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17:00 | 來源:派財經 | 作者:海川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出品/公司研究室文/海川近來,多家券商涉嫌違規被監管機構點名,其中就有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601995.SH )。11月29日,...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海川
近來,多家券商涉嫌違規被監管機構點名,其中就有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601995.SH )。11月29日,北京證監局發布公告稱,因子公司及管理產品未按期完成整改,以及客戶賬戶管理相關問題,決定對中金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中金公司是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總部位于北京,在全國擁有200多個營業網點。截至9月末,公司總資產為6474億元,在國內券商中屬于頭部陣營。就是這樣一家“濃眉大眼”的頭部券商,2022年因子公司出現相關問題已被被監管“多次點名”。
01、15只產品未完成整改,底層項目存在嵌套、交叉投資
北京證監局公告顯示,經查,中金公司子公司中金前海(深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中金前海(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管理的15只產品,未按期完成整改。同時,相關產品涉及底層項目較多,且產品間存在嵌套投資、交叉投資底層項目的復雜情況。
此前,銀保監會曾多次表態,將繼續嚴防類信貸“影子銀行”反彈回潮,嚴禁多層嵌套投資。
公開信息顯示,中金前海私募由中金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為55%。登陸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可以看到,中金前海私募成立于2014年5月,登記時間為2015年3月。
目前,中金前海私募正在運作的產品有23只,提前清算的有10只。截止2020年6月底,其管理資金總規模約70億元人民幣,出資人包括國內知名上市公司、海外主權財富基金、家族辦公司以及高凈值客戶等。
中金前海股權投資基金同樣成立于2014年,出資人為中金前海發展(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控人為中金公司。目前,其正在運作的產品有18只,提前清算的有2只。公司基金管理規模區間在5-10億元。
從中金公司上述兩家子公司的公開信息看,,目前兩者正在運作的基金產品總共為41只。而根據北京證監局的責令改正公告,這41只產品中,存在違規問題并未按期完成整改的就有15只,占比達到37%。
業內人士坦言,作為國內頭部券商,又是首家中外合資投行,中金公司在產品合規及底層項目投資上的違規,不僅令業內震驚,而且也非常失望。
02、內控不嚴,大客戶25億逆回購透支
北京證監局公告指出,“2022年9月16日,中金公司一客戶發起一筆25億元的‘逆回購’交易,金額超過客戶賬戶當日可用資金,中金公司系統未能識別并攔截該筆交易,交易部分成交,該客戶賬戶出現透支。”
北京證監局表示,上述情況反映出中金公司合規意識薄弱,內控機制不完善,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根據相關規定,決定對中金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2022年以來,業內已發生多起券商客戶資金透支事件。
據中國投保基金7月份的通報顯示,3家不具名券商出現客戶賬戶虛增透支,A證券公司“虛增”客戶資金1.95億,客戶交易后透支5022.26萬元;B證券公司數據回傳出現異常,誤扣客戶資金109.01萬元,超扣81.76萬元;C證券公司集中交易系統存在缺陷,“虛增”客戶資金3億元,透支2.8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要避免相關錯誤的二次發生,關鍵是加大系統投入、完善公司技術系統安全運營的制度措施,對信息技術服務商提供的產品進行有效把關,完善應急預案,豐富應急場景、做好風控。這位人士認為,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頭部券商,中金公司應加大相關投入,不再出現這類ABC式的錯誤。
03、子公司年內多次違規,保薦增發的國聯股份被質疑業績造假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中金公司因子公司出現相關問題而被監管“點名”的情況,年內已非首次。
6月初,中金公司因一筆場外期權合約對手方為非專業機構投資者,違反了場外期權業務的相關管理辦法,被證監會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6月22日晚間,江蘇證監局連發兩條行政監管措施,決定對中金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金財富證券無錫人民中路營業部和經紀人胡書達,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江蘇證監局指出,這家營業部及其經紀人違規表現如下:一是未基于投資者的不同風險承受能力銷售適當的金融產品,二是銷售金融產品過程中代客戶交易金融產品,三是向客戶提供保本承諾等。
近日,滬市主板上市公司國聯股份(603613.SH)因外界質疑業績造假,股價連續跌停,作為其上市夠增發項目的保薦人,面對上交所的問詢函,中金公司參與了對媒體相關質疑事項的核查。
雖然中金公司的核查意見否認了外界相關質疑,但國聯股份股價12月2日依舊跌停,顯示投資者對國聯股份管理層相關表態及投行的核查結論依舊沒有信心。考慮到已有兩家知名券商因保薦的新股涉嫌造假而被公開譴責,不少投資者也對新股承銷發行中價格一向偏高的中金公司開始擔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