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5 09:41 | 來源:未知 | 作者:林妍 | [財經]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就在上周,A股市場漲勢喜人,滬指有兩日漲幅超過1%,逼近2600點,整體來看,權重股的表現優于成長股。
《號外財經》文/林妍
盼望著,盼望著,欣欣然張開了眼,股市邁入新年終于回暖了!《號外財經》發現,截至1月24日,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上漲3.92%,且17個交易日中有10天上漲。就在上周,A股市場漲勢喜人,滬指有兩日漲幅超過1%,逼近2600點,整體來看,權重股的表現優于成長股。
是哪些基金抓住了新年的“牛角”?
《號外財經》據同花順iFinD統計,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在內的2500只偏股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率為2.10%,略輸大盤。而跑輸大盤的最主要原因是倉位的下降,錯失股市的反彈。據天相投顧數據統計,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在內的2500只偏股基金股票投資倉位平均為56.51%,較去年三季度末下調了4.63個百分點。從基金類型來看,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去年四季度末平均倉位分別為85.57%和60.15%,較三季度末分別下降了0.61個百分點和4.55個百分點。
《號外財經》根據數據分析發現,去年四季度加倉超過10個百分點的偏股基金有153只,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率為3.13%;而同期有486只偏股基金股票倉位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年內平均回報率為2.16%。由此計算,快加倉股基業績整體跑贏減倉股基0.97個百分點,相當于業績跑贏了44.91%。
其實,從基金倉位的絕對數值上看,高倉位基金的業績普遍走牛。《號外財經》重點考察了年內凈值漲幅超過8%的基金,共有20只,這20只基金年內平均回報率為8.94%,相當于跑贏大盤1.28倍,跑贏2500余只同類基金平均業績3.26倍。
新年這20只“牛基”,到底有什么基因呢?
首先,從倉位上看,20只基金截至去年底的平均股票倉位為90.01%,整體比去年三季度增加4.49個百分點。不過,20只基金有7只屬于加倉,其余13只減倉。《號外財經》發現,之所以整體出現加倉,是因為前海開源多元策略混合A、前海開源多元策略混合C增倉56.11個百分點,兩只基金股票倉位由去年三季報的36.19%增至去年年底的92.31%。如果剔除這兩只快速增倉的基金,其余18只平均倉位在去年四季度整體下降1.24個百分點。
換句話說,這20只基金之所以業績走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比例配置了股票。
其次,基金規模不肥不廋,基金經理容易操作。《號外財經》發現,20只基金截至目前的最新平均規模為5.46億元。其中,超過20億元的較大基金僅有兩只,分別是嘉實環保低碳股票、長信內需成長混合A,最新凈值規模分別為23.53億元、20.61億元;另有2只基金介于10億元至20億元,7只基金規模介于2億元至10億元。
再次,基金經理較為成熟,有一定管理經驗。據同花順iFinD的基金經理成熟度統計,20只基金中有9只基金的現任基金經理標記為“成熟”,包括嘉實基金姚志鵬、華安基金王春、銀華基金劉輝等。其實,即便沒有標記“成熟”的基金經理,也有一定名望,比如長信基金安昀、天弘基金肖志剛、諾安基金史高飛、上銀基金趙治燁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