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16:14 | 來源:經濟觀察網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ST加加多個產品線中,2023年,僅有味精實現了正增長。味精業務實現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174.09%,占總營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86%增長至12.27%,而醬油、食醋、雞精...
加加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加加,002650.SZ)控股股東的破產重整仍未等來新進展。5月12日,ST加加發布公告稱,2023年6月14日,公司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卓越投資”)被萬向信托股份公司(下稱“萬向信托”)申請破產審查。截至目前,通過相關渠道查詢,尚未發現新的進展記錄,萬向信托的破產申請仍在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審查中,法院是否受理該申請尚不確定。
控股股東的問題,靴子還未落地,ST加加本身的經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前不久發布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ST加加實現營收4.87億元,同比增加12.05%,而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9.03%至656.6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下降62.88%至364.1萬元。
2023年,ST加加實現營收4.87億元,同比減少13.78%;實現歸母凈利潤-1.92億元,同比減少140.60%。自2021年,ST加加陷入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之后,一直未從虧損的泥潭中走出,相反,虧損的幅度越來越大。
ST加加在年報中解釋,2023年,導致業績變動的主要因素有主營產品銷量減少,銷售價格低迷;全資子公司鄭州停產;加大線上廣告的宣傳投入等。
在ST加加多個產品線中,2023年,僅有味精實現了正增長。味精業務實現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174.09%,占總營收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86%增長至12.27%,而醬油、食醋、雞精的營收均有超過兩位數的下滑。
不過,味精業務存有疑點。
近期,ST加加因內控問題收到湖南證監局監管關注函。湖南證監局要求ST加加說明其與關聯方寧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寧夏可可美”)和寧夏玉蜜淀粉有限公司(下稱“寧夏玉蜜”)的具體交易情況。
寧夏可可美與ST加加系受同一母公司(卓越投資)控制的關聯方,寧夏玉蜜系母公司(卓越投資)間接參股的公司。2023年,ST加加委托寧夏可可美和寧夏玉蜜代加工味精,合作方式是,ST加加提供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輔料及包材,每加工一噸味精向代工方支付加工費1000元。年報顯示,2023年,兩家公司共代加工3.05萬噸味精,代加工費共計3054.18萬元,已經支付2819.23萬元。這樣來看,是ST加加尚未支付完成,有應付賬款,然而,年報顯示,ST加加對寧夏可可美及寧夏玉蜜有應收賬款5118.04萬元。
5118.04萬元從何而來?ST加加的年報解釋稱,公司與二者約定了每噸成品味精耗用原料、輔料和包材數量(標準噸耗),實際噸耗超過標準噸耗的部分由代加工單位承擔。這5118.04萬元來自代加工方超標準耗用原料、輔料等。但年報未進一步披露標準噸耗、實際噸耗的更進一步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均存在問題。寧夏可可美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寧夏玉蜜被列為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2024年3月,因環保問題,兩家公司已停產。
鑒于以上情況,ST加加在年報中表示,5118.04萬元的損失款能否收回存在不確定性。
這一交易疑點重重。審計機構表示,未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判斷應收款項形成的原因、性質及可收回性,也無法判斷上述關聯交易的公允性和商業合理性。審計機構據此對ST加加的2023年年報出具了保留意見。
ST加加的內控報告指出,在上述關聯交易中公司未持續關注關聯方的履約能力及風險承擔能力,對委托加工的原材料、輔料等,未定期盤查準確的庫存量。關聯方交易內控及存貨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這一事件也是監管方的關注重點。湖南證監局在關注函中要求ST加加后續對公司每月采購原材料、委托加工味精、內部使用味精、對外銷售味精及存貨盤點情況等等做進一步說明。
ST加加控股股東的債務、資金問題自2019年就已經暴露。2019年11月,ST加加發布的公告顯示,控股股東卓越投資、實際控制人楊振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的公司股份已經100%被司法輪候凍結。
2023年6月,萬向信托向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卓越投資破產審查。截至目前,該案件仍未有進展。
伴隨控股股東陷入資金問題,ST加加的經營也陷入惡化。過去四年,ST加加的營收逐步減少。2021年,ST加加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凈利潤由2020年的1.76億元跌至2021年的-8016萬元,2022年依舊虧損,2023年巨虧1.92億元。
5月10日,ST加加報收2.13元/股,同比下跌4.91%。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