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交通銀行(5.790, 0.00, 0.00%)公告顯示,該行擬于2019年1月4日召開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將審議一項發行總額不超過人民幣800億元的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債券議案。
該議案顯示,交通銀行將在取得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及相關審批機構批準的條件下,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分批次發行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債券,期限為不少于5年期,發行利率將參照市場利率確定。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二級資本,優化資本結構,促進業務穩健發展。
交通銀行表示,近年來通過內源性積累和外源性補充,該行保持良好的資本充足水平和合理的資本結構。鑒于現有資本工具陸續到期情況,為做好續發銜接,建議發行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債券。
記者注意到,除了二級資本債券之外,近期交通銀行還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的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并于今年11月30日公告稱,已收到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交通銀行稱,該項可轉債在轉股后按照相關監管要求計入核心一級資本。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目前我國上市銀行資本構成中,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融資工具的運用還不夠充分。較為嚴格的工具標準、投資者范圍等內外部因素,是導致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等創新型品種匱乏,進而影響商業銀行資本結構合理性的重要原因。
興業研究分析師郭益忻在研報中指出,二級資本包含二級資本工具以及超額貸款損失準備。計提超額撥備可以補充二級資本,但需要以犧牲利潤為代價,銀行管理層在權衡各方面利弊(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ROE)之后并不會過多使用。所以二級資本債是補充二級資本相對有效、使用較為普遍的手段,是各類型金融機構補充二級資本的有效方式,更是非上市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主流選擇。
今年9月以來,國有銀行頻頻利用二級資本債券進行資本“補血”。
Wind數據顯示,建設銀行(6.560, 0.00, 0.00%)在今年9月和10月相繼發行兩期二級資本債券,規模分別為430億元和400億元,并表示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該行二級資本。
此外,中行也先后在9月和10月發行該行今年第一、二期二級資本債,規模均為400億元。
據悉,在目前嚴監管的環境下,商業銀行對于資本補充的需求愈發迫切。對于系統重要性銀行來說,按相關監管要求,過渡期結束之后,也就是今年末,其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將分別達到11.5%、9.5%和8.5%。
此外,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還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提出了特別監管要求。
具體來看,在最低資本要求、儲備資本和逆周期資本要求之外,針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提出附加資本要求和杠桿率要求,報金融委審議通過后施行。其中,為反映金融機構的系統重要性程度,附加資本采用連續法計算,即選取系統重要性得分最高的金融機構作為基準機構,確定其附加資本要求,其他機構的附加資本要求根據系統重要性得分與基準機構得分的比值確定。
截至今年9月末,交通銀行資本充足率14.08%,一級資本充足率11.93%,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87%,均滿足監管要求。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