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 08:47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業績的增長,長城汽車方面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提升產品力,車型盈利能力增加所致。
????????10月22日,長城汽車發布2022年三季度財報。今年1月份至9月份,長城汽車實現營業收入994.80億元,同比增長9.56%;歸母凈利潤81.60億元,同比增長65.03%,創歷史新高。其中,第三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業收入373.46億元,同比增長29.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60億元,同比增長80.74%。
????????在披露財報的同一天,長城汽車還公告稱,公司擬出資1000萬元設立芯片半導體公司。
????????對于業績的增長,長城汽車方面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提升產品力,車型盈利能力增加所致。
????????研發投入超85億元
????????加碼新能源賽道
????????近年來,傳統車企積極擁抱新能源汽車。長城汽車在其“2025戰略”中提到,到2025年,要實現全球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
????????為了迅速搶占新能源市場“制高點”,實現公司戰略,長城汽車加大投入,加速新能源、智能化技術布局,構建技術護城河。今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研發總投入達85.44億元,同比增長64.74%,占營業收入比重達8.59%,主要用于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等高新技術領域研發布局。
????????從銷量來看,長城汽車在前三季度銷售新車80.2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型銷售9.69萬輛,同比增長14.31%;海外銷售11.17萬輛,同比增長14.09%。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1月份至9月份,公司平均單車售價達到12.40萬元,同比增長20.72%,品牌價值持續提升;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占比達14.56%”。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海外市場占有率提升、車型盈利能力增加和匯率收益增長。”
????????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研究員胡麒牧認為:“從全球范圍來看,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車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趨勢正在加速推進。長城汽車具有品牌優勢,在公司供應鏈、生產環節都沒有問題的條件下,長城汽車很容易將自己的產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業績。尤其是近年來長城汽車也在不斷地加大海外市場布局,這也正好契合當前海外市場對于汽車需求數量增加的現狀。”
????????擬出資1000萬元
????????設立半導體公司
????????在披露三季報的同時,長城汽車還對外宣布,擬使用自有資金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魏建軍,以及其直接控制的穩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芯動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長城汽車認繳出資額1000萬元,占比20%。魏建軍認繳出資額500萬元,占比10%;穩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3500萬元,占比70%。
????????公告顯示,芯動半導體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代理服務、集成電路制造、電子元件及組件制造等。
????????實際上,長城汽車在芯片領域多有布局,2021年2月,長城汽車完成對汽車智能芯片企業——地平線的戰略投資。同年12月29日,長城汽車與第三代半導體企業同光半導體公司簽署戰略協議,聚焦第三代新型寬禁帶半導體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應用,推動碳化硅半導體材料與芯片的產業化。
????????今年8月,長城控股集團與江蘇省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戰略合作,長城汽車旗下蜂巢易創第三代半導體模組封測制造基地項目落地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計劃投資38億元。
????????除長城汽車外,比亞迪和吉利等多家車企也紛紛布局汽車芯片制造。2021年12月10日,吉利宣布旗下芯擎科技自研的中國第一顆7nm制程車規級soc芯片“龍鷹一號”(智能座艙芯片)正式面世,將于2022年底實現量產。上汽集團10月2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在積極搶抓芯片資源,并加快推進芯片國產化,努力追趕產銷進度。
????????據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25年,全球前10名車企中將有50%設計自己的芯片。然而就國內而言,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車用芯片的自研率僅有10%,而進口率卻超過90%。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現在車企參股成立芯片公司成為趨勢,第一,現在缺芯已經持續快兩年時間,對車企的影響很大,再加上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高速發展,車載芯片供不應求。第二,芯片是一個高科技行業,投資回報率很高。第三,芯片現在也是國家扶持的產業。”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