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4 10:27 |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作者:郭婧婷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18日,前一日還是風和日麗的東北邊陲小城黑龍江鶴崗在這一天變了天,北風呼嘯而過卷走了公告欄上的賣房告示,向四面八方飛去。中介小王接起電話,和著北風應了兩句,無...
4月18日,前一日還是風和日麗的東北邊陲小城黑龍江鶴崗在這一天變了天,北風呼嘯而過卷走了公告欄上的賣房告示,向四面八方飛去。
中介小王接起電話,和著北風應了兩句,無奈對方聽不清,未等掛斷,另一個電話打進來了,他看了一眼電話歸屬地,毫不猶豫地掛掉了。這幾天小王的手機接到了全國各地的來電,有的人出于好奇確認房子是否真的白菜價,有的則是記者自稱買房者咨詢,幾個小時后他發現自己出現在短視頻里,出現在新聞報道中。“傷不起,省外電話一律不接。”小王說。
大連回鶴崗的火車上,陳女士難掩失落,為減輕子女生活壓力,獨自去大連看了兩份工作,其中一份是在做魚的食品公司,她的職責是“摸”魚,查看是否有殘留魚刺,一天130元,她嘗試做了下,刺骨的涼氣使她關節疼痛不已,無奈回家。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生存壓力,讓越來越多的人到省外尋求機會。
這一天,位于鶴崗火車站附近的龍運大酒店客房服務人員忙碌起來,前些日子只賣了十幾間,這幾日卻接近住滿。
當地少有房屋中介,居民習慣于在電線桿、公告欄及自家窗戶上粘貼信息等原始方式賣房,僅有的幾家中介聚集在政府行政辦事大廳對面的門市房,這些中介公司大多同時兼有信息部、貸款及二手車的業務。
真假“白菜價房”
4月中旬,記者走訪當地多個區域棚改回遷房、商品房及商品房與回遷房混合小區,本地二手房因地段、裝修不同而價格各異。據記者走訪情況及查詢房產信息平臺估算,每平方米二手商品房交易均價在2000元左右,優質地段精裝修可達到3000元至4000元,商品房新房價格在3500元左右。另一邊,棚改房交易價格在每平方米500元至2000元區間,這類房屋極少數能滿足入市交易條件,多以買賣雙方私下簽訂購買協議為主。
此次引爆話題的“白菜價房”分別來自九州松鶴小區以及坤德花園,有網友曬出某交易信息平臺截圖。截圖顯示,南山區九州興建棚改房小區周圍僅300元每平方米,320平方米的復式高層只要15.5萬元。
記者實地探訪獲悉,此番引發爭議的“白菜價房”的確存在,也如當地政府所言,價格較低的是比較偏遠地段的拐角房或頂層棚改房。
九州松鶴小區為棚改房,距離鶴崗市中心老街基時代廣場直線距離5公里,記者電話咨詢同小區同戶型不同樓層賣房者,43平方米的房屋帶裝修報價9萬元,在該小區居民看來,1.5萬元一套的“白菜價房”只能是“頂層”“把大山”的毛坯房。
李大爺出售的便是這樣的房屋。前些年,他所住平房區進行棚改,分得3戶回遷房,無奈抽到頂層,那時頂層房屋額外獲贈10多平方米。“租出去都不夠交取暖費的,不如換成現金用來裝修另外兩套房子,所以想賤賣。”李大爺說。
與九州松鶴房屋性質不同,坤德花園則是2014年交工的商品房。
坤德花園開發商為黑龍江坤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坤德房產”),于2013年3月15日開工,2014年11月3日竣工,此時恰好處于當地房地產火熱末期。小區有兩棟高層共提供413套房屋,其中一棟戶型為復式,此次“白菜價房”就來自此棟。這棟已經竣工5年的高層,絕大多數房屋處于空置狀態,該棟一層15戶僅有2戶安裝防盜門,少數房屋存在裝修痕跡。
某二手交易平臺中,標題為“坤德花園 復式高層 兩戶可打通共320平 每戶15.5萬”的房源引爆網絡。
按此換算,每平方米價格在480元。記者了解到,該棟樓毛坯房價格在16萬元至21萬元不等,因該房源正對電梯且復式二層無窗,故價格最為便宜。
據該房源賣房中介描述,出現熱議是由于媒體曲解字面意思,320平方米為兩戶打通后的面積(實際兩戶并未打通),15.5萬元僅是單戶價格,加上過戶費,購買兩戶價格實則為33萬元,由于是復式格局,實際面積減半,每平方米的價格在2200元左右,而非平臺顯示的480元每平方米。
當地另一位中介告訴記者,此舉或為該中介營銷策略,利用復式格局以及“每戶”字眼迷惑購房者,以低于市場價格吸引買房者咨詢房源。
坤德花園多位受訪居民告訴記者,他們購買的房子多為抵賬房,該樓盤2014年開盤價格為4000元每平方米,而購買抵賬房則可便宜一半。
近期,坤德花園房子賣得火熱,僅中介小楊這個月就賣了20套,同之前帶客看房不同,他先是觀察小區四周后,然后開車帶客從小區側面迂回至后門。“近期要低調,這一天跟賣軍火似的。”小楊自嘲說。
當地中介人員告訴記者,因該小區房價引發“白菜價”話題,政府試圖干預坤德花園買賣,要求開發商和代理中介暫停售房,示意提高房屋價格。“低價格擾亂市場,暫時不讓賣。”該人士說。
記者就此事向相關主管部門核實,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啟信寶數據顯示,坤德房產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冊資本2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姜鳳山同時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比例100%。2017年至2019年間,坤德房產多次被列入被執行人,歷史累計執行標的額近8000萬元。2017年年報顯示,該開發商資產總額16930.7萬元,負債總額15849.8萬元,2017年虧損79.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坤德花園78戶房屋被鶴崗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拍賣,起拍價為2034.6789萬元。
自坤德花園14層向外望去,周邊存在大面積待拆的平房區,一棟未建成的5層建筑佇立其中,據小區業主和中介介紹,建設中途開發商撤出,無奈爛尾。
5年前,伴隨著全國性房市火熱,一幢幢新樓盤出現在鶴崗,歐洲皇家花園、天水家園、書香苑、坤德花園等商品房的出現,使煤城煥發新生機。5年過去,上述部分商品房仍有大量房屋空置,毛坯房價低于開盤價。“有價無市。”一位房屋中介這樣評價。
據一位商品房銷售人員介紹,除棚改房外,近幾年鮮有商品房在建。記者走訪了解到,永豐國際城屬于當地最高檔小區之一,以物業管理精細為名,每平方米價格在4200元左右,系本土開發商鶴崗市永豐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所建。距離永豐國際城1公里處,大連大馬洗滌有限公司開發的天水湖弘景花園二期在售,2013年竣工至今,高層入住率達到七成。歐洲皇家花園也是當地居民最為青睞的商品房之一。
評估單生意
記者走訪發現,近幾年,因棚戶區、采煤沉陷區、城中村等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密集施行,市面上出現房屋拆遷“評估單”買賣生意,利用評估單,非棚戶區居民即可享受棚改政策房。評估單的倒賣,使資源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分配”,而從這張“評估單”可以窺探房屋供需狀態以及棚改力度。
據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鶴崗市從2008年開始進行棚戶區改造工程,到目前共拆遷了9.7萬戶的平房,建成房屋當中有7.8萬戶已經具備交付使用功能,共有7.3萬戶居民辦理了回遷入住,還有2萬戶左右居民選擇了貨幣補償。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近些年,因采煤沉陷區治理及城市更新工程,出現大面積棚改動遷,每戶都會分得兩套以上的房子,子女大多在外地工作,一時間,房子成為燙手山芋。這些棚改房大部分集中在東山、九州、大陸南、零公里等區域。
記者以購房者身份進行采訪的過程中,多位受訪者建議記者購買評估單或直接“購買”棚改房。兩種渠道可獲取評估單,一種是去“兩河十四溝”正在動遷的平房區找居民收單,另一種是從號販子手里買,后者會比前者價格高一些。不同區域分的房子不同,評估單的價格自然不同,每平方米價格500元至1100元不等。
4月19日,東山棚改安置房聚集區,平方換樓房,人們居住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
記者在某信息交易平臺搜索鶴崗評估單,出現一列評估單買賣信息,記者撥打這些電話,詢問關于評估單的來源,有的表示是自家的評估單,有的則是通過“找人”獲取的。
住在南山區的劉女士手中持有自家房屋拆遷后所得的63平方米評估單,按照政策,可在二看、大陸南、鹿林山等7個區域分得安置房。劉女士介紹,該評估單可選樓層為3~5層,額外贈送12平方米,共計75平方米,報價5萬元,平均每平方米666元。
“180平方米評估單,報價9萬元,核算每平方米500元。可分得多個小區,可要1~7層和高層,但若要1~5層,每平方米則需補350元差價。購買評估單,可自行直接選樓房后落成自己的名字,可要現房,額外贈送25平方米面積。”當地人秦先生向記者介紹起他的評估單。
按照《鶴崗市2018年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補償安置方案》規定,新安置房屋面積大于原房可居面積的,45平方米以內,按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每平方米1350元結算;超出45平方米以外部分,按新安置樓層價格結算。
另外,該安置方案列有獎勵條款,最高可獎勵13平方米。選擇頂層住宅作為新安置房源的,每戶最高獎勵10平方米;選擇非頂層住宅作為新安置房源的,每戶最高獎勵8平方米。超出獎勵面積范圍外的,按照新安置樓房樓層價格進行結算。城市棚戶區居民選擇產權調換為期房的,不予支付臨時安置補償費,每戶最高獎勵3平方米。
“棚戶區便宜,大家都去買評估單,沒人買商品房,商品房也要隨房就市,就要低于市場價。”當地房屋中介分析。
多位房屋中介告訴記者,近期對于1萬~2萬元頂層“白菜價房”,棚改辦暫停簽房,相關主管部門開會研究,棚改區頂層房政策恐有變化。“以前是500多元就可收一個單子,因頂樓有政策可以贈予一定面積,30平方米評估單可以換一個40多平方米的頂樓,這也是‘白菜價房’出現的原因之一。據說開過會后,可能按照評估單面積1比1置換,需補差價。”
記者來到鶴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咨詢棚改房業務,當記者以回遷房居民身份詢問棚改房的簽戶政策是否暫停時,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先是問道:“你家是幾層?”另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則回復:“只要手續齊全,都可正常辦理簽戶,沒有暫停業務。”
4月17日,在建的大陸南漂移小區歐洲皇家花園一側,正平地建起幾棟高層,名為大陸南漂移小區,作為棚改回遷房使用。因緊鄰歐洲皇家花園小區商品房,地段優質,意向“購房”者頗多,市場緊俏。據知情人透露,號販子以800~1000元每平方米的價格回收評估單,憑評估單補交相應款項,拿房后倒手可賣2600元每平方米,雖然樓房預計今年底才可交工,但有些房源已經被訂出。一位倒賣評估單的號販子告訴記者,目前漂移小區10層及8層各有一戶可賣,不同的是,只有一戶可以過戶。
記者與居民交流了解到,為消化存量商品房,供給更多棚改房安置回遷居民,政府回購部分商品房改為棚改房使用。記者獲取的《2017年鶴崗市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承接主體采購》顯示,2017年鶴崗市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投資為259726萬元,共拆遷9000戶。采取購買存量商品房及貨幣補償兩種方式安置居民,其中:購買存量商品房安置5000戶,全部為住宅;純貨幣補償安置4000戶。
記者就買賣評估單合法性、棚改房頂層是否暫停簽戶、棚改房建設是否打破供求關系等問題,多次聯系鶴崗市保障性住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房隨煤走 房隨人走
王女士在九州興建小區某棟四層有兩套相鄰精裝修回遷房,為給在北京工作的女兒購房,她決定賣房,去北京居住,賣房告示貼了1年多,無人問津。經詢問,兩套房子打通后的面積為90平方米,王女士報價19萬元,與同小區頂層“白菜價房”相比,對購房者的吸引力較弱。在當地,像王女士這樣投奔子女賣房外遷的案例著實不少。
記者在當地查閱檔案了解到,2000年,鶴崗市全市常住人口111萬人,市區69.6萬人。10年后的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05.8萬人,人口減少5萬余人。2012年,全市總人口回升至108.5萬人。到了2017年,人口回落到100.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5.67%。
人口外流的另一邊,是當地加快了引進人才。據當地政府官方信息顯示,2018年全力做好“金鶴回崗”百名碩士研究生服務工作,繼續落實“金鶴回崗”引進的115名碩士研究生的政策待遇。
2017年12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鶴崗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中指出,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86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98.68平方公里以內。
鶴崗市原名興山市,1918年開礦,隨著1926年礦山至蓮江口間鐵路開通,煤礦不斷發展,人口增多,礦山逐漸形成集鎮,于1949年改為鶴崗市。鶴崗本地經濟發展主要靠煤炭拉動,煤炭行業經濟貢獻率占據絕對比例。2011年,鶴崗市及同省雙鴨山市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第三批25座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2000年,鶴崗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3.3億元,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實現利潤-6047萬元,企業虧損局面仍未改變,那時,扭虧增盈工作任務仍很艱巨。第二產業占比36.6%,原煤產出1443.8萬噸,同那時工業占比高不同,2017年鶴崗三次產業比為32.8∶31.0∶36.2,2017年原煤產出下降至1146萬噸。
2000年,工業受企業改制后恢復期和項目投入減少的影響,運行速度平穩效益緩慢,從礦務局內部看,當時有13戶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那個時期,國家為國有重點煤礦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如關井壓產、債轉股、勞保統籌、下崗再就業金由國家承擔。
2006年到2010年這5年間,鶴崗市GDP從111.2億元增加到251億元,是“十五”期末的2.8倍,此后增速放緩。2008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實現43億元,民營經濟稅收3.1億元,同比增長17%。2017年,鶴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2.9億元。
2006~2010年,全市生產原煤1833萬噸,生產洗煤1221萬噸,實現稅收18.5億元,增長13.7%。商品房平均售價2160元每平方米,比“十五”期末增長62.6%。
據當地政府報告載明,2017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8.1億元,同比增長114.2%。房屋施工面積160.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商品房銷售面積13.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4%。商品房銷售額4億元,按此數據核算,2017年商品房均價在3000元每平方米。
2013年,鶴崗工業經濟受國內外及全省經濟發展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地方煤礦停產整頓、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售價下滑和停產半停產企業增多等不利因素的制約,企業產值、利潤雙下滑,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4.6億元,同比下降28.4%。有業內人士分析,煤炭產業在2013年前后出現下行后,正處于房地產火熱時期的煤城房價有所回落。
4月20日,鶴崗東山區一選煤廠。
《鶴崗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記載,2017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93.0億元、87.6億元和102.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5.7億元,第二產業投資40.1億元,其中工業項目投資38.2億元,第三產業投資57.9億元。可以看出,第三產業投入最多,但是產業附加值最低。
2017年,鶴崗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70元,低于當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2000年,鶴崗全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3520元,全市人均居住面積僅有8.6平方米。到了2010年,全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2044元。
2017年,鶴崗城鎮登記失業率4.1%。政府為龍煤集團鶴崗分公司分流安置選擇自主創業或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生活補貼,共為4119人發放了穩崗補貼1957萬元。
經濟發展需交通先行。目前,鶴崗機場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鶴佳快速鐵路項目納入黑龍江省鐵路建設“一號工程”,2019年將會啟動建設,項目落成后,鶴崗將會融入哈爾濱兩小時經濟圈,賦予鶴崗城市經濟驅動新動能。
《2018年鶴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這樣總結:“束縛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體制機制障礙需要進一步破解。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民生保障能力等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仍然較多。”
本報記者張曉迪對此文亦有貢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