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08:31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關注的是,5日,ST愛康四度發布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低于面值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ST愛康已經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即使后續連續8...
在ST股接連跌停之下,投資者甚至連“割肉”的機會也沒有。
繼滬市ST華微出現16個一字跌停之后,深市主營太陽能電板的上市公司ST愛康(002610.SZ)自5月6日起出現連續23個一字跌停,6月5日收盤報收0.55元/股。截至5月20日最新公布的股東人數顯示有27.68萬股東被深套,其中前十大股東中還包括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持有4900.58萬股,以及南方中證10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華夏中證10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這兩只在一季度新進場買入的公募指數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5日,ST愛康四度發布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低于面值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ST愛康已經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即使后續連續8天漲停,也無法改變其鐵定退市的命運。
“生產設備與場地都還在,未來肯定還想繼續經營下去,公司目前仍在接單與生產,未來規劃以公司實際事項為準。公司創始人與實際控制人鄒承慧近期也在不斷努力,與多方接洽債務化解、債轉股等事項。”6月5日ST愛康就提前鎖定面值退市一事對外界表示。
多番矛盾表態難掩退市命運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06年的ST愛康以生產制造太陽能邊框起家,2011年作為國內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登陸深交所主板,之后延伸至電站運營與組件業務,2018年宣布選擇異質結技術路線,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擁有10.4GW組件產能及3.2GW HJT電池、0.8GW PERC電池產能。2019年后,因受控股股東愛康實業債務危機、擔保事項等波及,以及主營業務投資加大、利潤空間縮減影響,ST愛康資金周轉不暢,連續三年虧損。
不過,資料也顯示,雖然注冊地在浙江杭州,但ST愛康的辦公地址實際上是在江蘇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多番前后不一的表態,已經讓投資者對其徹底失去了信心,今天收盤時有684萬的跌停板封單就是中小股東甚至大股東爭相奪路出逃的明證。今天公司說還希望繼續生產,說不定隔一段時間就停工了;就在今年2月初,ST愛康在互動易回復投資者提問稱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風險,但到4月底,ST愛康發布年報后就被ST了;之前還有實控人忽悠式增持,都把投資者套得牢牢的。”交易平臺上有投資者在評論區如此表示。
事實上,ST愛康的表態已經讓監管部門都“看不下去”,對其下發了警示函。6月5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的警示函,內容顯示對浙江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鄒承慧、田野指出,公司在深交所互動易回答投資者關于“公司是否有ST風險”提問時,直接回復“目前公司不存在被ST的風險”,未充分向投資者披露公司生產經營風險和內部控制風險,相關回復不準確、不完整。公司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第三條規定;公司董事長鄒承慧、高級副總裁田野違反了辦法的第四條、第五十一條規定,對上述行為承擔主要責任。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在連續22個跌停板之前,本該站出來提振市場信心的ST愛康實控人和大股東卻遲遲不見行動,甚至做出“忽悠式增持”的舉動。
2月27日,ST愛康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江蘇愛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愛康實業”)及其關聯方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六個月內,愛康實業擬增持金額合計不超過2億元(含),且不低于1億元,擬增持價格不超過3.5元/股。但到了5月27日,ST愛康卻稱,控股股東尚未增持公司股份。
對此,公司公告給出的理由是,受到節假日、2023年年度報告窗口期等因素影響,導致能夠增持公司股份的有效時間較為受限。
就在5月31日,ST愛康先后發布兩大利空,為其接連跌停走勢進一步“助力加碼”。其一是下屬4家公司62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合計凍結8402.24萬元,實際凍結2034.37萬元;其二是為表內外公司擔保逾期金額1.85億元。
實控人提前套現
“公司主業搖擺不定,連續三年凈虧損;長期為合并報表內外的公司提供大額擔保,實控人家族屢屢減持自身股票,截至2024年3月底,鄒承慧通過愛康集團等4家公司持股比例僅剩下6.4%,所剩股票基本被質押。”有公司小股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Wind數據顯示,在這次“忽悠式”增持前,愛康實業持有ST愛康0.98億股,持股比例為2.19%,愛康實業及其一致行動人浙江愛康未來一號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杭州愛康未來二號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杭州愛康未來三號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合計持有ST愛康2.87億股,占其總股本的6.4%,公司大股東鄒承慧家族正是借由上述公司實際控制ST愛康。
根據ST愛康一季報,公司前十大股東里沒有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盡管持股比例僅為2.19%,但愛康實業仍高居公司第二大股東。但是這所剩無幾的股票也被愛康實業悉數質押,比例高達99.99%,質押日至今跌幅達到75.3%,其背后的質權方,諸如杭州余杭金控小額貸款、杭州余杭金融控股集團或都將深陷其中。
而回溯2011年愛康上市之初,鄒承慧家族合計持有公司43.63%的股份,2017年至2022年大股東不斷減持,合計減持達6.27億股,套現20.54億元。
6月5日,有長三角光伏界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ST愛康的連續虧損主因是走了一條“不歸路”,在2021年,ST愛康將目光投向了HJT(異質結)賽道,意在搶抓光伏從P型到N型的發展機遇,并發展了湖州、贛州、蘇州、舟山四大產業制造基地。
“也正是在這一年,ST愛康開始陷入連續虧損,2023年實現營收46.62億元,同比減少30.32%,凈虧損8.26億元,一季度同樣虧損2.13億元。2021年至2023年期間扣非歸母凈利潤均為負數,累計虧損達到20.66億元。”該人士稱。
不過在其看來,即便公司經營每況愈下,ST愛康與地方國資的合作仍未停歇。5月16日,ST愛康公告,江西贛州市國有資本計劃投資贛州愛康光電3.5億元;就在5月8日,ST愛康還發布投資者調研紀要顯示,贛州基地600MW HJT電池產線也已實現量產,全年產能將達到3.2GW異質結電池和6.4GW的組件產能,支架和邊框產能分別為10GW和5GW,滿產狀態下可實現不含稅銷售收入80億元。令人費解的是,在上市公司豪賭HJT路線之際,鄒承慧卻在上市公司體系外投資TOPCon電池片。
2月29日,ST愛康控股官微消息稱,愛康控股集團旗下浙江國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康新能源”)TOPCon項目試生產,首片182TOPCon電池片成功下線,標志著項目生產線全線貫通。國康新能源由浙江愛康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更名而來,是鄒承慧實際控制的企業,且上市公司還為國康新能源提供擔保。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