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10:11 | 來源:市場資訊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2年三季度末,廣發多因子靈活基金、BARCLAYSBANKPLC(巴克萊銀行)、華泰柏瑞富利基金新進入銀泰黃金前十大流通股東。
在郭廣昌的復星系開啟“賣賣賣”進程的同時,另一位知名浙商沈國軍的銀泰系,也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大撤退。
在徹底退出京投發展(5.250,-0.03,-0.57%)(曾用名“銀泰股份”)之后,12月5日,銀泰黃金(13.090,0.00,0.00%)又公告,公司于2022年12月4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沈國軍、控股股東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的通知,獲悉某企業正積極與其接洽,擬與其黃金資源板塊開展股權合作,不排除其通過向該企業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實現控制權變更事項。
不過,和一般的公司重組前夕股價大漲相反,上周五銀泰黃金卻放量跌停。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深股通專用席位買入1.51億元并賣出1.38億元,二機構凈買入5190.67萬元,三機構凈賣出2.73億元。
2022年三季度末,廣發多因子靈活基金、BARCLAYS BANK PLC(巴克萊銀行)、華泰柏瑞富利基金新進入銀泰黃金前十大流通股東。
股權交易對方為黃金行業
12月5日,銀泰黃金開市即停牌。
銀泰黃金當日公告,公司于2022年12月4日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沈國軍、控股股東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的通知,獲悉某企業正積極與其接洽,擬與其黃金資源板塊開展股權合作,不排除其通過向該企業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實現控制權變更事項。
銀泰黃金稱,前述交易事項如順利進行,交易對方將獲得公司20.93%的股份,具體方案以屆時各方簽署的相關交易協議為準,上述事項可能將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此次交易對方為黃金行業,交易相關事項尚需有權部門進行事前審批。
從公司經營來看,自2018年大幅增長以來,近幾年銀泰黃金業績均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2022年前三季度,銀泰黃金實現營業收入643241.4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006.51萬元,同比下降 10.39%;但公司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3.64億元,比一、二季度平均增加了28%。
對于未來發展,2021年銀泰黃金做過一個2-3年發展規劃,擬通過2-3年的努力,力爭實現公司所控制的保有資源量、主要產品產量在2020年底基礎上翻一番。
在2021年年報中,銀泰黃金專門強調了走出去戰略,表明了公司加快國際并購的決心。公司子公司上海盛鴻公司設立新加坡子公司,從人才儲備、資金、融資渠道等方面做了相應布局,為走出去積極做準備。
在經營好現有礦山的同時,銀泰黃金一直在積極考察境內外的優質項目,公司將擇機繼續推進項目收購,力爭使公司再增加幾座盈利能力不錯的礦山,把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使公司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根據銀泰黃金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2022年,投資機構對公司有過兩次集中電話會議調研。一次是在8月29日-8月30日,共有101家機構參與調研;另一次是在10月30日-11月3日,共有130家機構參與調研。
停牌前放量跌停、機構大出逃
不過,和一般的公司重組前夕股價大漲相反,上周五,銀泰黃金雖然早盤高開,但一分鐘后就開始掉頭下行,直到下午封住跌停板。盤后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深股通專用席位買入1.51億元并賣出1.38億元,二機構凈買入5190.67萬元,三機構凈賣出2.73億元。
在此之前,銀泰黃金股價一直震蕩上行,但自11月28日起開始掉頭下行。
從二級市場持股來看,2022年三季度末銀泰黃金的機構股東中,除了華夏能源革新基金持股和上海趵虎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還有新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的廣發多因子靈活基金、BARCLAYS BANK PLC(巴克萊銀行)、華泰柏瑞富利基金。其中,銀泰黃金是華泰柏瑞富利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在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除了銀泰黃金,還有三只黃金股,即中金黃金(8.090,-0.07,-0.86%)、山東黃金(20.550,-0.39,-1.86%)、湖南黃金(13.780,-0.40,-2.82%)。
目前,在A股的黃金股中,有國資控股的中金黃金、山東黃金、西部黃金(12.970,-0.14,-1.07%)、湖南黃金、恒邦股份(10.790,-0.21,-1.91%),以及民營資本的紫金礦業(10.410,-0.04,-0.38%)、中潤資源(3.530,-0.08,-2.22%)(維權)、赤峰黃金(19.140,-0.26,-1.34%)、*ST榮華(1.520,-0.02,-1.30%)(維權)。
對于公司股價在12月2日放量跌停,銀泰黃金12月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華盛金礦的資源儲量備案工作正在進行中。
銀泰黃金12月5日晚還公告,公司第三大流通股股東程少良于2022年9月9日至2022年11月25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約2524萬股,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為0.91%。
程少良曾于1999年10月至2009年05月,任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執行總裁、董事;2009年5月-2015年7月,任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京投銀泰(即現在的京投發展)副董事長、總裁。也就是在2015年7月8日,程少良辭去京投發展的所有職務。
“銀泰系”大撤退
銀泰集團官方網站顯示,公司由沈國軍(全稱“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于1997年創立,業務涵蓋商業零售、商業地產、礦產資源勘探與開發、股權投資等領域,在境內外擁有多家控股、參股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主業突出、多元發展,產業與資本雙輪驅動的現代企業集團。
在投資金融板塊,銀泰近年來共投資了80余家公司,投資額超百億,其中有15家公司已經成長為估值10億美金以上的“獨角獸”,超過40家已實現順利退出,10余家完成上市。投資范圍遍及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零售、新能源等領域,如菜鳥網絡、網商銀行、螞蟻集團、字節跳動、村鳥、友寶在線、車和家、趣頭條等,助力消費升級、技術創新,并變革了很多的傳統行業。
在二級市場上,沈國軍掌管的“銀泰系”屢次掀起并購爭奪戰,沈還曾是“2006年中國十大并購人物”。
此前,“銀泰系”參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包括:銀泰黃金、京投發展、新世界(7.480,0.19,2.61%)、武商集團(11.030,0.35,3.28%)、南都物業(13.030,-0.20,-1.51%)。
其中,截至2008年,中國銀泰還是京投發展的第一大股東。但從2009年起,第一大股東變更為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銀泰退居第二,這種持股格局一直持續到2014年。此后,銀泰原來持有的24.83%股權,被分割為程少良持有20.78%、銀泰持有4.05%,這個持股格局一直持續到2020年底。
但從2021年一季度起,銀泰開始減持京投發展,到2021年底,其持股比例降至1.05%;2022年一季度進一步降至0.84%,僅余623.665萬股。2022年二季度,銀泰已退出京投發展前十大股東之列。
從此,沈國軍及其銀泰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僅剩下銀泰黃金,如果此次銀泰黃金的控股權變更順利完成,則沈國軍旗下再無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
此前的2022年5月19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沈國軍發出限制消費令,要求其不得實施相關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該《限制消費令》顯示,本案執行申請人為霍爾斯沃西有限公司(Holsworthy Limited),因之江新實業涉國內涉外仲裁裁決一案,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因此之江新實業及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沈國軍被限制高消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