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7 03:43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許潔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6689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
6月14日下午,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了2019年1月-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
記者發現,與2018年相比,2019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商品房銷售額增速只有個位數,2018年的增速卻都在雙位數以上。
瑞銀證券分析師諶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覆蓋的A股房地產公司中,大部分公司前五月累計銷售額增速符合或超出我們全年的增速預期,合計同比增速達19%。我們對今年房企銷售增長的預測保持信心,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房企的配置和預期或過于悲觀。”
A股地產板塊估值有望攀升
“因為去年6月-9月份增長基數較高,或為房企今年月度銷售同比增速帶來壓力,但市場應更關注下半年整體銷售,并充分考慮銷售節奏及去化情況。”瑞銀證券分析師諶戈如此表示。
與此同時,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正在提升,主要體現在銷售規模上。瑞銀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瑞銀覆蓋的A股房企前五月全口徑銷售增速為19%,進一步高于百強的14%。同時第二梯隊房企繼續發力:前五月銷售排名6-20的房企銷售同比增加22%,前5名則合計增加了3%。
“投資者對全球地產股整體較樂觀,但對中國內地房企則較保守”,諶戈對記者總結道,“體現在受訪者預期未來12個月中國地產股將跑輸全球地產或中國股票指數;投資者的盈利展望也較對其他區域的房企更悲觀;此外投資者認為中國房企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表現不佳。”
“年內具備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開發商估值可能會結構性攀升”,諶戈表示,“在瑞銀證券覆蓋的全部A股中,地產板塊市盈率7.3倍是各子板塊中第二低的,但股息率4.8%是最高的、ROE則是第二高的,EPS年復合增速也高于平均水平。”
由于地產政策從全國性政策轉向了因城施策,地域布局更多元的房企銷售波動性將逐漸下降,部分房企的競爭優勢也開始顯現,如參與城市更新、建設購物中心等。諶戈表示,“這些變化均有望推動房企估值提升。”
杠桿較高的房企
短期或受影響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5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6689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比1-4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10762億元,增長5.5%;利用外資30億元,增長38.8%;自籌資金20276億元,增長4.1%;定金及預收款22395億元,增長11.3%;個人按揭貸款10251億元,增長10.8%。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部分房企的債券及ABS融資渠道將暫停。
對此諶戈表示,“市場不必對此過分擔憂,我們與多家上市房企進行了溝通,包含部分新聞中提到的房企,得到的反饋是,第一,未有公司反映近期發行債券、ABS融資受限,且部分公司近期剛剛成功發行了債券、ABS;第二,這些公司也未聽說有同行受到了限制;此外有公司指出,針對拿到‘地王’的公司,融資時的要求往往有所提高,但這是一直的慣例,并非近期才出現;最后有公司認為近期融資較稍早前確有邊際收緊,但認為這或有助于土地市場降溫,從而降低拿地成本、增厚利潤率。”
但諶戈也指出,房企相關的融資政策或更傾向于分類指導、邊際調整而非“一刀切”。若上述新聞屬實,那么杠桿較高、較依賴債券及ABS融資的房企短期或受到影響。
國信證券香港分析師徐進表示,在當前背景下,針對樓市的調控政策難以再次收緊,但寬松的概率也較小,仍將以穩為主,“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仍是主基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