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15:15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國聯人壽在2023年3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B類,主要原因是公司當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導致可資本化風險評價得分有所降低。與此同時,橫琴人壽也面臨股東問題...
據公告顯示,幸福人壽的董事長王慧軒、國聯人壽的總經理夏寒以及橫琴人壽的董事長蘭亞東均因個人原因或退休原因,辭去了在公司的所有職務。這三家險企近年來在業績上均面臨不小挑戰,普遍面臨盈利困難的問題。壽險業通常遵循“七平八盈”的規律,不過,記者注意到,這三家險企在成立后盡管保費收入有所增長,但盈利狀況卻未能達到預期。
國聯人壽在2023年3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B類,主要原因是公司當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導致可資本化風險評價得分有所降低。與此同時,橫琴人壽也面臨股東問題的挑戰,其主要股東之一的中植集團已嚴重資不抵債,且存在重大持續經營風險。據報告,中植集團所持的橫琴人壽0.95億元股權仍處于被凍結狀態。
中小險企面臨的困境不僅僅來自業績壓力,還有監管新政的挑戰。自“償二代”二期開始執行以來,受資本分級及風險因子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各家險企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普遍下降。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大量中小險企試圖通過“增資”以增加資產流動性。本年度迄今為止,已有八家中小險企獲批增資,增資額超77億元。
盡管“增資”成為了一種趨勢,但償付能力指標約束在2023年也有“松綁”趨勢。2023年9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從多個方面優化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以引導保險公司支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除了“償二代”二期的影響,監管部門2023年以來多次強調“報行合一”,要求嚴控費用,杜絕“小賬”,遏制行業惡性競爭。這一政策使得中小險企不得不加速進入調整期,渠道利潤短期承壓。不少銀保渠道銷售人員反映,傭金費用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30%—50%,導致銷售積極性顯著下滑。
面對行業寒冬,中小險企如何破局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橫琴人壽前董事長蘭亞東表示,中小險企的核心任務包括改革化險和差異化的戰略選擇。改革化險是前提,中小險企需要妥善處置問題股權,優化股東結構。在差異化戰略上,則需要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差異化保險服務。
對于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國聯人壽表示將繼續貫徹“保險姓保”理念,堅持“價值轉型”,通過調整業務結構、優化資產配置、提升投資收益等舉措,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壽險行業已進入轉型深水區,對三家險企的新任管理層而言,如何實現扭虧、能否處理好大股東與市場化經營間的平衡,都將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重大考驗。在行業變革的浪潮中,中小險企需要不斷創新、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的挑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