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10:38 | 來源:證券時報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共有1154只基金成立,發行份額為11814.10億份。其中,226只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為1256.36億份,428只混合型基金發行份額為2597.07億份,兩者合計38...
在年內權益市場震蕩、債券等固收資產受追捧的背景下,新基金發行、老基金規模和倉位變化等方面,表現出了明顯的蹺蹺板效應。特別是,在7只百億級同業存單基金和多只政策性金融債等產品助力下,前十月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達7458.32億份,占總發行份額的比例超過了60%;三季度債券平均倉位水平提升至21.56%,增加1.29個百分點。此外,近20只排上11月發行檔期的新發產品中,依然不乏同業存單基金、嘉實長三角ESG純債基金等產品。
公募投研人士直言,當前股債性價比仍處于極端位置,市場對票息資產的追捧力度較強。四季度交易核心將回歸經濟基本面,后續關注3年、5年AAA城投債騎乘策略,以及銀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流動性較好、可投規模較高的產品。
多只百億債基誕生
股債蹺蹺板效應,首先表現在基金發行領域。
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共有1154只基金成立,發行份額為11814.10億份。其中,226只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為1256.36億份,428只混合型基金發行份額為2597.07億份,兩者合計3853.43億份,占總發行份額的比例為32.62%;而348只債券型基金的發行份額為7458.32億份,占總發行份額的比例達到63.13%。
從單只基金來看,年內發行規模最大的是招商添安1年定開債基。該基金成立于今年3月3日,首募規模達150億元,由招商基金績優基金經理馬龍管理。成立于8月的中融恒通純債,首募規模也有80億元。此外,交銀中債1~5年政策性金額債、惠升中債1~5年政策性金融債、博時中債0~3年國開行債券ETF、華安中債1~5年國開行債券ETF等細分領域的被動債券產品,成立規模均在70億元以上。
此外,多家公募年內密集發行的同業存單基金,也為固收類產品的走俏作出了貢獻。廣發基金、平安基金、國泰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7家公募發行的同業存單基金,首募規模均達到了100億元;建信基金、景順長城基金、華夏基金、銀華基金旗下的同業存單基金規模也均超過了80億元。
蹺蹺板效應下固收基金固然占優,但權益基金為數不多的亮點也不能忽視。比如,績優基金經理趙詣加盟泉果基金后發行的首只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首募規模取得了99.07億元的亮眼成績;由陳皓管理的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首募規模為99.08億元;成立于年初的興證全球合衡三年持有,首募規模也有59.84億元,有效認購戶數達到了54839戶。
管理規模超8萬億
在存量基金規模和投資倉位方面,債券型基金也同樣表現出了“向上”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總規模依舊維持在26萬億元以上。其中,債券型基金數量達到2977只,環比增幅為3.55%,管理資產規模已達8.05萬億元,環比增幅為4.82%;混合型基金數量為4269只,環比增幅為2.45%,管理資產規模為4.99萬億元,環比降幅為8.89%;股票型基金數量為1940只,環比增幅為3.85%,管理資產規模為2.28萬億元,環比降幅為7.31%。
除規模增長以外,三季度以來基金經理對債券的配置意愿漸漸增強,倉位也隨之提高。天相投顧統計顯示,三季度公募基金的債券平均倉位水平由上季度的20.26%提升至21.56%,增加了1.29個百分點。從基金管理人角度看,中科沃土基金、尚正基金、南華基金、恒生前海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合煦智遠基金、長安基金、安信基金、華泰保興基金、興業基金等增加了債券的持倉比例。
具體配置方面,三季度以來公募基金對券種的配置比例有一定變化,金融債仍然占據第一大持倉,中期票據占比增長至18.32%。可轉債方面,截至2022年9月30日,有可轉債持倉的基金共計2986只,數量較二季報的2590只顯著上升;基金的轉債持倉總市值為2804.45億元,較上一季度末環比提升0.84%。
數據顯示,截至11月4日,有19只債券型基金排上了發行檔期。其中,匯添富鑫悅純債基金、國泰利盈60天滾動持有中短債基等7只基金于11月7日起公開發售。此外,11月發行的債券型產品中,還有中融基金、鵬揚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申萬菱信基金旗下的同業存單基金,以及嘉實長三角ESG純債基金等主題類產品。
騎乘策略賺取收益
基于上述蹺蹺板效應,公募進一步對債市行情進行了回顧和展望。
針對近期的債券行情,招商添安1年定開債基的基金經理馬龍在三季報中直言,今年三季度債券市場波動幅度有所加大,10年國債收益率呈現先下后上態勢。分品種看,三季度信用債走勢與利率債出現分化,7月至8月中旬信用債收益率下行趨勢與利率債一致,且下行幅度大于利率債,5年、3年和1年AAA中債中短期票據收益率均下行約35bp~40bp,不過后續在回調過程中信用債收益率上行幅度略小于利率債,反映出市場對票息資產的追捧力度較強。
長城基金表示,近期基本面高頻信號持續偏弱,經濟中期筑底概率雖在上升,但短期難以確認。總體上,在寬松預期兌現之前市場仍有階段性博弈機會,但考慮到微觀交易擁擠度高于7~8月,需靈活關注止盈時點。
“當前股債性價比仍處于極端位置,這種極端定價不會快速糾正,但終會修復。修復的動力源于對經濟信心的重建,以及新增長中樞的不確定性消除。四季度基本面或超預期,帶動市場情緒修復,但這個時間窗口需要投資者更有耐心。”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說。
基于此,魏鳳春表示,三季度資金面是債市核心博弈因素,四季度交易核心將回歸經濟基本面。經濟基本面站在債市利多一方,對利率保持中性偏謹慎,利率債短期3、5年收益率曲線較為陡峭,可通過騎乘策略賺取短期收益,后續關注3年、5年AAA城投債騎乘策略,以及銀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流動性較好、可投規模較高的產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