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11:16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高偉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此次兩輪回復均未涉及的問題,對于本網發去的求證函,公司卻選擇置之不理。......
《電鰻財經》文/高偉
9月29日,浙江斯菱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斯菱股份)披露了多則公告,包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審核問詢函的回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等,并更新了2022年半年報。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此次兩輪回復均未涉及的問題,對于本網發去的求證函,公司卻選擇置之不理。
1.22億募資補流受拷問
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下稱“報告期”),斯菱股份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11,823.94萬元、20,414.73萬元和22,004.63萬元,主要由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構成,其中其他貨幣資金主要為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報告期各期,斯菱股份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105.55萬元、5,961.49萬元、6,377.77萬元。此外,2019年度斯菱股份還進行現金分紅1,033.77萬元。
此次IPO,斯菱股份擬募集資金40,630.89萬元,用于年產629萬套高端汽車軸承技術改造擴產項目(下稱“擴產項目”)、斯菱股份技術研發中心升級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三個項目建設。斯菱股份直接補流金額為12,000.00萬元,擴產項目中斯菱股份還將投入鋪底流動資金2,158.26萬元,合計補充流動資金14,158.26萬元,占總募集資金34.85%。
對于斯菱股份募集1.22億元用于流動資金的事項,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深交所要求斯菱股份說明流動資金補充的背景及合理性。據問詢回復文件,斯菱股份稱,公司根據銷售百分比法,測算募投項目達產前所需的營運資金,未來五年流動資金缺口為13,722.56萬元。因此,公司本次募集資金12,000.00元用以補充流動資金符合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背景真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這個說法能否能說服投資者?
高管薪酬是筆糊涂賬
《電鰻財經》還注意到,IPO前,姜嶺持有公司43.96%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姜嶺之女姜楠持有公司6.25%股權,姜嶺、姜楠合計持有公司50.22%股權,姜嶺、姜楠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其中,姜楠為高中學歷,目前為在讀大學生。姜楠是股東王湘穎配偶的外甥女,股東張楊陽的表妹。姜嶺是股東王湘穎配偶的妹夫,股東張楊陽的姨父;張一民持股為14.45%,為股東鄭車的表兄;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披露的斯菱股份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薪酬總額存在疑點。
招股書在“報告期內薪酬總額占發行人利潤總額的比重”中顯示,2020年度薪酬總額為302.81萬元。但是,據“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核心人員的收入情況”提供的數據,2020年度,現任的姜嶺、張一民、劉丹等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核心人員從公司領取薪酬合計金額為316.74萬元。
招股書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核心人員近兩年的變動情況及原因”中,2020年僅監事成員存在變動的情況。2020年10月,顧東明由于個人原因辭任監事,增補鄭車為新任監事,其他監事并無變動。截止2020年10月斯菱股份監事人員為何益民、梁漢洋、趙靜、蔡麗軍、鄭車。據招股書,2020年,梁漢洋薪酬或津貼為18.83萬元,趙靜薪酬或津貼為31.52萬元,顧東明以及其他三人薪酬暫無知曉。
綜上,2020年度,招股書直接披露的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合計薪酬302.81萬元比通過計算得出的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合計薪酬316.74萬元低了13.93萬元,另外,如果再加上何益民、蔡麗軍、鄭車三人未披露的薪酬或津貼,其薪酬總額差異或更大。
境外銷售風險增加?
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斯菱股份從境外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738.64萬元、13875.29萬元、31352.67萬元、18849.49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40.79%、45.16%、60.41%、66.29%。自2020年起,斯菱股份每年至少有6成的收入來自境外。進入2022年,最新披露的問詢回復顯示,2022年1月-6月,外銷客戶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更是高達72.77%,涉及金融27357.96萬元。
斯菱股份表示,如果公司境外市場實施限制進口或推動制造業回流等貿易保護政策,將導致公司的國際市場需求發生重大變化,給公司的經營造成不利影響,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存在下降的風險。“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港口裝卸效率降低,海運船只及集裝箱周轉效率下降,導致2021年度和2022年1-6月國際航運費用較疫情前大幅上漲,雖然主要客戶能夠通過調整采購計劃等方式避免貨物交付延期,但是仍對公司產品銷售運輸時間產生了不利影響。”
斯菱股份面臨的一大風險是稅率提升。公司銷往美國市場的輪轂軸承單元產品執行27.5%的關稅稅率,包括2.5%的原始稅率加25%的額外稅率;球結構軸承產品執行34%的關稅稅率,包括9%的原始稅率加25%的額外稅率;錐結構軸承產品執行30.8%的關稅稅率,包括5.8%的原始稅率加25%的額外稅率,同時還需承擔0.91%的反傾銷稅。目前斯菱股份執行的出口退稅率為13%。若未來出口退稅率下調,也會影響公司營業成本。
《電鰻財經》發現,斯菱股份雖然順利過會,但上述問題仍然懸而未解。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