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10:03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資本市場違法違規亂象重災區的財務造假,無疑是監管的重中之重。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關注到,上交所先后對錦州港2021年三季度報告、2021年年報、2022年年報發出...
6月3日開市起,錦州港停牌1天,公司將于6月4日開市起復牌,復牌后A股簡稱為“ST錦港”。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收盤,公司股價報2.28元/股,最新市值為43億元。
錦州港為何被“ST”?
5月31日,錦州港公告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載明錦州港2018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觸及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
《告知書》顯示,錦州港為做大收入和利潤、滿足銀行貸款需求,與七家公司開展無商業實質的貿易業務,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其中,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別虛增收入約21.2億元、39.47億元、24.82億元、0.75億元,虛增利潤0.21億元、0.39億元、0.44億元、0.75億元。
作為資本市場違法違規亂象重災區的財務造假,無疑是監管的重中之重。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關注到,上交所先后對錦州港2021年三季度報告、2021年年報、2022年年報發出監管工作函,重點關注公司貿易業務的經營范圍、貨種結構、供應商和客戶間是否存在重疊或關聯關系、應收預付款項資金流向等,持續聚貿易關業務財務數據異常和潛在風險等問題。
同時,上交所將加強監管合力,與證監會、地方證監局做好信息溝通、違法線索移交等工作;對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從嚴監管,要求年審會計師關注公司貿易業務開展情況,認真梳理貨物、資金流轉、倉儲等情況,確保營業收入確認等財務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和完整。注重保持執業獨立性,保護投資者合法益。
從監管機構的監管動作來看,從嚴監管上市公司的信號正不斷釋放。
2022年4月29日,錦州港曾披露會計差錯更正公告,對相關貿易收入確認方法更正為凈額法,并對相關報告期的財務數據進行追溯調整,上交所對公司及時任董事長徐健、時任總裁劉輝、時任財務總監李挺予以通報批評。此次《告知書》中,證監會擬決定,對錦州港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800萬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處以100萬元-400萬元罰款,并對徐健、劉輝采取10年以上市場禁入措施。
據悉,上交所將堅持全面從嚴監管,履行監管主責主業,確保“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嚴厲打擊財務造假,堅決破除造假“生態圈”;不斷加大對各類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尤其對造假欺詐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