓協議,合計受讓449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85%(后因總股本變動,持股比例升至8.87%),交易總價5.84億元。當時,交易均價13元/股(除權后12.2元/股),溢價幅度近四成。如今,佳士科技股價7.3元/股左右,千鑫恒浮虧40%。
千鑫恒的唯一股東是張騰錦,他還持有心海投資40%股權。今年6月初,千鑫恒宣布擬在6個月內增持佳士科技佳士科技的股份。與此同時,徐愛平宣布擬減持3.69%。佳士科技股權較為分散,處于無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狀態,一增一減之間,心海系或在謀求更大話語權。不過,截至三季度末,千鑫恒和徐愛平的持股均未發生變化。
隱藏操盤手李勇鴻
令心海系陷入珠海中富的李勇鴻是一位神秘富豪,也是一位超級資本玩家。
心海系支付給福建富美達1.5億元的2017年4月,李勇鴻在圣西羅球場外舉起了AC米蘭的1號球衣,上面印著“YONGHONG LI”。在這一天,AC米蘭易主,來自中國的李勇鴻成為這支意甲豪門的新主席,代價是5.2億歐元收購款及俱樂部2.2億歐元的債務。此后,李勇鴻還多次在圣西羅觀看AC米蘭的比賽,一時吸睛無數。
不知道心海系當時是否意識到,自己支付的這筆錢有可能被用到李勇鴻對AC米蘭的收購上。代捷安德收取新余優奈特定金的福建富美達,背后控股方是中歐體育投資長興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為李勇鴻收購AC米蘭的主體之一。
李勇鴻在AC米蘭主席的位子上并沒有做太久。因收購時資金不足,李勇鴻找了有禿鷲基金之稱的美國埃利奧特對沖基金公司(下稱“埃利奧特”)借款,利息高昂。在收購完成1年多之后,因未能如期償還埃利奧特的3200萬美金,李勇鴻失去AC米蘭控制權。2018年7月21日,AC米蘭對外發布聲明,球隊在上周完成所有權變更并由埃利奧特接管。
當時,有朋友向李勇鴻轉發了相關報道的鏈接,其回復了兩個字:“爆倉”。
接近李勇鴻的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李勇鴻是個戰略性人才,是個想做點事情的人,只是輸在了高杠桿之上。記者亦委托該人士向李勇鴻轉達采訪需求,截至發稿之時尚未能與之取得聯系。
李勇鴻是廣東化州人,今年49歲,1994年加入中國香港籍。2011年11月,李勇鴻以3.6億元的價格,從陳隆基手中取得多倫股份(即后來的匹凸匹,現名“ST巖石”)控制權。也正是李勇鴻,后續將所持多倫股份的控制權轉讓給了鮮言。李勇鴻還曾被指涉及廣東茂名三家莊園非法集資案,總涉案金額高達4.5億元,涉案人數5200多人。
前述接近李勇鴻的人士告訴記者,珠海中富背后實控人確是李勇鴻。這一點也已被多家媒體進行報道,李勇鴻通過捷安德、劉錦鐘實際控制珠海中富。
捷安德的注冊地址在深圳市福田區深南大道旁的有色大廈615、616。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地探訪發現,一家名為XX科技的公司在此處辦公,和捷安德毫無關系。XX科技工作人員表示,捷安德在2015年左右已經搬走了。有色大廈物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5年之前,捷安德在這里辦公有四五年的時間,是和業主直接簽訂的租賃合同。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2015年捷安德搬走的時候就聽說破產了,現在不知道去哪里了。
劉錦鐘仍在正常履職。接近珠海中富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劉錦鐘近期一直在公司,近期公司召開的會議也都參加了,一直在正常履職。
梓盛發競拍入局
珠海中富曾有“亞洲瓶王”的美譽,主要客戶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怡寶等大型飲料生產企業。珠海中富創始人黃樂夫因年邁在2007年退出,歐洲最大私募基金之一CVC接盤,再到2014年捷安德入主。最近10年左右的時間,珠海中富已經兩次易主,現在又來到了第三次。
捷安德宣告破產后,所持珠海中富控股權遭司法拍賣。經歷了第一次的流拍之后,2018年10月11日開始第二次司法拍賣,起拍價4.03億元。這次拍賣,僅保證金就需要3850萬元,共有3人報名。經過16次出價,深圳市國青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國青”)以4.73億元的價格競拍成功。
按照規定,拍賣成交后,余款需在10月19日前一次性繳入委托方指定賬戶,10月26日簽署《拍賣成交確認書》。若買受人逾期未支付余款,委托方可以決定重新拍賣。重新拍賣時,原買受人不得參加競買。若悔拍,交納的保證金不予退還。
令人不解的是,深圳國青未及時支付余款,也沒有悔拍。直到10月30日,深圳國青支付了余款4.34億元。珠海中富公告稱,此次拍賣能否成交及能否與買受人深圳國青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管理人將向相關利害關系方征求意見后再予以確定。言下之意,深圳國青能否獲得珠海中富控股權存在變數,還需要看相關利害關系方的態度。
深圳國青的突然入局尚有兩大不明之處,一是競拍原因,二是延期付款原因。按照常理來說,既然競拍成功,就不應該延期支付余款,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煩。深圳國青的工商資料較為簡單,但其背后是深圳市梓盛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梓盛發”),另一家以房地產開發及金融為主業的深圳本地公司。一種說法是,梓盛發入局是看中了珠海中富大量位置絕佳的土地。
深圳國青的唯一股東是李曉銳,注冊地址是深圳市福田區沙尾工業區306棟五層518。而在9月26日之前,深圳國青的注冊地址還是在深圳市福田區文化創意園B座5樓。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核實,此處的文化創意園即由原來的沙尾工業區改造而來,這兩個地址實為一處。
深圳國青緊急修改注冊地址,或是為了隱藏與梓盛發的關系,后者的注冊地址同樣為文化創意園B座5樓。另有一種尚未得到記者確認的說法,梓盛發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吟發與李曉銳系父子關系。因此,真正要入主珠海中富的企業大概率是梓盛發,背后實控人是李吟發。資料顯示,李吟發同時是深圳市潮汕商會的創會副會長。
日前,記者前往梓盛發集團,見到了李吟發的助理。她以董事長在出差為由拒絕了采訪,后續又告訴記者其本人不知道珠海中富的事情,會將采訪提綱轉交至李吟發。至記者發稿前夕,該助理反饋已交代秘書處向李吟發匯報,目前無具體回復。
誰的珠海中富?
除了已經深陷其中的心海系及剛剛競拍成功的梓盛發,珠海中富周圍還有兩大勢力不容忽視。一是無償向珠海中富提供1000萬元資金的深圳前海沃眾陽光創投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深圳沃眾”),二是突擊舉牌的陜西新絲路進取一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新絲路進取一號”)。
在捷安德正式宣布破產前的6月8日,劉錦鐘向珠海中富發來通知函。該函件稱,鑒于捷安德面臨破產清算的現狀,劉錦鐘擬引入深圳沃眾參與對捷安德的重組,已將其引薦予破產管理人。深圳沃眾為了表達參與捷安德重組的誠意和實力,愿先期向珠海中富提供1億元的流動資金信用貸款。當天,深圳沃眾即向珠海中富匯入了首期款1000萬元。
蹊蹺的是,珠海中富在10月30日公告,近日再次受到劉錦鐘通知函,其已終止了與深圳沃眾關于對捷安德重組事項的商談,且公司至今未收到深圳沃眾的后續借款,故決定終止借款合作。根據《承諾函》,深圳沃眾放棄前期已匯的1000萬元借款,公司無需償還。這一事項,將對珠海中富產生1000萬元的當期收益。
深圳沃眾注冊資本2000萬元,唯一股東叫楊宇。記者聯系上了深圳沃眾的楊燾嘉,詢問為何終止了與捷安德的合作?為何放棄前期投入珠海中富的1000萬元?楊燾嘉表示,情況隨時在變化,合作方式也隨之變化,希望記者不要隨意揣測。楊燾嘉還說,深圳沃眾并沒有退出,現在還是合理的情況,現階段不方便透露其他信息,要尊重上市公司的規則。
由此可以看出,深圳沃眾并沒有退出,仍在局中。
珠海中富11月7日公告,新絲路進取一號于10月17日至11月7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了6428.52萬股,占總股本的5%。新絲路進取一號表示,舉牌系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及其潛在價值。新絲路進取一號的突然舉牌引起了極大關注,穿透后可看到李勇鴻的影子,被解讀原實控人卷土重來。
工商資料顯示,陜西西咸新區新絲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新絲路進取一號GP(普通合伙人),兩位LP(有限合伙人)為陜西西咸新區灃西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昕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昕諾投資”),分別出資4億元、2億元。
其中,昕諾投資的唯一股東是廣州市仁柏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仁柏杰實業”)。雖然明面無任何關聯,但仁柏杰實業被指由李勇鴻實際控制,后者收購AC米蘭時出具的資產證明中包含這家公司。此外,李勇鴻成為AC米蘭第22任俱樂部主席的時候,仁柏杰實業控股股東許仁碩一同成為董事。
深交所已關注到這一情況,在11月9日發出關注函,要求珠海中富、捷安德、劉錦鐘核實媒體報道所稱新余優奈特曾向李勇鴻支付定金等內容的真實性,核實前期關于公司實際控制人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新絲路進取一號披露的舉牌目的是否真實。
深交所還要求珠海中富、捷安德、劉錦鐘、新絲路進取一號等相關信披義務人對有關傳聞情況予以核實,并履行澄清信息披露義務,要求新絲路一號進一步說明是否與公司其他前十大股東存在關聯關系或者一致行動關系。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