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營收年復合增長率逾433%的亮麗業績,讓無錫帝科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帝科股份”)有了闖關IPO的底氣。近日,帝科股份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招股書向A股發起沖擊。不過,高速增長的業績背后,是帝科股份連年攀升的負債額。通過此次IPO發行,無疑將有助于公司財務結構改善。但報告期內,帝科股份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連續為負值的情況,是否存在短期償債風險和持續經營隱患,恐成為證監會關注的重點。
資產負債兩年半增逾6倍
從事新型電子漿料等電子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帝科股份,近兩年業績處于高速增長狀態。與之相伴隨的是,公司的負債在兩年半的時間內亦增長超過6倍。
帝科股份成立于2010年,根據帝科股份在證監會披露的招股書,2015年帝科股份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為-503.02萬元,處于虧損狀態。但時隔兩年,帝科股份在2017年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則達到5735.46萬元。主營業務營收方面,2015-2017年,帝科股份實現數額分別為3143.04萬元、2.93億元和8.9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33.28%,增長較快。
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帝科股份負債也不斷攀升。數據顯示,2015年末帝科股份負債為4965.33萬元,但2018年上半年末,帝科股份的負債則達到3.81億元。計算可知,兩年半的時間帝科股份負債增長約666.51%。2015至2018年上半年,帝科股份資產負債率(合并口徑)分別為113.21%、53.52%、54.18%和55.17%,與可比公司蘇州固锝(5.180, -0.20, -3.72%)、碩禾電子、匡宇科技相比,除碩禾電子外,帝科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均遠遠高于其他兩家公司,相較于平均負債率27.37%、 31.8%、33.56%、30.46%而言,帝科股份負債率明顯高于平均水平。
根據招股書,帝科股份負債以流動負債為主。在帝科股份流動負債中,又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其中,報告期各期末帝科股份短期借款余額分別為100萬元、1300萬元、27589.3萬元和32399.4萬元,占流動負債的比重分別為2.01%、23.61%、86.97%和85.13%。
不難看出,帝科股份負債大增主要與短期借款增加相關。對于2017年末短期借款暴增的情況,帝科股份解釋稱,由于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展,為滿足營運資金需求,公司適當擴大了外部融資規模,短期借款相應增加。
負債不斷增加的同時,帝科股份的財務費用也水漲船高。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帝科股份財務費用分別為53萬元、477萬元、1637萬元及1027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一家企業來說, 尤其對一家非上市公司而言,隨著公司業務規模快速擴大,為滿足流動資金需求增加短期借款,會使得公司負債較高。但過高的負債恐使公司存在一定的財務風險。而較高的財務費用也恐成為侵蝕公司凈利的一大隱患。
對于公司的負債情況,帝科股份在招股書中稱,公司財務政策較為穩健,負債規模與資產規模相匹配,償債能力不斷提高。此次發行后,將更有助于公司改善財務結構,擴大經營規模,進一步降低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
負債高企的同時,帝科股份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在報告期內處于連續為負值的情況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招股書,2015至2018年上半年,帝科股份實現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824.89萬元、-2414.41萬元、-30927.66萬元和-3763.05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之所以連續為負值,帝科股份解釋稱,主要是受公司業務結算方式、業務規??焖僭鲩L和票據變現方式的影響所致。
招股書顯示,隨著公司銷售規模的快速擴大,帝科股份應收賬款余額隨之大幅增長。報告期各期末,帝科股份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668.67萬元、5222.88萬元、13453.55萬元和18645.4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81%、17.82%、15.05%和20.23%。與此同時,受2018年5月底光伏新政的影響,下游客戶資金緊缺,導致期末回款減慢,2018年6月末,帝科股份應收賬款余額較2017年末增加5191.88萬元,增幅達到38.59%。
資深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說明企業經營過程中應收賬款過多,現金收入少,說明該企業采取的是市場擴張的戰略,此階段公司側重在市場份額的增長上。“成長期企業這樣的現象比較多。”許小恒如此坦言。
對于此種情況,許小恒進一步表示,“這種方式要求企業有很強的融資能力,否則后續發展會出現一系列連鎖反應。經營現金流為負帶來應收賬款回收慢、存貨大量囤積進而影響短期償債能力造成獨立融資能力存疑,影響非常規貸款、關聯方資金拆借甚至內控制度存在缺陷”。
事實上,帝科股份已采取引進外部投資者、票據質押借款、開立信用證、強化回款管理等多種措施緩解資金壓力。而此次IPO,帝科股份亦擬將部分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不過,對于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值的情況,帝科股份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如果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的情況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公司將面臨營運資金短缺的壓力,從而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在IPO審核中,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的情況恐會引起監管層的注意。”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后發現,不少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的公司在IPO時曾遭到監管層的問詢。諸如,2017年9月22日IPO被證監會否決的上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發審會上,證監會要求該公司說明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連續三年為負數的原因和合理性;以及說明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償債指標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一致,資產負債結構是否合理,現金流量是否正常,是否具備獨立的、充分的銀行融資能力,是否存在短期償債風險和持續經營風險等。
擬募資擴產成效待考
帝科股份此次IPO擬將部分募集資金用于擴充產能,而在光伏新政出臺背景下,新增產能能否完全消化則要打一個問號。
在招股書中,帝科股份介紹公司的競爭劣勢時,除提及公司資金實力薄弱外,還表示公司產能規模較小。
在產能規模較小的競爭劣勢下,帝科股份希望通過此次IPO募集資金用于相關募投項目尋求改變。根據帝科股份介紹,公司擬IPO募集資金4.58億元,其中,帝科股份擬使用2.66億元投入年產500噸正面銀漿搬遷及擴能建設項目中。
若上述募投項目完成,帝科股份將實現年產500噸正面銀漿的生產能力,適應公司快速發展的業務需要。
但從帝科股份正面銀漿產能利用率來看,報告期內,公司產能利用率并未達到飽和。數據顯示,2015至2018年上半年,帝科股份正面銀漿產品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8.15%、74.22%、95.49%、91.24%。另外,帝科股份在招股書中介紹,2018年5月底光伏新政的實施導致光伏行業短期內受到一定影響,正面銀漿的市場需求有所下降。
在上述背景下,帝科股份擬募資擴產效果如何,則要打一個問號。事實上,在招股書中,帝科股份也提示了關于新增產能未能及時消化的風險。帝科股份表示,項目投產后,仍存在受宏觀經濟及產業政策變動的影響導致市場需求增速低于公司預期的可能性,從而影響本次募投項目的產能消化。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帝科股份發去采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未給予回復。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