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8:30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凌雨南、凌永春應聘到電商公司做客服,藍寧則因學歷吃了“閉門羹”,只得去裝修公司做銷售。每天晚上,大家回到位于龍華區城中村的出租屋,結合電商公司學來的經驗,討論產...
????????創業第7年,藍寧和合伙人定下目標:賣出1000萬斤贛南臍橙。
????????時間回到2016年。20歲的藍寧拉上同學凌雨南、凌永春,在網上賣出2萬斤臍橙,賺了一萬多塊錢。
????????這筆錢,成為他們創業之路的“啟動資金”。
????????此后,他們經歷了“半工半創”的候鳥生涯,也遭遇過掙來200萬全部虧損的挫折。2021年,這部贛南版“阿柑正傳”終于走上正軌:專攻柑橘產品,專注電商渠道。
????????屬于這群95后“新農人”的征程,才剛剛開始。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凌雨南、藍寧、凌永春、吳海平(從左往右)合伙開的電商公司,一天就賣出超1萬單臍橙。小龍/攝
????????“打工掙
????????11月6日深夜,剛回到家,藍寧迎頭撞上妻子的抱怨:“怎么打你電話直接掛斷?”藍寧掏出手機,打開通話記錄,讓妻子數了下,103通電話。
????????這是每年11月藍寧的工作常態。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藍寧與同學合伙開的這家電商公司,僅拼多多店鋪一天就賣了超1萬單贛南臍橙。
????????贛南尋烏澄江鎮,2008北京奧運這年,藍寧與凌雨南、凌永春相識在澄江鎮中學。
????????贛州是“世界橙鄉”,而作為贛南臍橙核心產區的尋烏,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上幾畝臍橙。這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加之特色酸性紅壤,種出的贛南臍橙色澤鮮艷、香甜多汁。作為土生土長的澄江人,藍寧3人從小隨父母在臍橙地里剪枝除蟲,一樹橙子里,哪個好吃,他們一看便知。
????????△江西贛州市尋烏縣被稱為“中國臍橙之鄉”,種出的贛南臍橙色澤鮮艷、香甜多汁。小龍/攝
????????高中畢業,藍寧開始隨父母走南闖北賣臍橙、跑市場,而凌雨南、凌永春則考到南昌一所高校,學起了軟件技術。
????????2016年暑假,三個年輕人聚到一起。此時的藍寧,與父輩經營理念逐漸產生分歧;而正在企業實習、終日測試代碼的凌雨南、凌永春,對于今后能否謀到一份好工作,全無信心。
????????學歷不高、非名校畢業,在求職市場不具備優勢的3人謀劃著另找出路:“打工掙1萬,不如創業掙2000.要不試試搞電商賣臍橙?”
????????當時的尋烏,除了少數年輕人網購,大多數人對電商還很陌生,更別提做電商賣農貨。三人商量,穩妥起見,先通過微信朋友圈和微店試水。三人在尋烏街頭見人就加微信,發紅包做推廣,然后從自家果園“賒”來臍橙打包發貨。這一年,他們共賣出2萬斤臍橙,和父母結完款后,賺了1萬多元。
????????這1萬塊,讓藍寧有了離開父親“單飛”的底氣:“不趁著年輕創業,我們又有什么資本在社會上打拼?”
????????半工半創,用“深圳經驗”指導賣臍橙
????????決定在一瞬間,實現決定,卻是征途漫漫。
????????2017年春節剛過,藍寧3人決定用掙來的1萬塊,組團南下深圳“偷師學藝”。
????????凌雨南、凌永春應聘到電商公司做客服,藍寧則因學歷吃了“閉門羹”,只得去裝修公司做銷售。每天晚上,大家回到位于龍華區城中村的出租屋,結合電商公司學來的經驗,討論產品上架、價格制定及采購、打包、客服各環節運作。
????????“在電商公司打工時,發現有個新平臺拼多多發展很迅速,而且是賣農貨起家,和我們的路子很匹配。”凌雨南回憶,“偷師”半年后,新一季的贛南臍橙要成熟了,三人辭了工作回到尋烏,組了“成建制”團隊,開始實踐“深圳經驗”。
????????負責店鋪運營的凌雨南,當年就入駐拼多多開了店,靠著在深圳學到的運營經驗,4個月就賣出了近7萬斤贛南臍橙,加上其他渠道共賣出了10萬斤。
????????△藍寧從小隨父母在臍橙地里剪枝除蟲,一樹橙子里哪個好吃,他一看便知。小龍/攝
????????“干電商,能成!”這一季臍橙賣完,3人覺得,用熱門電影來形容,自己就是“尋烏合伙人”。
????????前一年“偷師”只學到了皮毛。2018年開春,凌雨南和凌永春背上行囊再次南下。
????????深圳寶安,凌雨南遇到了自己的貴人。新入職的電商公司老板很年輕,但電商經驗豐富,而且擁有自己的工廠。做事用心的凌雨南得到了老板的賞識,不僅下班后給他開小灶,還專門幫他報了電商培訓課,讓他進行系統學習。
????????轉眼到10月。“候鳥”凌雨南再次面臨北歸。他向老板袒露,自己在老家和人合伙做電商賣臍橙,來打工是為了多學習經驗。見凌雨南去意堅決,老板送給他最后一個“錦囊”:做農貨電商,肯定繞不開拼多多,眼下正是好機會。
????????老板的提醒與凌雨南一年前的選擇不謀而合。回到尋烏,大家籌集了60萬資金提前囤貨,放棄其他渠道專攻拼多多,從摘臍橙到談價格,團隊成員連軸轉,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這一季結束,他們共賣了60多萬斤臍橙,銷量比上一年翻了5倍。
????????在凌雨南學習電商升級打怪時,藍寧卻在實戰中經歷“屢敗屢戰”。
????????2018年7月,藍寧和新加入的合伙人吳海平跑到福建漳州,瞄準了平和蜜柚。然而,兩個月下來,不僅沒賺到錢,還搭進去2萬塊。
????????2019年4月,剛結束臍橙業務的4人,決定打造第2個爆款。他們來到廣西憑祥,目標是越南大青芒。短短一個月后,四人再次鎩羽而歸,虧損5萬多。
????????4人分析,不懂產品、供應鏈不成熟,是蜜柚和大青芒相繼遭遇滑鐵盧的原因;而對臍橙他們是實打實的“內行”。總結得失,4人立刻行動,這次選中的產品是云南蜜桔,不僅能與贛南臍橙錯開銷售季,而且他們家里也種蜜桔,對此并不陌生。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贛南臍橙暢銷全國各地。小龍/攝
????????在云南玉溪,4個年輕人參照贛南臍橙的模式,找產地、租工廠、請工人,利用店鋪積累的客戶和流量,兩個月掙了30多萬元。
????????回到尋烏,正是臍橙銷售季。對于這個基本盤,團隊已經熟門熟路。2020年春節,逢疫情暴發,贛南臍橙線下銷售受阻,藍寧團隊的網店卻未受影響,訂單雪片般飛來,提前囤的臍橙早已不夠,團隊只好請人挨家挨戶收購,通過郵政快遞打包寄出。
????????這一季下來,4個平均年齡25歲的年輕人,手握掙來的200多萬,開始規劃未來。
????????而通往未來的道路,依舊曲折。第三次失敗,來自線下業務的擴張。
????????在尋烏做出名氣后,當地一家大型果品企業找上門合作,雙方成立新公司,在贛州、南昌等地建倉儲,并將產品拓展到臍橙、沃柑等多個品種。習慣了電商囤貨模式的他們,卻在2021年初遭遇果品豐產跌價,進價2塊囤的貨,市場價只賣1塊多。創業之路,一夜回到3年前。
????????團隊并沒有因此拆伙。四人互相安慰:跌倒了,漂亮地站起來再哭。
????????結束新公司合作,團隊再次明確方向:專攻果品電商軌道。
????????“尋烏合伙人”:公司化、品質化,沖擊銷售額破億
????????“從2017年進駐拼多多,臍橙這項業務一直在穩步擴大。”藍寧認為,選擇拼多多這個平臺、賣最熟悉的農產品,為團隊創業成功打下了基本盤。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交易總額逐年翻倍,從653億迅速增長至超2700億。正是搭著這趟順風車,“尋烏合伙人”的臍橙事業水漲船高。
????????“現在做電商不能再拼價格,消費者更注重水果品質,所以我們聘了專人采果,從源頭掌控品質,提升競爭力。”藍寧說,在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精品裝贛南臍橙非常暢銷。決定專注柑橘類果品電商后,團隊招員工、聘財務、請采購,如今公司已有18名成員,最大的也才36歲。公司還學習華為,10名優秀員工均持有公司股份。同時,創始團隊嚴格遵守“舉賢避親”:親戚一個也不收,連自家果園的臍橙,也不再進入公司銷售。
????????△藍寧公司的“橙上良品”贛南臍橙因品質佳入選拼多多百億補貼頻道,受到消費者青睞。
????????作為當地的重要經濟作物,尋烏贛南臍橙今年11月1日開采,產量預計達22萬噸,藍寧團隊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1000萬斤。加上其他柑橘產品,去年公司在拼多多全年銷售額達5000萬,今年,他們決定要沖擊破億。
????????“尋烏臍橙銷售,電商已成主要渠道,占總銷售額的2/3.6000多家電商里,有5000多名從業人員是年輕人。”尋烏縣果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謝大銘說,年輕人知道什么產品賣得好,知道“以銷售定生產”,尋烏臍橙產業的未來,系在這群年輕人身上。
????????藍寧團隊賣臍橙的經歷,也是“新新農人”創業的一個縮影。拼多多發布的《2021新新農人成長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平臺95后“新新農人”數量超12.6萬人。這些成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懂經營懂管理、擅長整合上下游的95后,正成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嶄新力量。
????????而對于藍寧他們來說,他們所入局的農產品電商是一片藍海,“跟隨著拼多多這艘航母,找準方向,穩打穩扎,就能去到我們想去的遠方”。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