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信用評級公司可以正式進入我國,開展信用評級業務了。
1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發布公告,對美國標普全球公司在北京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予以備案。同日,中國銀行(3.610, 0.00, 0.00%)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公告稱,接受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債券評級業務的注冊。這標志著標普已獲準正式進入中國開展信用評級業務。
中國人民銀行指出,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是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評級機構的引入,有利于滿足國際投資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幣資產的訴求,也有利于促進中國評級行業評級質量改善,對中國金融市場的規范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中信證券(17.840, -0.16, -0.89%)投資銀行委員會董事總經理、債券承銷業務線負責人王超男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信用評級是金融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對于緩解信息不對稱、保護投資人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對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有很大幫助,有利于完善整個評級行業的技術體系,提高評級質量,促進金融風險有效識別。”王超男稱。
她認為,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也是債券市場和金融市場開放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隨著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更多境外投資者正在進入,但是境外投資者對于境內市場還缺乏了解,引入境外評級可以幫助境外投資者更快更好地熟悉境內市場,吸引更多境外投資機構。
“引進來”的同時還有“走出去”。在王超男看來,在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后,國際評級機構能夠更多地接觸中國企業,讓更多國際投資者了解中國企業,也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走向國際金融市場。
據悉,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推進信用評級行業對外開放,支持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且符合條件的外資信用評級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指出,不斷推進信用評級行業進一步開放。目前國際三大評級機構已經在中國境內設立法律實體,交易商協會正在開展注冊評價工作。完成注冊評價后,相關國際評級機構即可開展評級業務。
同時,加大開放與加強監管并行不悖。中國人民銀行指出,將加強信用評級監管,強化市場約束機制,充分發揮信用評級在風險揭示和風險定價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圍繞改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引導市場預期等方面,充分發揮信用評級的作用。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的公告,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00萬美元,業務范圍包括信用評級、資信評估、資信調查、資信評級服務等。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