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04:0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供應發力疊加調控收緊,可以預見,樓市短期內可能火不起來了。從去年8月開始,全國多地發布了各種房地產監管政策的通知,樓市調控不斷加碼。
天氣再冷,房地產的話題也不會冷。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的地產論壇上,企業家們圍繞“房地產的下一個春天”各抒己見。供應發力疊加調控收緊,可以預見,樓市短期內可能火不起來了。從去年8月開始,全國多地發布了各種房地產監管政策的通知,樓市調控不斷加碼。參加論壇的不少房企也不約而同地開始尋求轉型,如更多地持有物業、進軍租賃市場、建設特色小鎮、開拓養老和旅游地產等等。
幾個月后,另一種聲音出現,菏澤打響全國樓市調控松綁第一槍的論調,加上廣州郊區放開限價限購中介活躍,市場又蠢蠢欲動。解讀菏澤的房地產政策不能忽略棚改的關鍵詞。菏澤是全國三四線城市的縮影,去年全國棚改政策收緊,棚改放緩對樓市銷量自然會有負面沖擊,從保障市場流動性的角度看,菏澤的動作確實有情可原,也還不足以成為房地產調控松動的樣本。而廣州的調整更像是讓房地產價格回歸真實,對以往快速增長出現的問題進行“排雷”和“糾偏”。
對菏澤和廣州樓市調控“想太多”,其實反映了國內復雜的房地產情結。在愈來愈高的房價逼迫下,人們總是猜測政府會做點什么。當樓市“入冬”,三四線棚改貨幣化逐漸退出,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人們又相信政府不會袖手旁觀。長期以來,樓市在這兩種情緒中左右搖擺,又總是趨向于調控政策只是暫時的,形成了樓市只漲不跌的慣性神話,支撐起了從普通老百姓到投機商人的樓市信仰。
信仰歸信仰,該打破的時候還是要打破。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已經把“房地產稅法”列入條件比較成熟、任期內擬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的第一類項目;實施租售并舉已成為政策共識,公租房、共有產權房的供給不斷增加。政策環環相扣,“房住不炒”依然是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樓市調控主基調并未松動,只是在這個主基調下,三四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面臨的問題都大不相同,政策很難“一刀切”,也給各地因地制宜預留了調整空間。“因城施策”不意味著地方只能加碼調控,不能有任何自選動作,廣州也好,菏澤也罷,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量體裁衣。
在中國,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都依賴土地財政。房地產政策事關經濟穩定,更事關經濟轉型,以市場為導向,建立以供求平衡為目標的長效機制,才能求得一個健康穩定的房地產市場。正如有的企業家在亞布力論壇上所說,外部環境是冬天也好夏天也好,面對樓市應該保持深秋的心態,夏天的時候不要跟著過熱,冬天保持理性心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